第194章 君子死知己

伴随着扶苏仁政的实行、宣传机器的全力开动和大秦国教在大秦的推广,扶苏在大秦百姓心目中俨然成为了神仙一样的存在。

这两年里,扶苏的各种新发明、新技术不断的在大秦的国土上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

内战的创伤逐渐愈合,天下黔首逐渐接受了大秦的统治,安享太平。

山东六国故地对于大秦逐渐产生了认同,各地官吏、百姓愈加紧密的团结在了扶苏周围。

一切都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秦二世三年秋八月,扶苏宣布给始皇帝所灭六国的君主修缮陵墓,各给百家守灵,血食祭祀。

一方面,灭国不绝祀是中国的传统,因为之前的复辟战争,他们的后代大多断绝,扶苏为他们延续祭祀也是应有之义。

另一方面,是为了通过表彰六国旧主,表面复辟战争中的六国新王不具有政权合法性。

扶苏这样做,就等于给这场战争定性了,陈胜、项羽等人就是叛逆,不配得到大秦官方的祭祀。

大秦才是旧日六国的唯一合法继承人。

......

对于历史的盖棺定论,是新的征程开启的重要内容。

一个背着沉重包袱的民族是走不远的。

扶苏这样做,也绝不是为了追究什么人的过错,搞战后清算。

相反,他宣布赦免所有内战中的复辟者,也就是政治犯,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过去,他们是逆贼的党羽,现在他们全都是大秦的新黔首、新国民了。

无论是老秦人还是新秦人,扶苏全都一视同仁,他们全都是大秦的子民。

同时,扶苏还表彰了在战争中立下战功的将士们。

扶苏宣布,凡是在外战中立下战功的将士,全都免除三年的徭役;凡是在内战中立下战功的将士,全都免除三年的徭役。

秦军是大秦统治的基石,是扶苏征战天下的根基。

扶苏对于手下的士卒们,一向是优待优待再优待,毕竟他们是在拿命为大秦做贡献。

以后,扶苏还指望着他们为大秦打下十万里江山呢。

总之,扶苏是一个很怪的皇帝,他行政的政治倾向十分明显。

自从继位之初,他就开始打击豪强、商人,各种重税源源不绝,简直就是巧取豪夺。

但对于农人、士卒和普通百姓,他百般优待,简直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在位三年,对这些人施行了很多次恩政:减免徭役、减免赋税、赐爵。

扶苏心里清楚,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些人才是大秦统治的根基。

......

秦二世三年秋九月,扶苏下发了迁居令,迁徙天下豪强到两都——咸阳和洛阳。

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充实都城的人口,发展经济,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扫除地方的顽固势力。

要知道,地方豪强一直是中央政权最为忌惮的存在。

他们在地方上传承百年,树大根深,各种关系网络错综复杂,几乎能够决定地方上的一切事情,俨然就是土皇帝的存在。

作为扶苏意志代表的秦吏,也不得不和他们采取合作的态度,才能顺畅的统治地方。

要知道,哪怕是两千年后,皇权仍旧很难下县,地方上依旧是豪强的天下。

这事现实,扶苏无力改变,也改变不了。

权力不是一种死物,它需要流转才能维持生存,哪怕在专制的皇帝,也要与人分权。

在中央,就是和三公九卿分权,在地方,就是和宗族势力分权。

这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

但是,一切都要有个限度,扶苏绝不容许地方势力的过度膨胀。

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大秦的统治。

像之前那样,一个逆贼登高一呼,天下豪强响应的局面,扶苏再也不想看到了。

这次他迁移到两都的,全都是地方上的大豪强。

这些人对地方政局有着十足的影响力。

凡是做过高官、田过万亩、家资百万以上者,全部都要迁徙。

一时之间,天下各地的豪强们开始了大搬家。

他们从大秦各个郡国赶赴两都,熙熙攘攘的车队几乎堵塞了驰道。

西都咸阳和东都洛阳因此迎来了城市发展史上的高光时刻。

若以人口计算,关中河洛一带的人口几乎占据了大秦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若以财富计算,关中河洛一带的人财富几乎占据了大秦总财富的三分之一。

秦二世时期的两京风华令天下人心驰神往。

着名的文学家里予为了赞美咸阳和洛阳的繁华,写下了千古名篇《两都赋》。

其词韵优美,辞藻华丽,文采风流,照耀一时,引得天下人纷纷抄录传送。

纸张的价格竟然因此而走高,留下了“天下纸贵”的成语。

......

秦二世三年冬十月。

扶苏大赦天下之后,旧日的六国贵族纷纷归附,大秦的统治更加的稳固。

事实证明,六国的顽固守旧者在两次战争的打击之下,已经成了稀有物种。

在扶苏左手持利剑,右手持蜜糖,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时间会淡去一切的,在过几年、十几年或者几十年,天下人就会忘记旧日六国的存在,就如同他们忘记夏商周一样。

在大变革的时代,总有人选择坚守,田横就是一例。

在齐国平定之后,田横拒绝了投降大秦,带着五百多个门客跑到了海边的小岛之上。

此山距离大陆八十里,断绝人烟,物资匮乏,田横他们就在这里过起了野人的生活。

扶苏赦免他们这些罪民之后,当地的官府曾经派人来招揽田横。

对于,田横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拒绝。

当地官府不放心,坚持要让他出岛。

要知道,田氏乃是旧日齐国的国姓。

田横更是在齐地颇得民心,拥有很大的声望。

这可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当地官府也不是傻子,决定趁着这个机会解决麻烦。

田横只给他们回了十二个字:不敢奉诏,请为庶人,守海岛中。

地方官府仍然不肯罢休,他们给扶苏上书,说明了田横的情况。

田横这个人很危险,他们提议如果田横执意不肯出仕的话,就派兵剿灭他。

......

扶苏看着奏书,有些哭笑不得。

这个故事他还真熟悉。

他知道,如果他下诏征辟田横的话,他会直接在路上自杀。

不过,他还是下达了诏书。

新的时代已经带来,如果不能适应的话,死亡又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呢。

扶苏叹了一口气,默默道:“朕成全你的忠义之名。”

诏书下达,语气十分强硬:“田横即至,封侯之赏;田横不至,举兵加诛。”

地方官府将诏书送达田横的小岛之后,就开始准备进攻了。

几十艘楼船包围了这个小岛,只要田横说出一个“不”字,他们就会立刻冲上岛去,将岛上的齐国遗民善尽杀绝。

灭了田横既解决了心腹之患,又能坐拥战功,可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就在官兵们准备进攻的时候,田横乘着一叶扁舟离开了他居住了两年之久的岛屿。

就在刚刚,他和手下的五百多个门客们告了别。

门客们望着田横远去的背影,心中有无限感慨。

他们知道,田横是为了不连累他们,才选择了妥协,而绝非贪图什么荣华富贵。

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

突然,一个年长的门客高声呼喊道:“请丞相为这座小岛赐一个名字吧。”

旧日田横曾为齐国丞相,因此门客们仍然以此称呼他。

田横闻言,转过头,望着这座孤悬海外的小岛以及那些和他朝夕相处的门客。

这两年,他虽然一直隐居在这里,但对于天下大事还是比较关心的。

扶苏施行仁政,很得民心,齐地的百姓们都真心的拥护他,大秦的统治越来越稳固。

田横知道,属于齐国的时代真的过去了,也再不会回来了。

对于他这个齐国死忠来说,天下虽大,却已经没有了他的立足之地。

虽欲得一小岛,其可得乎!

是时候该告别了。

田横叹了一口气,说道:“就将这座小岛命名为首阳岛吧。”

顿了一顿,田横继续说道:“川伯,这些兄弟们以后就交给你了,你们在这里好好生活。实在不行的话,就上岸去吧!”

听了田横的话,那个被称作川伯的老人十分坚定的摇了摇头,他已经知道田横的心志了。

......

首阳是一个典故。

伯夷和叔齐是商末孤竹国人,曾经力劝周武王不要伐纣。

后来周朝取代了商朝,伯夷叔齐两人不肯接受新的朝代,耻食周粟,双双饿死在首阳山。

今日田横离去,给这座小岛命名为首阳岛,其用意已经十分明显了。

川伯知道,田横之所以愿意妥协离开,全都是为了不连累岛上的其他人。

一旦离开这座小岛之后,他定然不会活下去了。

他是伯夷叔齐一样的人物,耻食秦粟。

如此人物,生在这个时代,生在齐国,不得不说,是一种巨大的悲哀。

就在田横离开后不久,川伯带着首阳岛上的五百门客,全都自杀身亡。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死报之。

这个时代的人就是这样,讲道义看的很重。

他们深受田横大恩,愿意舍弃正常的生活,和他隐居在荒岛救生。

现在,田横为了不连累他们而选择了离去。

他们在知道田横的心意之后,选择了自杀。

......

田横并离开了首阳岛之后,与二人乘传前往洛阳。

乘传,就是官府载人的车,相当于后世的公车。

在距离洛阳三十里的时候,田横听到了门客们的死讯,感慨万千。

扶苏当时正在洛阳。

晚上,田横洗沐之后,整理衣衫,对使者说道:

“我本不欲降秦,所以随你前来,不过是为了保全部下的性命。”

“如今,他们都去了,我也没有面目在苟活于世了。”

“扶苏之所以想要见我,不过是想看一看我长什么样子罢了。”

“现在,扶苏就在洛阳,今夜我斩下自己的头颅,请你连夜奔驰三十里间,送给扶苏,让他好好看那一下,我田横就长这个样子。”

“替我带一句话给扶苏,他赢了,我们都输了。请他务必善待齐地的百姓。”

说完,田横自刎而死。

临死之前,他仍然心怀故国,希望扶苏能够善待齐国的百姓。

对于扶苏十分不敬,直接称呼扶苏的名号。

也对,他现在已经了无牵挂了。

扶苏看到田横的头颅之后,十分感慨。

五百门客先死,田横后死,他们心怀故国,宁愿死也不愿意为大秦所用。

如此人物,可惜了。

不过,扶苏还是以以礼厚葬了田横和他的门客们,并将他们的故事广为传播。

虽然大家的立场不同,但是他们这种忠义爱国精神,显然值得所有大秦人学习。

......

秦二世四年春二月。

一切都按照扶苏的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朝中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在经过初期的改革之后,目前大秦已经走上了正轨,不需要在做什么调整,只需要埋头赶路就行了。

所以,这时候扶苏的工作强度直线下降。

正当大秦的国力飞速发展的时候,大秦的西部发生了变乱。

当年头曼单于扣边的时候,战线拉的很长。

蒙恬作战的北线战场是秦匈战争的主战场,战斗最为激烈,死伤最为惨重。

而王离所在的西线战场,战斗轻度就低了许多。

当时,并没有过多的提及。

王离面对的敌人,就是如今的北单于冒顿。

当时他还是头曼单于的左贤王,统领者西方的部族向大秦进攻。

由于冒顿一开始就存有异心,刻意的保存了实力,因此王离的主要敌人就是匈奴的浑邪王与休屠王。

他们不是匈奴人的直系,战斗力很弱,被王离打得很惨。

这一战之后,王离占领了大半个河西之地。

后来头曼单于大败,浑邪王与休屠王私下里和大秦议和。

双方按照目前的占领线作为分界,不再进行战争,双方维持了表面的和平。

冒顿单于北上之后,这里彻底成为了他们的地盘。

他们本以为,大秦很快就会撤走,没想到王离的军队竟然在这里一呆就是三年。

从夺舍扶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