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当初将工业区建在了番禺城外,现在番禺城的人口压力一定会更大,现在番禺城的工业区实际上也形成了一座新城,人口也有好几万。
为了应对这一次的考试,番禺城所有的警察都取消了休假,全部上街巡逻,除此之外,南海郡兵也派了一些士兵上街巡逻,以维持治安,并且贴出了措辞严厉的布告,若是在考试期间闹事的,一律取消考试资格,五年内不得再参加考试,并且要坐牢服苦役。
这些来赶考的考生都是为了自己的前程,自然不愿意受到这样的惩罚,因此,番禺城这段时间的外来人口虽多,却还是秩序井然,没什么人敢于闹事。
考前两天时间,这天早上,董和已经跑了半个小时的步回到了家里,他现在坚持每天锻炼,因为南海倡导这些考生不但要学文,也要锻炼身体,这一次的公职人员考试中就包含了体能测试的内容,董和在荆州的时候虽然也经常锻炼,可是为了保险起见,他现在也是天天照着南海发布的体能测试的内容,每天早上都要跑十里路。
回到家里不久,董和刚冲完凉准备用早餐,蔡亨和蒯贤二人来了,他们说是来约董和去外面吃早餐的。
由于同是荆州人,所以蔡亨和蒯贤二人很快就和董和认识了,现在已经成了不错的朋友,他们经常跟董和来往,有的时候一起温习书籍,有的时候一起喝酒吃饭,友情倒是越来越升温了。
蔡亨和蒯贤二人的学问不如董和,所以他们经常有问题要问董和,不过他们有钱,便经常接济董家,董家由于董和要备考,不能工作,所以只有董妻一个人帮别人缝缝补补来维持家用,蔡亨和蒯贤的接济倒是救了董家的急。
董和每每不肯接受,不过蔡亨和蒯贤也会做人,说他们是朋友,互相帮助是应该的,再说董和不也老帮他们解答问题吗?这就算是补习费了,他们如果报补习班,还得出钱呢,比这钱还多得多。
于是,董和也便接受了,蔡蒯二人的学问在他的指点下,确实进步很大。
蔡蒯二人约董和出去吃早餐,董和稍一推辞,便跟他们出去了,他倒不是为了出去吃早餐吃得好,而是不便拂了二人的面子,蔡蒯二人还将董和的儿子董允一起带了出去。
这几天的番禺城里热闹非凡,到处都是人,而且都是外地口音的人,说起来,在南海,真正的本地人倒不多了,大部分都是外地的移民,所以各地口音的人都找得到,天南地北,无所不包。
番禺城的饮食,也是天南地北,无所不包,各地的特产都有,当然,也有不少饮食都是周晔发明的,还有不少都是从海外带回来的新作物,让这些外地来的考生目不暇接,新奇不已。
由于蔡蒯二人和董和已经来了番禺城一年多了,所以对这些倒不是很新奇,他们熟门熟路的来到了一家早点铺,这是他们常吃的早点铺,早点做得很不错。
这家的早点有小笼包、南瓜饼、豆皮、米粉、馄饨、茶叶蛋、虾饺、牛肉面、排骨面、海鲜面等等,还有煮熟的玉米棒子,烤好的红薯,水煮花生,兰花豆等等可以点,各种档次的小吃都有,丰俭由人。
这些早点有不少都是周晔发明的,慢慢就传到了市面上,很多人都会做了,这也极大的丰富了南海的饮食业。
蔡亨和蒯贤让董和父子在店面里坐了下来,然后点了一堆早点,什么牛肉面、虾饺、小笼包、茶叶蛋等等摆了一桌,一起吃了起来。
蔡亨一边吃着牛肉面,一边对董和道:“幼宰兄,你这次考试一定没有什么问题吧?”
蒯贤也说:“幼宰兄学问如此出众,一定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董和谦逊的说:“不敢,此次报考右将军府掾属的数百人,却只录取十人,我也殊无把握啊。”
董和此次报考的职位是右将军府掾属,这是直接跟周晔打交道的职位,算得上是周晔的心腹,因此,这个职位的竞争也是格外激烈,数百人报考,只录取十人,录取率大大低于平均录取率。
董和虽然有把握,可是他当然不能将话说满了,他还是一个很谦虚的人。
蔡亨道:“我就真的不知道考不考得上了。”
蒯贤也说:“是啊,我本以为考上一个公职人员易如反掌,谁知道有这么多人报考,现在我也没有把握了。”
蔡亨和蒯贤报考的分别是南海郡商曹和工曹属吏,这两个职位竞争虽然不如董和报考的职位那么激烈,可是报考人数同样很多,录取率同样大大低于平均录取率,因为这两个职位的工作地点都是在繁华的番禺城里,自然让人趋之若鹜。
真正报考人数少的一般是那些比较落后的郡的属吏,比如儋耳郡、珠崖郡、揭阳郡等等,那些地方地广人稀,经济落后,条件太差,所以有的职位录取率可以高到两三个人录取一个。
当然,蔡亨、蒯贤如果报考那些地方的属吏,那算是三个指头捏田螺,十拿九稳,可是他们又怎么愿意去那么艰苦的地方呢?
董和安慰道:“没事的,文通、希圣,你二人才学不俗,哪怕这次真的考不上,也不会永远埋没的,大不了明年再来。”
蔡亨摇头道:“我听说交州的各个学校每年的毕业生都是越来越多,以后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啊。”
董和道:“还是别想那么多了,就想今年的考试吧,我看你二人应该没问题的。”
蒯贤点头道:“对,就想今年的事情,不要想得太远了,幼宰兄,我对那个策论还是不怎么有把握,你今天再给我们讲讲吧?”
董和稍稍有一些犹豫,因为再过两天就要考试了,给二人讲这个策论是很费时间的,他还想复习一下呢?不过他的基础扎实,又想到二人对自己的帮助,便点头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