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天,象林县前所未有的热闹了起来,无数农夫正在田里耕种。
这一年时间,从交趾流放到象林县的四万多罪民已经全部迁移到了象林县,由于是用海运,所以路上死亡的罪民并不算多,总共只死了一百多人。
现在的象林县,在日南几县里倒是人口比较多的县之一了,而且汉人的数量占据了优势地位,足以压制占人和山越人。
这让士燮很高兴,因为日南郡的人口不算多,只有二十来万,能一下子增加这么多人口,这可都是一个郡的实力啊。
在去年收复象林县之后,朝廷迟迟没有派人来当县长,这是很正常的,象林县是整个大汉的最南端,大家都将这里视作瘴疬之地,到这里来当官,也不知道回不回得去,所以没人愿意来,就算有人被任命成这里的县令了,他也有可能装病不来上任。
所以,大汉的边郡官员长时间不到任是常有的事情,就算到任了,很多人也都想尽快调回中原去,不愿意留在这里。
士燮便将自己的次子士只征辟为日南郡吏,然后将他派到了象林县主持县务,实际上担负起了县长的职责。
士只同样也是饱读诗书,这几年在苍梧郡,也跟着叔父苍梧郡丞士壹经常处理一些政务,对政务也不陌生,所以倒是能够胜任县令的职权。
现在士燮的长子士廞在南海郡深得周晔重用,士燮也想让自己其他几个儿子出来做点事情,以后都能成材,除了士只之外,士燮也同样征辟了自己的三子士徽担任郡吏,他的四子士干和五子士颂还未成年,学识不足,也没什么经验,所以士燮干脆将他们送到了长子士廞那里,让他们跟着士廞学习,如果他们学习得好,那以后也是可以委以重任的。
士只知道,民以食为天,如果要将象林县治理好,那首先就得把农业搞好,让老百姓能够吃饱饭,因此,他一边安顿这些从交趾流放来的罪民,一边安排他们耕种,去年下半年都收了两季水稻,收成也不错,倒是能够养活这么多人了。
幸好象林县的占人也是有着种水稻的习惯,所以象林县的田都是熟田,当然,他们的农业技术不如中原发达,特别是水利设施比较差,完全是靠象林县的土地肥沃,水资源也丰富,而且一年能够三熟,所以才能过上不错的日子。
上次收复象林县之战后,士燮在象林县留下了三千郡兵,南海郡的山地营也在这里留了几十人,来训练这三千郡兵,经过这么久的训练,这三千郡兵的战斗力大大提升,特别是山地作战的技能越来越强,再加上他们的装备占据了压倒性优势,他们清剿占人和山越人的战斗也是战果颇丰。
如今,他们已经俘虏了数千占人和山越人,让他们做苦役,建设象林县的水利设施和其它基础设施,这也算是让他们用劳动来赎罪了,这几十年来,占人占领了象林县,建立了林邑国,可没少欺负汉人,象林县的汉人被他们杀的杀,赶的赶,几乎已经绝迹了。
当然,为了彻底的平定象林县,对占人和山越人也不能一味的清剿和杀戮,士只准备借鉴南海的经验,也给占人和山越人一条活路,凡是愿意在汉人的治下安分守己的过日子的占人和山越人,等到几年之后,也可以分到田地,成为象林百姓。
这四万多交趾罪民对安定象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们虽然是罪民,可是说到底,只是被苛政逼得活不下去的老百姓,只要统治者对他们好一点,他们就愿意努力干活,养活一家老小。
因此,到了象林之后,士只宣布他们同样可以分到田地,只不过要交纳的赋税稍稍比普通老百姓要高一点,并且要帮忙种植官田的时候,他们都是真心拥护士只,瞬间成为了象林县的顺民,而象林县的肥沃土地,也让他们一下子爱上了这片热土。
对士只治理象林县的方法,士燮还是很满意的,只要这样下去,要不了几年,象林县便会重新稳固下来,成为大汉的稳定领土,这都是他士家的功业啊。
士燮自己在日南也干得不错,现在日南的几家工厂生产都很稳定,他们生产的特产,吸引了不少海商到这里来进行贸易,这给日南郡带来了巨额的税收,有了钱,士燮就能够在日南兴修水利,兴办学校,发展公共卫生事业,训练军队,以压制境内的山越人,为以后彻底解决山越人的问题而打下好的基础。
可以说,日南郡照搬了南海的模式,甚至日南郡有不少官吏都是从南海过来的,比如医曹从事余述,工曹从事黄猛等等,还有那几个工厂的厂长也都是从南海过来的,日南郡和南海郡之间的贸易往来也相当多,因此,日南郡的身上已经深深的打下了南海郡的烙印。
除了日南郡,交趾郡现在的郡守是苏怀,他还带了不少南海的郡吏到交趾,因此,交趾的发展模式同样也照搬了南海模式,交趾现在的发展势头也很不错。
而合浦郡在交趾郡和南海郡中间,这里也受了南海郡的影响,不少商人都到南海郡进行贸易,也有一些人在合浦郡办工坊,制造一些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产品,所以,合浦郡现在的发展也还是可以的。
这几个郡,刚好都在南海周围,当然,这里说的南海是真的海,而不是南海郡,它们逐渐形成了一个环南海经济圈,这四个郡从以往的边地敝郡,已经一下子变成了整个大汉最稳定、经济最具有活力的地区。
由此可见,稳定才是硬道理,现在整个大汉,只有这几个地方最稳定,没有叛乱,而其它的地方,是处处烽火,就连一直都很稳定的益州都有五斗米道的叛乱,这样怎么可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