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第二天便跟着周晔去了南海官学,到英才班的教室外面仔细看了看蔡衡,现在教室都装上了玻璃窗,采光很好,宋氏年龄还不算太大,眼神也还不错,所以看得很清楚。
她看到蔡衡坐在座位上,腰背挺直,目不转睛的看着黑板,听老师讲课,十分专心,人长得也是相貌堂堂,也十分健壮,不像普通的书生那样瘦弱,心中便有了几分满意。
而这个班是英才班,班上全都是南海官学最好的学生,这也说明蔡衡是一个优秀的人,这样的人应该是配得上周屏的。
宋氏也看到了周屏,因为周屏也在英才班上,就坐在蔡衡的前面,不过她上课也没东张西望,也是非常认真的在听讲,这让宋氏心中还比较满意。
宋氏看了好一会儿,周晔看了看时间,他对宋氏道:“阿母,下课时间快到了,咱们走吧,要不然被小妹看到了。”
宋氏连忙点头道:“好,那咱们快走。”
周晔陪着宋氏往外走去,快走到校门的时候,下课的钟声响了起来,宋氏赶紧紧走了几步,和周晔一起走出了校门,又回头看了几眼,对周晔道:“我看阿衡那孩子不错,我再找人打听打听他的人品和他家里的情况。”
周晔点了点头。
宋氏回家之后,便找人打听了一下蔡衡的人品和蔡家的情况,蔡家的情况很单纯,就他祖父祖母和他三口人,蔡衡人品端方,虽然读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却没有一点傲气,对邻居谦逊有礼,对祖父祖母十分孝顺,每天回到家里都会帮家里干农活,还一点不耽误学习。
这当然让宋氏满意到不能再满意了,不过,要提亲的话,当然不可能是女方向男方提亲,这件事情周晔就接手了,总之,一定要办得皆大欢喜。
这件事情也不能再拖了,因为周屏已经到了婚嫁的年纪,现在已经有一些人家打听这事了,虽然还没人正式提亲,可是也都有了这个意思,周屏是周晔的妹妹,长得漂亮,人又优秀,哪家有适龄的郎君不惦记着?
周晔得知,就连胡立都想替他孙子胡休向周家提亲呢,胡休虽然害怕周屏,可是两人也是同学了好几年,也算是青梅竹马了。
因此,这件事情必须尽快敲定,敲定之后,别人也就不可能提亲了,若是等到别人家正式提亲了,再拒绝,那可就伤了别人的面子了。
周晔让人给蔡家露了个口风,蔡老根老两口一听说这事,那是一个惊喜交加。
他们老两口高兴那是肯定的,周屏可是郡守的妹妹,人又好,那天到家里来做客,对他们老两口非常有礼貌,让他们老两口一眼就喜欢上了,不过他们也没往那方面想,谁知道郡守家还真有这意思。
可是蔡老根也有些害怕,郡守那是什么人家?他们要是跟郡守家结亲了,那都不能用高攀来形容了,那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啊,他们这样的人家,能攀得上郡守家吗?这年头,办亲事也得讲究个门当户对啊。
蔡老根老两口商量了半天,都不得要领,他们只能问孙子的意见了。
蔡衡知道这事,倒是很平静,因为他们教室里就贴着一张条幅,是周郡守说的话,叫“每临大事有静气”,这让英才班的不少学生都养成了这样的性格,沉稳安静,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蔡衡当然也不例外。
蔡衡首先审视起自己的内心来,他喜欢周屏吗?当然喜欢了,两人已经同学了七年多了,天天朝夕相处,周屏又是如此美丽可爱的一个少女,对他又好,他怎能不喜欢?
那么,自己能够给周屏一个幸福的未来吗?当然也能够,蔡衡虽然为人谦逊有礼,可是内心却是非常骄傲的,因为他对自己的本事有自信,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他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他以后是一定能够跟着周郡守做一番大事业的,而且他一定会一心一意的对待周屏。
既然如此,那自己又有什么配不上周屏的呢?
良久之后,蔡衡对蔡老根道:“祖父,您尽快找个吉日,让媒人去周郡守家提亲吧。”
蔡老根问道:“真去提亲?”
蔡衡点头道:“真去。”
蔡老根知道,自己这个孙子虽然平时言语不多,可是心里是个有主意的,而且他现在也有学问,比自己这个睁眼瞎强得多,既然他说能去,那就是能去,于是,他点头道:“好。”
于是,蔡老根请了个媒人,又找了一个适宜提亲的黄道吉日,请媒人上了周家的门,替蔡衡向周屏提亲。
周家并没有矫情,蔡家的媒人上门之后,宋氏便答应了两人的亲事,这桩婚事就算是定下来了,开始进入了六礼的程序,而两人要正式成亲,至少也是在两年之后了,那时候两人都从南海官学中学部毕业了,正好成亲。
这桩婚事定下来之后,南海不少人都是大跌眼镜,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周晔会将妹妹嫁给一个出身普通的农家少年,虽然这个少年是英才班的学生,很优秀,可是两人也是门不当户不对啊。
在这个时代,一般人的婚事还是要讲究一个门当户对的啊。
不过,既然这个少年跟郡守家结了亲,那他家以后肯定也不会普通了,因此,蔡家在南海郡一下子就成了炙手可热的人家,就连乡啬夫、里正都经常上门嘘寒问暖,倒让蔡老根有一些受宠若惊,当然,蔡衡还是很淡然,并没有因此觉得自己有什么改变。
在定下这门亲事之后,蔡老根跟老妻商量了一下,一咬牙,瞒着蔡衡,拿出这几年家里的全部积蓄二十余万钱,给蔡衡在番禺城中心买了一栋大宅子,这栋大宅子价值五十余万钱,剩下的钱,蔡老根便在南海银行办了一个分期付款,每年付三万钱,十五年还清。
既然跟郡守家结了亲,蔡老根自然不会委屈了孙子和孙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