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供不应求

李德这些天都呆在番禺城里,自从知道番禺城扩建工程即将完成,他便找到周晔,从周晔口中得到了番禺城要拍卖土地的消息,然后,一个月前,他便留在了番禺城里,他的船队交给了他的弟弟带领,因为他要在这里买下几块合适的土地。

李德经过这两年和南海郡的海贸,已经成为了大秦海商中数得着的富豪了,因为南海郡的这些特产实在是太受欢迎了,而且是别的地方根本买不到的,不管他运多少回去,都是一下子就被抢光了,而且至少也有十倍以上的利润,这样一来,他的财产自然就是以几何级数增长了。

如果不是有两回遇上了暴风,有几艘船受了很大的损失,李德现在就更有钱了,不过这根本不能打消他的雄心,他要成为大秦最大的海商。

要做到这一点,李德就必须要跟南海郡联系得更加紧密,因为他看得出来,周晔脑子里还不知道有多少新奇的创意,南海郡的新产品是层出不穷。

因此,李德才希望在番禺城里拥有自己的仓库、商铺和住宅,如果可能的话,他希望能够拥有一张番禺城的户籍。

李德首先在货栈区买下了五块地,他要在这些土地上修建自己的仓库,这样的话,他就能够在运力不足的情况下,先把那些紧俏货都买下来,储存在仓库里,等待下次来运,如果碰上台风,他的船队一时不能出发,他的货物也能够安全的存储在仓库里,因此,仓库对李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然后,李德在商业区买下了十亩地,他要在这里修建商铺,虽然他的主要生意不是零售,不过一个商铺就等于是他的一个窗口,他可以从这里得到更多的消息。

最后,李德在靠近番禺城中心的高级住宅区买下了十亩地,他要在这里建造自己的宅院,要修建得美仑美奂,豪华无比,如果不是高级住宅区限购的话,他甚至想买下五十亩,甚至一百亩,不过高级住宅区总共才一千多亩,周晔不可能让那些大富豪买下太多土地。

这几块土地,将会让李德和番禺城的联系越发紧密,可以说,这里就是他的另一条根了。

不过,买下了土地,想要找人来修建房子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因为番禺城大开发,加上军营区和普通住宅区,差不多有一万多亩地都要盖房子,这些买地的商人都是不差钱的人,都想找手艺好的工匠。

而现在随着新型建材的普及,对这些新型建材熟悉的工匠基本上都在周氏工坊自己的建筑队里,还有就是那两万多苦役犯,这些苦役犯之前就盖过不少房子,这一年来又都在修城墙,所以也都是经验丰富的建筑工匠了。

这些人看起来很多,可是还是不够用,因为于纪在拿到七亿多钱之后,雄心勃勃,想要同时开始几个大工程。

首先就是除番禺城外五个县城的城墙加固工程,这个工程并不算大,因为另外五个县城的城墙不需要扩建,只需要在原有的城墙基础上加高加宽,在外面包上青砖就行了,五个县城加起来的工程量大约和番禺城差不多,不过至少也需要每个县派上一千多人的苦役犯,这就是好几千人。

其次,于纪想修路,从番禺城到其它几县的公路,虽然不是同时开工,但是至少也要派几千人,这两项加起来就是上万人了。

另外,军营区的修建也是刻不容缓,在这个时代,凡是军事设施的优先级都是最高的。

还有普通住宅区和城里的公共设施,也是优先的,因为这些工程属于政府工程,那么自然也要优先使用属于政府的苦役犯。

这样一算下来,这两万多苦役犯里,能够帮别人盖房子的最多也就两三千人,看着不少,但是撒到这么多土地里,就跟胡椒面差不多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苦役犯都服了两年的苦役期了,其中有一部分人也快期满了,到时候郡衙就不能强制他们服苦役了。

这对于那些苦役犯当然是好事,但是对郡衙来说就不算是一件好事了,免费的劳动力使用得多爽,等这些苦役犯全部服役期满以后再也没这种好事了,最多只能是在冬季农闲的时候抽调一些民夫,可是那还是远远不够啊。

李德凭借自己和周晔的良好关系,还是从周晔那里得到了一支一百人的建筑队,这一百人的建筑队全是周氏工坊的工匠,他们这两年参与了很多周氏工坊的厂房工程,经验相当丰富了。

建筑队也是南海郡出现的新名词,这一次,出来揽工程的除了周氏工坊的建筑队之外,还有就是用苦役犯组成的建筑队,周晔建议郡中将这些苦役犯组成建筑队承揽工程,这样也能够为郡中创造收入,而且这收入还不会少,因为今年番禺城的工程太多了。

其实一百人对李德来说还嫌少了,他巴不得能够有好几百人为自己盖房子,尽快将自己的房子建好,可是周晔这里来求的人也多,很多也都是关系很良好的商人,所以周晔只能给他一百人。

李德只能是以这一百人为主力,当成是技术骨干,自己再请一些力工帮忙,先盖仓库,因为对他来说,仓库是最重要的,关系到他的赚钱大业,至于商铺和住宅,那都是次要的,可以放在后面。

虽然最近天气很冷,不过李德的心里很热,他这些天都在让建筑队的匠师画设计图纸,勘测土地,等到天气转暖的时候,就可以让建筑队动工了。

这一天,李德正在货栈区的土地上勘测时,突然,他感觉到自己的脖子凉凉的,他用手摸了一把,然后抬头,他这才发现,天空中已经下起了雪花,刚开始还比较小,可是过了一会儿,就开始纷纷扬扬。

好多人都在欢呼:“下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