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那方世界之中,朱媺娖可能已经40多岁,甚至年龄更大,远远超越现在才11岁的朱慈烺,可终究是亲人。(设定为多元同位体,所以在九难师太小时候的记忆中,崇祯和朱慈烺长得同大明世界的一模一样)
“呼…”
朱慈烺抬起头,仰望天空正午的骄阳。距离父皇远征的大军回到帝京,还有不到半天,因为大军的胜利早在一周前就已经通传天下了。算着时间,就是今天回来。
如今乃是六月,春风明媚,庭中的绿芽正在抽着纸条。花园旁,湖畔的绿水中央。也能看到鱼儿在嬉戏,一些花朵含苞待放,还有很多蝴蝶蜜蜂在振翅飞舞。
御花园中,芬芳的气息弥漫。朱慈烺深呼吸了一口气,漫步在花园的小道之上。
“快来找我,快来找我。”
他抬起头,听到了不远处妹妹与贴身小侍女嘻嘻哈哈的笑声。
放眼望去,原来是已经十岁的朱媺娖与两个同她年龄相仿的。穿着宫女服侍的小丫鬟在绕着圈。在三人合抱粗的大树下,玩儿着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看样子乃是朱媺娖蒙着脸,在环绕大树抓着两个小宫女。
妹妹的小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充满可爱稚嫩的气息,那让人怜爱的模样,忍不住想将她抱在怀里珍惜。
“公主慢点慢点,别摔倒了。”
脸上青涩,头顶扎着丸子头的小宫女在那边喊到。
“不会的,我可厉害啦,母后都夸我。”
她边跑边喊,在下一刻突然撞到了某人的怀里。
小媺娖感觉到撞到的人似乎不是自己的两个小伙伴,于是将脸上蒙着的布条摘了下来。
“哥哥!”
看到来人竟然是朱慈烺,她顿时惊喜地叫喊了起来,随后撅着小嘴求着他也陪自己玩。
“媺娖,玩儿的时候注意一些离水远点。”
朱慈烺看着妹妹微笑着说道,现在的妹妹是那么的高兴,那么的欢喜。
可以想到几十年后的她。苍老成那般模样,心中怀揣了几十年的仇恨。每当夜色降临,独自一人在冰冷无人的屋檐下回想着小时候的大明,她一定很苦吧?
“再等等,快了,快了。父皇和我就来接你回家了。”
他再一次抬起头望着天空,瞳孔深邃,好似已经看到了那无穷遥远距离外的鹿鼎记世界之中。
……
大明帝都京城。
长门外。
京城的大门口排着百米的长队,这些都是来自其他地方的商人亦或是百姓。
因为大明现在安全了,已经解决了内忧外患。所以商业再一次迎来了新的发展,百姓们的生活也开始越来越好,所以来到帝京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因此,在城墙之外。也架起了很长的人龙长队。
队伍中游的某一处。
汉子约莫30有余,脸上胡须显然是刚刮过。他浑身肌肉精壮下盘极稳,行走之间大开大合。身上穿着短衫,手上扭着厚厚的粗茧,显然也是一个练家子。
此刻,汉子正怀抱着一个厚厚的行囊,也不知这行囊之中究竟是什么,却显得极软。而汉子却紧紧的抱折它,看来这里面的东西对于他来说非常重要。
“爹爹,人好多啊。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人。”
在男人的身后,有一16岁左右的少年正跟随着他。这少年左看看,右看看,对于这已经排到百米的长队显然很是好奇,脸上充满了对未知事物欲求了解的样子。
“那当然,这里可是京城。你老爹我当年可是在这里住过的,在铁匠铺里帮人打铁,见识老多了,一会儿跟着爹带你去看看帝京的新鲜。”
汉子拍着胸脯,一脸骄傲的说道。他在儿子面前展示自己曾经的风采,诉说着当年在京城认识的什么人,这种事情是每一位老爹都喜欢做的。
看到这里,想必都明了了,这两人赫然是一对父子。父亲三十来岁,儿子十五。
可不要以为这个年龄差很不合理,要知道在古代那个时候,十六七岁成婚的可是比比皆是。
这汉子曾经在京城铁匠铺里当过学徒,因此练就了一身好力气,同时对于武器也比较精通。
后来离开首都,回到自己的老家,在那里与青梅竹马结婚生子,也就有了身后这名为小石头的儿子。
至于这次他为何要再次来到帝京?
这一是他与村中的数个同伴,在山上凭借着陷阱和弓箭打下了一只大虫。想要把这老虎皮,拿到京城中贩卖给达官贵人捞得一笔不菲的金银。
再就是儿子似乎与村头的小翠花看对了眼,可那翠花的父亲乃是村里的教书先生。
这先生虽说只是一个秀才,但对于他们这种家庭还是看不上眼的,因此给出了有些高彩礼要求。
看到儿子眼中的憧憬与翠花那小姑娘两人恩爱的样子,汉子怎能让他伤心?于是,身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他当然要为儿子搞定彩礼这件事情。
也就有了这现在带着虎皮来到京城的一幕。
却没想到人这么多,遥想当初,他从京城离开时城门都没多少人。
“大明是越来越好了,百姓们过的也是越来越棒了。在那位英明神的陛下领导下,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更好。”
两人的身后方,一蓄着胡子,身着青色长衫,干净无比的老先生在那里感叹了起来。
“是啊是啊,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以前饿的时候都啃观音土,现在肉什么的不说,起码一口香喷喷的白米饭还是有了,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可不止呢,陛下还严令打击贪污和地主,以前在我们老家,大家给地主干活,到最后需要上交九成的粮食。可现在,陛下强定为六成,我们还能留下四成。这样不仅能够吃饱,每年下来还能留一点余粮,给孩子做一些好吃的,或者是添一件新衣裳。”
周围的百姓们话题一起,就开始不停谈论了起来。
他们感叹着,大明真是越来越好了,生活也越来越有盼头了。
至于说打击地主与贪污会不会造成
呵呵,有那个组织在,谁敢呢?
再说了,大明也不是不让你们活。地主也不是不让你收粮,只不过,一切适当即可,总要给百姓们留下些富余。
这样对谁都好。
少收两三成,你地主又没受到太大的损伤,可这几成就能让很多百姓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