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七章 技术是关键

不管康海怎么想。交换了地块之后,封燊是认为双赢。

当然,他也不会傻得以为,跟康海之间就这样泯恩仇了。

别说是做惯了了老大,最是重面子的康海。就是普通商人,对被虎口夺食的事,谁也不会当做没发生过。

而且,封燊知道自己在这个交换中占了便宜的。那么康海就肯定是吃了亏的。

他可不相信康海吃亏后会甘心。

现在只是康海不敢对他动什么脑筋,但要是被对方找到机会了,说不得是要还上一记的。

不过,那不是他现在需要考虑的。

将地块拿到手之后,封燊就又再去了里甲村。

刚才虽看过了那块地。但只是草草看了一会,他看着承包书上的四至图,对地块日后的安排,心里有一定的构想。

但还是要去实地比照着,才能确定最后的方案。

地换了,但他的计划没换。只不过可利用的土地增加了,如何将土地分配给几乎种植的品种,就需要重新考虑。

一共四百七十多亩的平地,还有一百六十多亩的土丘。其实怎么安排都是合理的。

只不过封燊做这个‘农场’,本意是想配合其它的‘产业’。那就必须尽可能考虑周全。

酒厂,他有两个。

不管是戴王村还是溪口村的,都需要大量的原料。而胭脂米是其中一种关键原料。

所以,胭脂稻多种一些是必须的。

封燊再次来到新到手的农场的土丘最高处,看着隔着河谷的两块平地。水田放哪里都差不多。

不过,他却觉得放在北边的较小的地块更适合。因为那边的阳光更加充足一些。不管是东边还是西边,都没有太高的山当着。又是处于北回归线以北,南边来的阳光,更充足一些。

那边的地块虽然比较小,只有二百一十亩左右,但都是平地。除去必要的道路、水利占地之外,另外还需要在水田边沿挖养鱼的壕沟。

稻田养鱼模式必不可少的。稻田养鱼,对他计划要种的两种水稻都有好处。

毕竟,他没打算用化肥。

那么最后能种植水稻的面积,能有一百五十亩就不错了。这一百五十亩,两种水稻又该如何分配?

封燊拿出一个望远镜,对着那边地块仔细巡视着。

那片是排列整齐的大棚。远远的看不出地面是不是完全平整。不过就算不是完全平整,整地的成本都不会太高。

而且今年之内肯定能完工。甚至可以留下几个月沤地。无论如何,蚯蚓粪和麦饭粉,是必须要下田的。那都需要较长的时间浸泡,将肥力提前释放出来。

另,外那边的土地,应该都是酸性比较低的红土。不经过改造,是不适合种植水稻的。

不然,不仅产量会很低,而且容易衍生铁锈病。

改造需要时间,而且同样需要用水浸泡。

再看南边的地块。

这地块的平地也有两百五十多亩。

不过这片地除去中间的烂尾厂房之外,最多也只有两百四十亩。而且烂尾厂房,十几米高,每天会在相当长时间里遮挡阳光。所以它的东西两侧,还有北面都是空地。

所以能利用的土地,大概也跟北边的差不多大小。

再有就是这个土丘。

茶林不是封燊所想要的。但这里却不好进行改造。

茶园也是开发,但如果开辟成农田是合同所不允许的。

茶树虽然不算森林,但好歹也属于绿化的一种。如果封燊铲去了茶园,改成农地,势必破坏水土……

况且封燊是真的不想在这里种茶。

别问为什么。

只看这座茶山的前主人轻易放弃,就知道这里的环境也许能种茶,却种不出好茶。甚至可能产量也不尽人意。

既然如此,他当然不会傻得再去种茶。

不种茶,那么又要种什么呢?

封燊觉得,这山上,完全可以种辣椒。香蓼需要充足水分,这土丘是不适合的。

但种辣椒却没那么多讲究,甚至可以直接沿着现在茶树种植的梯地直接种。

另外,还可以种一些淮山。淮山和淮山豆,都是酿酒原料,甚至是封燊制作酒曲的重要原料,确实需要不少。

如果所需淮山都从酿酒空间取出来……那么还是得在外面多种一些。

他心里估算了一下,心里就有大致的决定。

两种水稻各种一半水田。

土丘上辣椒和淮山各种一半。至于山谷南岸的平地,安排香蓼五十亩,五十亩桑。树、五十亩桑树,再种五十亩芝麻和花生。香蓼需要温棚,其它几种确是可以露天种植。

露天种植的,南瓜可以见缝插针间种……

至于那个烂尾厂房,也可以利用起来。改造成仓库和工人宿舍。顶部,可以用来安装光伏电池。

现在的问题,是准备开辟成水田的北地块,需要将地平整好,而且需要将大片的地分割成小块的水田。

封燊是只需要做决定就行,具体的事,完全可以交给别人去做。

比如李鹤。

他给李鹤打了个电话,告诉他亚贤农庄的地已经转给康海了。

“康海给我换里甲村地。你联系一个测绘队,让他们帮我将北边的地块给测绘好,我要改造成水田……”

电话里也说不明白,封燊也只是简单交待了几句,最后说:“你先联系人,等会你来我家一趟,详细的等会我再跟你说。”

李鹤自然是应了下来。

等封燊回到家,李鹤已经在等着了。

见到他就说:“老板,测绘队我已经联系好了。”

封燊点点头,一边往书房走一边说:“你跟我来。”

在书房里,封燊打开卫星地地图给他看了里甲村的那片地。

“这就是我准备改造成水田的地块。上面的温棚要全部拆除……测绘的要求是将这些地帮我规划成五到十亩之间的水田。听明白了吗?”

李鹤点头:“明白了。那拆除的温棚是不是要转移这边这个地块?”

“这边地块的部分温棚也要拆除一部分。”封燊鼠标在地图的西南角划了一个小圈。“这部分给我留下十个温棚。其余的全部拆了。”

“那拆除的温棚怎么处理?”

“你联系一下,看能不能低价处理。要是没办法可以先放着,说不定以后还要用到。”

“好。还有,水田那边需要平整土地,还要挖养鱼沟,是不是可以先联系施工队。”

“等测绘队工作结果出来再联系也不晚。”封燊放下鼠标,说。“除了需要考虑工程问题,还要考虑招工。这个你可以先斟酌一下,明年开春后,这个农场就要开工的。”

李鹤拿出一个小本子记录了起来:“老板放心,绝对不会耽搁了农时。”

封燊有交待了几句,又问起其它的生意:“最近工厂里怎么样了?”

“一切顺利。”说到‘本职’工作,李鹤更打起精神。“我们的产品,跟几个国内的连锁超市达成了协议后,销路已经打开。另外田先生认为,我们的产品,在国外同样会有市场,他正在跟国外客户联系……

“还有就是,田先生认为老板你酿的白酒,在俄国应该有不小的市场……”

原来田一臻不仅将封燊的黄酒渐渐打入了白人世界,更盯上了俄国的白酒高度酒市场。

不过封燊并不认为俄国人喜欢酗酒,自己的酒就能在那边畅销。

事实上全世界都知道,俄国是相当的白酒和烈酒市场。但想撼动其本国的酿酒业,并不容易。

因为那边有用土豆等粮食酿造的伏特加,最高可以达到90%的酒精……而且很便宜。

虽然那边的人不一定就跟传闻说的那样,工人们总是领了工资就去喝酒,不喝到钱花光绝不上班的程度。

那边天气寒冷,而且俄国有因为‘解体’事件而被毁掉的一代。那些人是酗酒的主力。确实有着相当可观的白酒、烈酒市场。

但酗酒的人,通常是‘失败者’。失败者是喝不起他的酒的。

所以田一臻或许能在那边找到合作者,但封燊并不认为能在俄国有多少销量。

当然,走高档酒的路子,销量也不需要太大。他的酒产量也‘理应’不能太高——毕竟,他的酒厂只是小酒厂。

再说了,他的酒还真不急着销售。酒还是陈酿过更珍贵。

李鹤又说:“老板,田先生跟我说过,现在我们工厂的产品还是比较单一。只有牛肉包和河粉干。他提议多做几种。我也想着多研究几种吃食,可是一直没找到能比得上现有产品的、”

封燊看他一眼:“现在工厂的产品滞销了?”

“两种产品的市场似乎是到了阶段性的饱和。”李鹤解释说。“毕竟我们的产品量售价比较高。我个人认为,消费者也不一定都喜欢包子和河粉。如果能多几样产品,对提高我们的市场影响力会有一定帮助……

“……而且,我们工厂的产能,其实还是过剩的。生产线的开工率并不是很高……”

封燊想了想,说:“你的提议……我回头再考虑考虑。”

他顿了一下又问:“副食品厂的情况怎么样了?”

“我昨天才跟杨厂长沟通过,副食品厂的产能倒是发挥出来了,就说产品基本都消出去了。调味酱的产量,因为蘑菇的供应量提升,产量也比以往稳定了不少。不过,杨厂长也提到一点担忧,他担心到了冬天,蘑菇原料会短缺。”

封燊也知道,蘑菇酱的产量,主要取决于几种野生蘑菇的原料供应。

现在能有比较充足的原料,主要归功于溪口村莫十三叔专门给工厂供应了原料。

杨琨的担忧却也很有道理。

春夏秋三个季节都有野生蘑菇发生,但冬天却是没有的。

封燊想了想,说:“野生蘑菇资源确实不一定足够供应。不过蘑菇酱不仅是副食品厂的主要产品,也是重要原料……”

他顿了一下,说:“你看着联系一下专业部门,看能不能合作研究那些蘑菇的人工种植。”

“不知老板你觉得,应该以什么样的合作模式比较合适?”

“你认为呢?”

“现在农业技术研究合作,主要就是几种模式……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投资委托有关机构进行研究……最好是找已经有了一定研究基础的机构……可以缩短投资周期。投资风险也低一些……”

他说的,封燊自然也明白,点点头说:“你先了解一下,看有哪些适合投资的机构。我可以拿出一亿预算做这个事情。”

“是,我回去就调研一下,看都有什么机构合适。等有眉目了,再来跟老板你汇报。”

封燊点点头,没再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