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首映礼一般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就是介绍这场首映礼的前因后果。

今天是【一个都不能少】的首映礼,所有线索自然都围绕着这部电影。

请导演、主创上台分享影片创作以及拍摄过程的趣事,把电影的主题、主旨引申出来,让大家知晓。

这是为第二环节的观影做准备,防备大家看的一脑袋雾水。

观影之后就是第三环节,电影主创接受台下媒体、专业影评人的提问。

一般而言,能够被邀请前来参加首映礼的,跟首映礼举办方的关系基本不错。

更别说,举办方还有一份车马费、润笔费送上。

是以不管是现场的提问,还是散场之后的影评,只要不是成心来找事的,只要影片质量不要太过不堪入目,那评价一般是正面居多。

唯一让赵守时担心的就是不请自来的王氏兄弟以及冯学军这哥俩。

业内没有秘密,赵守时知道自己的黑料就是这哥仨放出来的。

同理,这哥仨肯定也知道赵守时知道。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哥仨还玩不请自来这出,只要不是来缓和关系的,那就代表他们憋着坏。

甚至不排除哥仨为了给赵守时致命一击,而亲自下场的可能。

毕竟三人放出的黑料虽然多,但紫禁城一方也不是吃素的,虽然一时无法全然化解,但控制舆情却也可以做到。

而且以当前的局势来看,不用多长时间,这件事也就消弭于无形。

这就给之前筹谋已久的坏种三兄弟很大的压力,除非他们愿意之前的举动付诸流水,否则就一定还有后手。

而且这后手不出手则已,出手则是雷霆万钧。

赵守时当然想得到这一点,抱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务之心不可无】的想法,他也做了几手应对。

当然,还是希望今天的首映礼能够一切顺利。

第三环节的问答环节在郝建的把控下,进行的还算顺利。

毕竟郝建也算是电视台一系的主持人,更跟清雨传媒、紫禁城影业的关系很好。

是以尽挑关系好的媒体代表起身提问。

就在赵守时以编剧身份回答了青年报的记者提问后,异变突生。

而这个变数就来自赵守时最担心的冯学军。

虽然说是坏种三兄弟,但王氏兄弟是上市公司的老总,属于幕后出阴招的大佬。

而冯学军虽然也是业内鼎鼎有名的导演,但跟王氏兄弟比起来,也就是冲在前线的马仔。

王氏兄弟跟冯学军虽然跟赵守时不对付是摆明的,但毕竟也算是圈内名宿,是以安排的座位还算靠前。

趁着郝建没有点名的间隙,冯学军直接起身,语气不善的向赵守时反问:“赵总,我入行早,又虚长你几岁,勉强也算是你的前辈。

本来来参加首映礼是想见证下新一辈的崛起,是抱着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欣慰想法前来。

但现在一看新一辈完全不把我们老一辈放在眼里啊。想把我们拍沙滩上,起码也得先上岸再说吧。”

赵守时心中一禀,立时知道这货是要下绊子了,却也不动声色的安抚道:“不用勉强,六爷您就是前辈,是晚辈学习的楷模。

您能来参加首映礼,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我们高兴还来不及的,连怠慢都不敢,至于‘瞧不上’那就是折煞了。”

“你们当然没有直说‘瞧不起’,但字里行间可明显的很。”

冯学军冷哼一声,指着一旁站定的郝建:“就他,最没眼力价。我看了这部【一个都不能少】那是感慨良多,心中有诸多问题、疑惑需要解答。

当然,首映礼的规矩我也懂,不用因为我是前辈就摆前辈的架子,那咱也举手呗。可我举了一晚上了,胳膊酸的都抬不起来。

你身边这不知道叫什么的点了不下七八拨人提问,嘿,就没我。你说这不是目中无人是什么。

当然,你们要说我老了,跟不上时代了。那我自是只字不提的灰溜溜滚蛋。”

冯学军这矛头看似指向的是郝建,但他的目标可一直都是赵守时。

不用问都知道,郝建肯定是故意不点冯学军的名,这算不上不是,换成赵守时也这样。

眼下这局面,只要不是瞎子傻子,都知道冯学军不安好心,被猪油蒙了心才给你搞事的机会呢。

只是郝建还是年轻,没有预料到冯学军都是业内前辈,是功成名就的名宿,竟然真能豁出自己这张老脸。

事态发展到眼前这情形,郝建作为今天的主持人,又是被人借的矛,自觉应该把这事平息。

略一寻思就有了主意,准备给冯学军戴个高帽、赔个不是,不给他借题发挥的机会。

反正咱年轻、资历浅,服个软不丢人,而且要是冯学军还不依不饶,那咱就就有理不怕走遍天下。

可谁想赵守时一个隐晦的手势阻止,郝建知道这是他要出面,自然选择止声。

半低着头,权当台下的冯学军在那王八念经,反正老子就是不听不听。

赵守时上前一步连连摆手打着哈哈:“不能够,肯定不能够。咱们郝建人缘好在业内那是出了名的。

就像前段时间我们台播出的【好声音第四季】,我跟台领导说真腾不出时间主持,台领导非不同意,说这事离了我不行,换人就换了味。

但一听说我推荐的是郝建,好家伙领导们当场同意,直接就让我走,摆明了看我就烦的架势。

说什么【郝建主持功底不一定比我好,但幽默超我一大截】,还有什么【好声音都第四季了,光听我叭叭都烦了,早该换人了】。

这侧面就说明郝建这人是真有水平的,是真真能服众的。”

赵守时一拍胸口,继续说道:“你要说我为人处世欠缺,那我信,毕竟我年轻阅历浅。但你要说郝建为人处世欠火候,那我头一个不信。”

赵守时见冯学军有开口的架势,连忙手势阻止:“当然,冯导说的情况也确实存在。容我大胆猜测一下哈。”

赵守时看了眼郝建,再度看向冯学军,手一顿:“肯定是郝建入行早,不认识您是何方神圣呐。”

什么叫不认识,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真不认识,这是人之常情。

另外一个就是眼里没你,也就是目中无人,更是你不配被我认识,这是红果果的打脸。

赵守时这般直白的话语,自然无人不懂,随着他话音落地,台下响起接连不断的倒吸凉气声。

这是直接翻脸,哦不,比直接翻脸还高一筹,是当场打脸。

不信,你看冯学军,脸都气白了,嘴皮子一颤一颤的,这是心火上行,气迷心了。

有人惊讶有人欢喜,最欢喜的当属之前被怼的郝建。

不过郝建是专业演员,受过训练,还能憋住笑。

做懊恼状的他上前一步,一锤手心:“怪我,怪我,我年轻入行晚,没认出您来。要早知道您就是马导,那肯定上赶着请您发言啊。”

赵守时眉头一皱,做责怪状:“什么马导,这是冯导。不认人就别瞎充能,搞得我们像是跟故意的似的。”

这怎么能像是,这根本就是故意的啊,赵守时之前可不止一次的提及过【冯导】。

而且两人一红脸,一白脸,那是一点不给冯学军脸。

郝建配合的轻拍自己脸颊,连声懊恼:“我就说怪我吧,这还真怪我。”

说这话,郝建拱手作揖:“冯导,对不起,您大人有大量,别跟我一般见识,下次,下次我一定不会认错人。”

冯学军不是君子,自然没有大量,只是脸厚到一定程度,除了一开始的不敢置信,现在早可以把真实想法沉藏心底。

“不认识我算什么不是,毕竟我也不是什么大人物,不碍事的。”

冯学军大手一挥,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可话题一转,他又道:“话回原点,咱们说回【一个都不能少】,这部影片的切入点很好,关于偏远山区的孩子上学难的社会问题。

只是我有个疑问,就是咱们山区的教育流失情况真的这么严重吗?

当然,我知道以前这种情况确实很严重,让人触目惊心。但问题就是咱们国家早就定下【义务教育】的国策,也按图索骥的施行了几十年,使得即便是山区的教育情况也大有改进。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赵导你不拍摄教育情况大幅改善的现在,反而去拍摄几十年前的动荡时期。

是忆苦思甜嘛?还是对义务教育制度的批判,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满?亦或者是明知道歪果仁喜欢看陈旧破败的国家,而刻意献媚。”

“冯导这话严重了,而且有污蔑之嫌哈。”赵守时笑着开口,只是话里的冷意却遮掩不住。

当然,主要是冯学军都把刀子掏出来了,容不得赵守时再有迟缓。

略一顿,赵守时拿起话筒对着在场所有人说道:“回答下冯导的疑惑。首先说结果,【一个都不能少】不仅仅不是冯导说的对义务教育的不满,而且恰恰相反是对【义务教育】的认可与感动。

更不是对外国人的献媚,而是让他们知道咱们国家这几十年义务教育带来的巨大改变,让他们对我们的国家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我敢说这个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国家,也不可能再有第二个国家如我们国家那般关心最底层人民的福祉。

不可以说是不计成本,完全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完成的圣人之举。

拍摄【一个都不能少】的初衷有两个,或许可以说是一个,因为没有其中一个,可能就没有这部【一个都不能少】。

其一,我出生在普通的农民之家,的父亲是一千万分之一的普通教师。

其二,去年我们台的一档节目邀请了章桂梅章老师做嘉宾,我有幸跟章老师成为朋友,听她说起投身教育的数十年的经历,让我感慨良多。

于是就动了拍摄一部关于儿童教育的电影,最终敲定了【一个都不能少】的故事原型。

是的,是原型。【一个都不是少】是影视作品,但这是根据真实事迹改编而成。”

“章桂梅、、章老师是?”冯学军好奇的问了一句。

不问不行,实在是当下这年头用‘老师’称呼的太多了,农间田地可以称老师,业内巨匠也可以称老师。

冯学军没有听说过章桂梅,又担心这是教育行业的巨匠,干脆问明白再说。

赵守时状似轻松的说道:“章老师就是一名普通的教师而已。也获得了几个称号。例如【县师德标兵】、【市人民优秀教师】、【省授先进工作者】、【国务院授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

还有【全国十大女杰】、【精神文明十佳人物】、【五一劳动勋章】。抱歉,还有许多称号,我实在记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