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效仿霍去病1

齐超群嘿嘿一笑:“于帅,您不就是打算效仿骠骑将军霍去病,从扁都口出兵吗?”

于奇正眼睛瞪得和牛一样:“扁都口?什么扁都口?”

扁都口,是连接祁连山南北的一道天然屏障,也是后世的甘青交界处,在历史上一向被视为咽喉之地和险关要隘。峡谷长六十余里,最窄处仅十余米,峡口处两山对峙,山顶海拔高达3500米。

古人由此从青海入甘肃,然后再远行西域。

当年霍去病带领骑兵,自长安,经陇西,过黄河,沿祁连山南麓西行,神兵奇出扁都口,河西从此归汉朝版图。从此在此驻兵,南防羌人北拒匈奴。

而扁都口就隶属于张掖辖境。

除此之外,在张掖地域内还有一个霍去病当年的军马场——山丹军马场。

所以于奇正一说在此驻扎,常固等那帮百夫长就都认为应该是从这里出兵了。对他们这伙人来说,这又是一项铁证:看,没错吧?于帅不仅不是怯战,而是要以霍去病为榜样,立足以名彪史册的通天大功。

不仅是他们这些人这么想,还有一个人也是这么想的。

被“抓壮丁”来的王忠宝感觉被强行灌了一碗黄连。

原本心里还想着,于奇正这货和自己一样贪生怕死,想必就是尽量避战,而且他之前的表现也是这样的。想不到这家伙不声不响,要干这么大的事。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当年霍去病孤军深入匈奴驻地千余里,把匈奴打得措手不及,迫使匈奴远徙漠北,从此漠南无王庭。请注意啊,是孤军深入千余里,千余里,千余里!

可人家那是霍去病啊,几千年也就出了那么一个,正常情况下这么做就是找死好不好?你于奇正啥德性,自己心里难道没点B数吗?

心里抱怨归抱怨,提起笔在小本本上写的时候,还是只能写一些“胆略过人,欲一击而竟全功。”

这么想的人还不止飞鹰铁甲的人,张掖都尉宁汝佳收到这个消息,心里觉得沉甸甸的。

飞鹰铁甲前来征虏的事,朝廷已经派人通知了边关的军政要员。兵部的命令是:所有沿线军队必须无条件配合飞鹰铁甲的军事行动,违者严惩不贷。

这个命令很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或者说,这件事本身就让人摸不着头脑。

虽说战时的职务配置与品级不一定完全对应,但堂堂一个三品破虏将军被派出来出征,指挥一到两万人很正常,可于奇正就带了这不到一千人,本身就不是很合理。如果说是派他来主管本次战役,那就应该直接命令那些部队或者关防“由某某节制”,换言之就是这个地区临时的实际最高军事长官。

这就让他们这些边关的人有点难办了。

如果直接说听于奇正征调,听他的就行了。或者干脆没有从属关系,也可以不用听从他的军令。

结果现在用“配合”这么一个词,就非常微妙了。问题是这个配合前面还有个“无条件”。

别说宁汝佳想不通,事实上兵部的人也想不通,因为这个命令是圣上亲自说的。而且很微妙的是并不以圣旨的形式,而是要他们兵部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