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欢喜的商贾

张大年的儿子出生后,老管家忠伯也留在了城外庄子上。

每日里忠伯在陈镇的陪同下,满庄子里闲逛,笑眯眯的受着满庄子庄户的恭贺和恭维。那日子过得神仙都不换啊!

宋雨婷和常青,由张漱带着又去了庄子上两回。

小丫头也是陪着去的。

就在小丫头看到了那小小的婴孩后,竟然就舍不得离开了!

也许在她看来,那个小小的,肉肉的,粉嘟嘟的小孩子,就是世上最好的玩具吧?

但小丫头总归是小丫头,如今也才快九岁而已。

还远远不到能看护好孩子的地步。

张季为了“保护”张堂,便控制了小丫头去庄子上的次数。

这不,就惹得小丫头不乐意了!

不过这事情上张季可不能惯着这丫头!

这眼看着玉娘一天天的也快成了大姑娘了,总不好再像她小时候那么啥事都由着她乱来了。

李承乾、长孙冲、李震、曹安他们四个,如今是忙的脚不沾地!

一边要筹建理商司,一边在为长安大市场选址。

虽然李承乾已经让人来请了张季两三回了,可张季却以各种理由推脱了没去。

那么累的事情,张季才懒得去亲自操持呢!

反正有长孙冲他们愿意去干这些事,那他就懒得再插手了。

不过张季虽然人没有去,可是隔上一两天李承乾他们便会来寻张季一次。

目的自然是要和张季商讨在筹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好在之前在上奏疏之前,张季他们已经将理商司和长安大市场的很多细节都已经考虑到了。

所以,现在遇到的,也不过是些细节上的小问题。

众人商议一番,便能够有解决法子的。

具体的事情有人去忙,张季便又一次回归到了在两个媳妇间周旋的日子。

总之就是两边换着去,这种默契渐渐的形成。

虽然之前张季就对此有些心里的想法,想要改变一下。

可是,最终还是老老实实的两边周旋。

“郎君,现在岭南那边的情形也已经明朗了,神使会在当地也开始扎住了根基。你是不是想想还有什么好法子,能让铁山僚的日子过得更好些啊?”常青身着僚女桶裙,和张季坐在院中喝茶,看似无意的对张季说道。

张季呷了口茶,想了想,对常青道:“阿青,你觉得现在铁山僚也好,蜀地其他僚人也好,归心大唐的有多少?或者说,有几成?”

常青也是略一思索说道:“应该能有七成!这是连那些生僚全都算上。”

张季点点头,又说道:“嗯,七成,也就是说还有三成的僚人是在敌视,或者是在观望。现在咱们要做的,就是让铁山僚和那些亲近与我们的僚人各洞的日子好起来,这样才能让那三成还没有归心的生僚看到和咱们亲近的好处!这样吧,太子他们不正在弄那个长安大市场吗?到时候某让他给你们专门划一处铺面,到时候蜀地的许多东西就能够运到长安来售卖!这样一来,你那些族人的日子就会更好了!不过,可不能因此耽误了真仙茶的制作啊!现在真仙茶可是个会下金蛋的老母鸡呢!”

常青听了点点头,但还是又问道:“蜀地那边除了制茶,造纸之外,还有什么是我们僚人可以做的呢?毕竟僚人人数不少!除去忙这些的,其他全都种地,似乎有些浪费了啊?”

张季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话不是这么说的!僚人总不能全都去干别的,不种地了吧?要知道,粮食才是如今世道的根本!别看这两年各地大熟,有钱就能买得到。可是万一遇到灾年,就凭这茶叶和造纸什么的,可养不活人啊!”

常青听了也是点了点头。

她心里对于那种饥饿的恐惧,可是有这十几年的历史的。

在遇到张季之前,饥饿是陪伴她童年的噩梦!

别看常青的父亲以前是洞主,可是在撩人里,即使是洞主也不会是那种绝对的衣食无忧的。

“那行,就按郎君说的,我会让人带话回去,让他们千万不可荒废了洞中田地!其他僚洞也必须好好耕种!”常青点头说道。

“嗯,把握好一个度就可以了!回头某再想想,蜀地还有什么好东西能运到长安来换钱!也算是让你们铁山僚日子过得更好吧!”张季笑着又说道。

“多谢郎君!”常青也展颜一笑说道。

理商司衙门的成立并不算顺利,但是,也没有遇到太大的阻碍。

只是在选择主事官的时候,有些难。

最后还是李承乾拍板,让长孙冲暂代理商司郎中,李震暂任司丞。曹安则是暂任长安大市场市署令。

而李承乾自己则是暂代理商司和长安大市场总管事。

长安大市场的位置,最终还是选在了长安城东春明门外。

那里正好有一处合适的位置,李承乾和长孙冲他们都觉得合适,于是,就定了下来。

那片地方离着通往灞桥,前往洛阳的冠道不远,而且面积也不小。

至于市场的建制、样式、规划等,则是按照之前张季与他们一起商量好的。所以,只需要按照图纸建造即可。

长安城的商贾们已经得了消息!

对于这一次朝廷竟然会专门成立一个理商司的衙门!

这……这绝对是给那些商贾们心中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啊!

虽然此时的人不知道啥是强心针!

商贾们一时间奔走相告!欢喜若狂!

在他们看来,那个理商司衙门的成立,便是朝廷对商贾的重视!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商贾的地位是不是会有机会往上走一走呢?

没法子,也怨不得这些商贾们如此疯狂!

因为,商贾这个身份,实在是如同一座大山压在他们身上太久了!

有些商贾甚至是好几代人都从事商贾事,也就是说,这一代代的人,虽然也许钱帛不算太缺,可是那身份,却是被人压的死死的!

不说别的,就说不能参加科考这一条,就已经让商贾们对自己的身份恨之入骨了!

现在终于有了转机了!

他们如何能不欢喜?

贞观有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