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是谁?
一家人从田里回来,小寒跑去厨房准备午饭。
“奶奶,爹,你们坐下,我有事跟你们说。”
见顾盼神色严肃,徐家碧和徐勇紧张起来。
徐勇看了一眼同样神色凝重的文娟,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刚刚盼儿看到了二弟。”
“你小叔又怎么了?”徐家碧着急地追问。
“我小叔他又去林子里了,是见一个女人。”
徐家碧等人听顾盼说完见到徐文的事情,一个个面色凝重。
“我看那个女人就是文儿这次桃花劫的对象。”徐家碧第一个开口认定。
文娟点头:“我也觉得是这样。”
“你说说这文儿也是!”徐家碧内心里万分担心小儿子,嘴里忍不住埋怨,“这么大岁数了,做事毫无分寸!老人常说:吃一堑长一智,你小叔这榆木脑袋就是不开窍。真是读书都读傻了!”
“奶奶,还有就是,那个女人带着一个孩子。”顾盼必须把事情全部说清楚。
“孩子?!”大家听后顿时大惊失色。
“你说这孩子都出来了?”徐家碧拍着大腿,更是焦躁不安,“你小叔怎么这么糊涂啊!这……”
“那个孩子要是二弟的,那就是无媒苟合,还生了私生子,被人举报到衙门,二弟是要坐牢的。赵长清手里的把柄应该就是这个了。”文娟分析了一下觉得赵长清一定是拿住了这个把柄。
“要如果孩子不是小叔的呢?”顾雪问。
“如果那个孩子不是你小叔的,那个女人就是有夫之妇,你小叔和有妇之夫有染,罪加一等,那女人夫家要是知道,把你小叔告去衙门,你小叔不仅要受皮肉之苦,更要受声誉的责罚。”也就是说十几年前的事情就又要重演一遍,徐文铁定要再次遭遇毒打。
文娟分析了了一下,不管那种可能,徐文都会有祸事临身。
徐家碧急得掉眼泪,忍不住出声责怪:“糊涂啊!糊涂!我只说他一个人守在村南的破屋子里,日后咱们给他说个媳妇也是可以的,可是这孩子怎么这么不让人省心,做出这样的事情来,让我这个做娘的怎么帮他解决?”
徐勇和顾远也只是看着徐家碧难过,无计可施。
徐文是他们的亲人,亲人做错了事情,他们只会恨铁不成钢,也不可能真的要去揍一顿,或者不理不睬。
顾盼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那个孩子不是小叔的。”
大家都诧异,看向顾盼。
“你怎么知道?”
顾盼立马解释说:“我认识那两个人。”
顾盼前面没说,主要是因为女子在这个时代名声很重要,她怕说出来,直接害了那个女人。现在不忍心徐家碧难过,只好说了。
“是谁?”大家看着顾盼。
“前天我去隔壁村给罗巧妹算婚期的时候,见过那个女人,是罗巧妹的嫂子,罗柳氏。那个小孩子是她的弟弟,不是她的儿子。”
“当时因为罗巧妹想要嫂子送她出阁,她婆婆不同意,我给她看过面相,不是一个招蜂引蝶的女人,也不是一个伤风败俗的女人。只不过命格不太好,可能会有两段婚约。”
大家听顾盼说完都沉默下来。
徐文饱读诗书,绝不是那种随意玩弄女人的人,而顾盼又说这个女人也不是那种风月之人,那她们两个是怎么认识的,又有什么把柄落在赵长清的手里,大家不得而知。
许久,徐家碧开口:“我得去找那个女人谈谈。”
不管两个人怎么认识的,这种关系不能维持,否则害人害己。
如果那女人夫家真的同意,改嫁倒也没有什么可丢人的,只是这样不清不楚的,才是最让人诟病的。
这种事情拦不住,也没有拦的必要。
顾盼反而觉得如果这个女人能够终结小叔的孤独生涯,也不是一件坏事,就要看女子夫家的态度,还有那女人对小叔的态度。
还有就是必须了解她和小叔到底是什么关系。
倘若并不是大家想的那层关系,那这件事就得采取别的办法。
“奶奶,明天我陪你一块儿去。”顾盼担心徐家碧过于冲动,万一闹出什么事情,人家家里现在是大喜的日子,那女孩子家丢人了,事情就会更严重。
何况事情还不明朗,不能太早下结论。
“行,你陪着我也行。”
第二天早上,徐家碧和顾盼早早起床洗漱过后,徐勇借了毛驴送两个人到隔壁的村子。
罗巧妹家喜气洋洋,院子里人声鼎沸。
女孩子出嫁前要有嫂子缝制新被褥,因为嫂子是不详之人,便请了村里同族的媳妇给罗巧妹缝制被褥,也有村民过来送福符的。
罗巧妹一家人陪着大家有说有笑,时不时地给那些嫂子们端茶倒水。
“罗大娘。”
罗大娘见是顾盼,心里虽然有些不高兴,面子上还是喜滋滋地迎上来。
“这是我给新娘子打的同心结。”其实是顾雪打的,她就是借花献佛。
罗巧妹很高兴地接在手里。
“谢谢顾玄士,你手真巧,这结打的真好看!”
“哪有你家嫂子手巧?”
“嫂子,帮我收好。”罗巧妹将同心结塞给身旁的嫂子。
徐家碧这才认得这女人就是顾盼嘴里的女人,眼神便一直在那个女人身上打量。
这女子也就二十多岁的模样,长得端庄清秀,一双清澈的眼眸里毫无杂质。
如果可以,倒还真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她婶子这是看什么呢?”罗巧妹的娘不高兴地问。
罗巧妹和嫂子也注意到徐家碧的目光,女孩子家娇羞起来,尤其罗柳氏,微微垂着眼帘,含蓄不失礼节地笑着。
顾盼急忙解释:“上次听巧妹说自家嫂子纳鞋底纳得非常好,我回去同奶奶说了一番,我奶奶也是一个偏爱纳鞋底的人,就想看看。不知道方便不方便?”
罗柳氏姣好的面容上满是谦虚和恭敬。
“婶子这么老远跑来看我纳的鞋底,哪有不方便的道理?请跟我来!”罗柳氏将徐家碧带去了自己房间,拿出纳了一半的鞋底。
她举止大方,谈吐也是文质彬彬,一点也不似小家碧玉。
“这些都是还没有交工的,您看看。”罗柳氏捧着手里的那些精致的鞋底给徐家碧看。
徐家碧的用意不在鞋底上,因此没有接她递过来的鞋底,而是冷着脸问:“你和我儿子徐文什么关系?”
罗柳氏顿时一惊,手里的鞋底掉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