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开训〔上〕

本来按照穿越三人组订下的章程,新兵要从队列开始训练。这当然不是什么形式主义,在明末,要想对抗蒙古骑兵,步卒必须结阵,既然要结阵,不训练队列怎么?再说了,未来新军还想着要走上排队枪毙的光明大道,队列训练更是必不可少的。

只不过对于标营来说,时间恐怕不够从队列训练开始了,所以张亦隆想着是把武艺训练和队列训练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有效的缩短训练时间。

张亦隆让姜玮领着擅用弓箭和长枪的新兵去郭宅里挑选武器,这算是标营士卒的特权之一。

自己则把擅用短兵器的20余人招到身边,“据我所知,朱家大明军中喜用长枪,你们这些擅用短兵器的是刀牌手?”

这20余人的回答结果让张亦隆有些意外,22人中,12人是刀牌手,10人居然是长刀手!

张亦隆打发12个刀牌手去郭宅取兵器,把10名长刀手留了下来。

“你们说是自己是长刀手?明军中好像没有这个兵种吧?”

为首一个身形看似削瘦,实则精干的汉子上前一步,抱拳道:“大人,我们不敢瞒您,一般的明军是没有这个,只不过,我们10人是蓟镇的兵。”

“蓟镇?”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张亦隆脑中就蹦出一个名字:戚继光。

本来张亦隆是想问你们是不是戚家军,可想到发生在万历二十三年的“蓟州兵变”距现在也不过三十年而已,所以换了个问法:“你们可是南兵?”

领头的精干汉子再次抱拳,只是这次笑的有些凄惨,“看来大人也知道蓟州兵变之事,我们不是南兵,更不是戚家军。当年王保那厮以戚家军'倡乱'为借口,将他们大半诱杀,其余都遣散回浙江了。自那以后,蓟镇就再无南兵了。我等实是当年戚少保编练的步兵营士卒的后人。”

“后人?”张亦隆越发觉得奇怪了,真是什么样奇怪的人都能在这片塞外草原上出现啊。

“当年戚少保在蓟镇编练了7个步兵营、7个骑兵营、7个车营和3个辎重营,曾经打得蒙古骑兵不敢近边墙半步。”说到这里,精干汉子不由得长叹一声:“自戚少保去职后,他创立的步、骑、车、辎等营也被蓟、昌、保、辽等镇瓜分,我等的父辈就留在了蓟镇。我等的父辈还是按戚少保所立营制操练,除了长刀以外,还要习练鸟铳,可到了我们这一辈,蓟镇已无鸟铳兵的了,我们又不愿改练三眼铳,只就好专用长刀了。”

张亦隆更加感到好奇了,专练长刀?

“蓟镇的协守副总兵刘大人让我们一百余人专练长刀,战时掩护炮手。几年前,朝廷征调蓟镇兵马北征辽东,我们几十人就携家带口逃到这里来了。”

张亦隆没兴趣询问这些长刀手为什么要逃走,就明末官军的欠饷情形,不逃的才奇怪。

张亦隆现在头疼的是另一件事,“那你们各自的兵器呢?”

仔细搜索记忆后,张亦隆发现无论是在郭宅还是胡家,搜获的俱是单手使用的腰刀,还有少部分弧度更大的曲刃马刀,没有发现一口双手长刀。

精干汉子一脸尴尬,“大人有所不知,到了这里之初,因为实在是手上没钱,能卖的东西全都卖了,故而……”

张亦隆摆了摆,示意自己明白了,“你叫什么?”

精干汉子这才想起来忘了介绍自己,赶紧抱拳施礼:“大人,我姓刘,名东方。算是蓟镇小旗出身。”

“刘东方,好名字。”张亦隆看了看他身后的九人,“这样吧,你是小旗出身,应该识字吧?你现在去郭宅那边,画个图样,写明尺寸和重量,我马上让金炉社去打造。”

刘东方再次抱拳:“大人,想打造一口合用的双手长刀非一日之功,我怕会耽误大人的计划。”

“哦,对!”张亦隆一拍脑袋,对啊,现在是明末!自己怎么又忘了,想在21世纪弄把能用来砍人的好刀,也就一两天的事。可在明末草原上,就算是能工巧匠,恐怕耗时也要以月为单位。

“那你有什么好办法?”听这意思,眼前这位刘东方是有办法解决此事的。

“回大人,”刘东方说这话时有些不好意思,“在这周边,能弄到现成双手长刀的只有一个地方,那就是太平堡。我们当年所卖的长刀听说最后也都流向了那里。”

“你是说,从太平堡买刀是最快的?”

“是的,大人。”

“好,既然这是你的提议,那么我就命你负责此事,所需要的银两,你直接和姜标统去要,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只要能节省时间,现在的张亦隆是不怕花钱的。

“从此地赶往太平堡往返需要十日左右,如果堡中没有大的变故,买刀需要二三日,我估计有十五日差不多了。”

张亦隆挥手示意让他赶紧去办此事,越快越好。

剩下九人暂时没刀可用,那么就跟着弓箭队去练习箭术,新军所有人必须要会至少会使用一件远射兵器,这是硬性要求。

把长刀手打发走,张亦隆把人数最多的长枪队员叫了过来,姜玮也递过来一杆一丈四尺长的点钢枪。

接枪在手,张亦隆才真正感觉自己现在身处明末乱世中了。

姜玮也持枪在手,高喊道:“列阵!”

54名长枪手迅速列出二个27人的长枪阵。

每行5人,共5列,剩余2人则位于最后。

“刺!”姜玮喊出口令,二个长枪阵齐齐喊出一声“刺!”

“刺!”

“刺!”

“停!”张亦隆喝止了姜玮,手持长枪走到两个长枪阵前,“这种小枪阵不行。”

在张亦隆的指挥下,54人排成两列,每列27人,所有长枪手靠的更近。

阵形排好后,张亦隆站在队前,“我观你们刚才所刺之枪,高低上下各有不同,大概是因为你们来自不同的卫所,所习练的枪术也各有不同。但在新军这里,枪术必须统一。”

说着,张亦隆就摆出一个标准的预备用枪式,边动边讲:“身子半面右转,左脚向前踏出一步,脚尖正对前方,两脚距离略宽于肩,双腿微屈,上身略前倾!”

“注意!枪尖要与自己的咽喉齐平!左眼与枪尖为一线,目视敌军双眼!”

“突刺时,右脚用力蹬地,力量要由右脚直到腰部,再加上腰部的推力,最后与两臂共同用力,将长枪向敌要害猛力推出!左脚向前踢出一大步,右脚则顺势向前滑动!注意!一定要脚跟先着地!”

随着张亦隆的讲解,手中的长枪迅猛的向前刺出!

枪尖带走的风声清晰可闻!

所有长枪兵的脸色都是一变。敢说自己擅长用长枪的就都不是外行,无论是之前他们在军中习练的是沙家杆子,还是杨家枪法,都没有见过如此凌厉的刺击!

被这样的一枪刺中,轻者重伤,重者立毙!

紧接着,张亦隆就在这些标营士卒面前,完整的展示了一套名动天下的解放军刺杀术。

“前进,杀!”

“后退!杀!”

“左转!杀!”

“右转!杀!”

“跃步!杀!”

三丈范围内,张亦隆手持长枪,展现出惊人的移动速度和突刺力度。

迅捷、精准、致命、简直就是用长枪布下的结界!

方寸之地,身前无人!

擅入者,死!

这就是整套刺枪术给这些明末士卒带来的极大震憾!

收枪立定,张亦隆看着眼前这些完全一副目瞪口呆的新兵。

“这就是你们今后要习练的刺枪术!这就是你们日后横行天下的本钱!听清楚了吗?”张亦隆用一声怒吼让这些新兵的心神重回现实。

“听清楚了!大人!”这次新兵们的回答要整齐的多。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里,从站姿开始,张亦隆手把手的教这些长枪手练习着这套300多年后才会出现的刺杀术。

按之前穿越三人组的讨论,新军普通步兵营中的长枪兵只需要练习前进、后退、突刺三个动作,如果时间允许就再加上一个防左刺即可。

这样一来可以有效缩短训练时间,而且对于方阵中的长枪兵来说,这三个动作已经足够了,防左刺更多的是考虑到日后会与清军交战,想要在步战中击败重战的清军步兵,防御动作是必不可少的。

但对于三人直属的标营来说,这三个动作就不够了,一方面是由于标营要随三人前往夺占太平堡,需要单人或是三五人在城镇中作战,自然就需要更加灵活和有效的技击之术,另一方面,作为穿越三人组手中的精锐,标营也要具备在小规模战斗中迅速压制新军步兵营同等兵种的能力。

所以张亦隆不仅会传授步兵营长枪手的四个标准动作,还会再加上跃步突击、防左/右侧击二个攻击动作和防右刺、防下刺二个防御动作。

在双方有同等的训练条件和训练时间的前提下,一名标营长枪手起码要具备击败两名新军步兵营长枪手的能力。

这就是穿越三人组对于标营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