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刘备离许

“对了,司马懿最近过得怎么样?”夏侯宇想到司马懿和诸葛亮到了许县后自己因为忙着曹操被刺的事情就疏忽了他俩,至今还不知道荀彧给他们两人安排了什么职位。

“承蒙子卿和太尉厚爱,荀令君以兖州之名举其为孝廉,与那被以豫州之名举为孝廉的诸葛亮一起同为守宫令,跟随在陛下身边学习。”

听到夏侯宇问到自己的弟弟,司马朗眼中露出自豪的表情。

夏侯宇听到司马朗的话后就知道,荀彧的确是对二人十分上心,不然也不会让这两人做守宫令一职。

要知道这个职位虽然说是管理天子的笔、墨、纸张等物品,但这些东西基本在接见大臣的时候都能用到,他们就能凭借这个身份在天子身边学习很多基层的时候学不到的大局观,也会明白很多时候百姓看来觉得有些奇怪甚至可笑的政令是怎么发出来的。

而且要知道荀彧在之前也担当过这个职位,直到董卓废帝他才辞官回乡。所以这个位置对他来说如果不是十分看好的青年才俊,是绝对不会委以这个位置的。

“若眼观卓绝,而且处事稳重,他既然让二人为守宫令,那必然是极为看好两人的前途。这么看来,当初我的眼光不错嘛,哈哈哈哈哈...”

夏侯宇对着司马朗一笑,看着面前开始收集食盐的人群心中不由得有些豪情万丈。

因为自己的原因,目前的曹操比起历史中来说局势好了很多。

因为没有屠徐州,所以徐州不但十分稳定,而且还为他带来大量的人口和物资,成为仅次于兖州,对曹操十分忠心的地区,若不是南边孙策野心勃勃,而北面的袁绍也蠢蠢欲动,曹操在这边都可以不设置太多军事力量。

而扬州因为自己的原因更是让孙策一蹶不振。不但近半扬州在自己一方手上,而且孙策手下大将甘宁和太史慈也加入了自己这边,在甘宁组建起新的扬州水军后,曹操一方的水战实力也就有了足够的保证。

在加上因为自己的原因,袁绍没能夺下并州,使得他的地盘不如历史中那样宽广,所以就目前来看,曹操和袁绍比起来整体实力远远比自己那记忆中的强上很多。

等自己在徐州这边的事情步入正轨,曹操手上的底牌就会越来越多。待到一举击溃袁绍后,在自己的帮助下,曹操必然能达成历史中没能达成的心愿,一统九州。

想到这,夏侯宇突然想起,按历史中来说刘备应该参与对付曹操的计划中来,但是在许都之时,无论是之前吴子兰提供的名单,还是之后获得的情报中都显示刘备并没有参与进刘协对曹操的刺杀中来,而且连加入都没有。

这就让夏侯宇感到奇怪,毕竟刘备一直以来自称自己是汉室宗亲,也得到了官方的承认,按理来说他应该是倾向于刘协的才对,但是自从当上左将军后,刘备仿佛成了一个朝堂之上的透明人。

在曹操威逼天子换掉内侍的时候都没有站出来不说,反而一直保持沉默,这种低调让自己都差点忘了此人是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的强者。

他转身问道司马朗“你可知左将军刘备现在何处?”

司马朗听到夏侯宇的话愣了一下,仔细回忆了一番后才不确定的开口说道“之前有消息说袁绍的部下在济北国的卢县外有现身,左将军得知后向太尉请命前去卢县进行防御。我没记错的话太尉应该是答应了,留下他的妻子后让他带着他的兄弟和手下去了卢县。”

听到司马朗的话后,夏侯宇脸色大变“不好,那刘备要投袁绍!”

“子卿何出此言?那刘玄德在朝堂之上从来不发一言,而且为人和善,朝中上上下下对他的观感都不错,他怎么可能背叛!”司马朗有些不相信,刘备会舍了自己的左将军之位去投靠那袁绍。

夏侯宇点了点头“之前我就在想,兄长遇刺的时候我疏忽了谁,现在想起来我就是遗忘了刘备此人。刘备自从起兵以来,一直是以中山靖王之后自称,天子在长安也承认了他的这个身份,也就是说无论怎么看,他都应该是绝对的站在天子前面保护他的人才对。

而就是这么一个人,在我大兄因遇刺迁怒,换掉内侍的时候竟然没有出过声,自始至终都一副从来不参与的模样,你觉得符合他的性格么?”

听到夏侯宇这么一说,司马朗也惊醒过来“对啊,之前我也纳闷过好像这刘玄德有些不对,但就没有想过他的这个与他身份不相符的举动。”

“那刘玄德走了多久了?”夏侯宇继续追问到

“在我来之前几日他就离开了许都,如果他真的要逃离的话,恐怕此刻早已到了边界之上。而且他北上有路引,这一路的守军也不会特意的阻拦他。”司马朗此时一脸后悔,没想到自己和那刘备同殿为臣,既然没夏侯宇这个远在朝堂之外的人看刘备看得清楚。

“你也不必如此,那刘玄德能安全离开许都,那就说明他将我那兄长都骗了过去。其人心思深沉,又善于隐忍。若不是有心观察,恐怕很难发现他的问题。

还好因为我一直不太信任他,所以我与兄长交代过,军中重器绝不可以交由此人。

我们现在只需要回去一封书信,只要他离开的时候没带走弩炮,那么问题就不大。”

夏侯宇和司马朗也顾不得这边的盐场,转身向城中走去。

很快一骑带着两人书信的信使就从朐县离开,向着许都疾驰而去。

几天后,收到夏侯宇书信的曹操是又喜又惊,喜的是夏侯宇所说的盐场获得成功。按照司马朗的说法,在天气好的日子里,一周就能成功做出一批食盐,接下来只需要朝廷在沿海依据夏侯宇的模式,然后扩大规模,就能有源源不断的海盐进入中原,填补缺盐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