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劳力那边需要灌水、犁地、平地、插秧,轻劳力这边需要摊晒、分手动捶打和手动脱粒机脱粒、风起来的时候,迎风撒麦,将多余的麦皮灰尘四散开来,留取中间干净的部分装袋,找地方单独晾晒。
不管大人还是孩子,在这个6月注定要辛苦。
每天早上,布谷鸟的呼唤声中,人们早起去田间地头忙碌着,袅袅炊烟升起的时候,是家里的老人给辛苦劳作的年轻人送吃食的时候,村头村尾好像都找不到小孩子了,能干活的全都抓去干活了,不能干活的也要留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大家谁都没有想过偷懒,懂事的让人心疼。
卓琳经过这些日子的锻炼,已经能够用藤蔓架起锅移到旁边的炉灶,重新起锅炒菜或者烧水。
四岁的孩子站在凳子上给家里人炒菜做饭的场景,让匆匆赶回家的王氏看到之后,感动的泪如雨下,抱着卓琳嚎哭不已,让卓琳感觉压力倍增的同时,又觉得被家里大人和哥哥们同时表扬,唇角都是飞扬的。
卓琳不敢做太复杂的饭菜,就做一些母亲经常做的吃食,好在这个年代缺油少盐,有没有什么调料可以放,说是炒菜,实际上就是水煮菜,盐她从来不放多,宁愿淡一点,因为盐很珍贵,多少吃点,有个味儿就行了。
家里的汤汤水水主要还是以红薯和土豆为主,卓琳大部分都蒸煮,配上点野菜,做成糊糊吃。
这样的饭菜质量固然是不高的,但这样一来,就能省下一个劳力,回家有口热乎饭,还有凉白开喝,享福哟!
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有时候累的很了,爹爹也去河边捞点鱼回来,给大家补充营养。
这个时候只要把鱼杀干净了,也没啥调料,就这么熬煮出来的味道,也能让全家上下回味无穷。
真是让人苦涩却又带着幸福的年代。
卓琳每天早上起来,站在雾蒙蒙的老房子前,看着打谷场那边热火朝天,水车附近稀里哗啦的流水声,以及人们忙碌的身影,耳边响起的还有只有在农村才能听到的咕咕声,老一辈人叫它老鸦,她也不知道是什么鸟,一直以为是布谷鸟的声音实际就是,但这个声音伴随着袅袅炊烟的小山村,却是那般的祥和宁静,富有灵气。
若是再搭配上其他鸟叫声、蝉鸣声,入眼之处一片绿色,远处的山,近处的坡地,周围的树,竹子,无论怎么看,都是意境深远的神仙佳境。
到了夏日的夜晚,闷热的睡不着觉的时候,大家会拿着蒲扇,去村头有树有风的地方散步纳凉聊天,孩子们或是藏猫虎,或者去抓知了不过抓知了的时候,差不多都到6月末7月初了,基本上都要耍到八九点才回家睡觉,这是乡村野孩子的唯一乐趣了吧。
那个时候即使没有电,却依然玩得很开心,因为穷,煤油灯都舍不得点,所以天黑之前要做完很多事儿,这才是真正的绿色环保时期,卓琳上辈子没有体会到,这辈子觉得有机会能在这样治愈的环境里生长,真的何其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