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马大丽);
烤月饼头一件事是垒灶,对此大丽颇有些话说,“我看城里食品厂都是用电烤箱呢。”
东北发展得晚,很多东西反而“先进”,比如烤炉,一开始县城就是电烤炉。
县城的副食品公司自己带着的厂子,现在早就开始卖烤月饼了。
“没电之前人是咋吃月饼的?”朱逸群一句反问,把大丽问住了,对啊!没电之前人是咋吃月饼的?
不吃?
朱逸群瞧着她笑,不到一个小时的工夫就把灶子叠好了,趁着阴天,从早晨阴干到晚上,他拿了些木柴烧灶子,烧完了又闷着,把木炭拿出来。
如此“烤”上三次以上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做月饼得先和油酥面,油、糖、面,按比例混成成黄色的剂子,凌晨合出来,涂上油,省发到了上午七八点钟就可以用了。
馅子是糖、猪油、花生碎、芝麻加上面粉混合的。
长条型的剂子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搓圆,把馅子放进去,包成一团,放进模子里按。
大丽着急上班,强忍着看完一个“成品”就赶紧跑了。
大丽在中午下班回家的时候,朱逸群已经做了两盘子月饼了。
他拿了牛皮纸出来,让大丽帮着他分月饼,“你家十块,我大爷家十块,城里姑姑家也送十块赏赏,小舅子跟小姑子在人家家里,得多敬着些。”
“我听说了,你去县城掌勺,时常到他家里,往他家送吃喝,我妈也常往她家送菜什么的。”
“人家也是起早贪黑给两孩子做饭啊,虽说是亲姑姑也得记恩。”朱逸群说道。
大丽叹了口气,“我上中学的时候要是也在县城念,没准儿也能考上点啥。”现在想想多少有点儿后悔。
“过去的事儿就别后悔。”朱逸群说道,他看了看土灶子,“你不是想看怎么烤月饼的吗?最后一炉要出来了。”
朱逸群垒的灶子有三层,上面一层圆圆的像是倒扣的大锅,打开来里面是已经烤成型的月饼。
把月饼拿出来,往里面抹上一层油,再往里面烤一小会儿,就成了。
朱逸群掰开一个给大丽吃,“尝尝,比不比买的好吃?”
大丽嚼了嚼,“香!一股特殊的香!跟买的不一样。”
“再搁两天更香。”月饼比较“怪”,搁两天比刚出炉的好吃。
两人吃完了晌午饭,先可着屯子送,先给朱有财家送了十个月饼,又给家送了十个。
“爸,您见多识广,您尝尝,你姑爷做得这月饼,可卖不?”大丽搂着朱逸群的胳膊献宝。
拿了一块掰了一角尝了尝,“嗯!用料足!没糊弄!好吃!可卖!”
“就这么一块得卖多少钱啊?”葛凤芝没吃着但是闻着了,这味儿这个香,油这个大,牛皮纸上都浸油了。
彼时重油重糖就是最好的东西,谁都缺营养,这么一块月饼看起来太好了。
可是要是花得钱多,就不值了。
“两毛钱一块。”
“啥?两?”葛凤芝挑了挑眉,“肉才多少钱一斤啊。”
“这个不要票。”
“你别头发长见识短的,你知道光是月饼票卖多少钱吗?两毛钱在县城卖得动。”村里和公社就别想了,两毛钱一块月饼,两块钱买十块,这对城里那些挣工资的工人来说不贵。
毕竟是应节气的东西,过中秋节没有比送月饼更体面的了。
县城连国营带集体的企业,光是成规模的就有四家,更不用说那些机关单位了,虽说这些地方都发月饼票,可是副食品厂的月饼一不如这个好吃,二是月饼票也是有数的,送礼什么的不够。
“这月饼你做了多少?”
“先试做了三十多块,我寻思着不行就个人家吃,没想到一试就成了。”
“能有多少原料?”
“这个……”朱逸群皱了皱眉,“反正够卖。”他的渠道是王二癞子,他不能把他卖了。
“你明个儿做不?”
“做。”
“你先给我做二十块,我要送礼。”
“你要给谁送礼啊?”这么多年,也没给谁送过礼啊。
“给记他们呗,人家家里也没咋办事儿,咱家两回事儿人家都来了,得给人家点儿回礼,再说了我听说了,县城要整自来水项目,这回可别像头些年安电似的,把咱们屯子落下。”
靠山屯今年才安电是有原因的,七五年的时候县里统一组织过安电,靠山屯知道信儿的时候一是晚了,二是隔壁村当时的村长说安电没用,不安。
他们一不安靠山屯也安不上,整整耽误了将近十年。
要是靠山屯知道信儿早,早点做工作,隔壁村不安也得安!他有得是法子治他们。
因为这事儿见着隔壁村的村长就骂,整整骂了十年,就算今年有电了,瞧见了他也得呲哒他两句。
“爸,咱村能安自来水?”大丽眼睛一亮,“头前大林子还说要打井呢。”
“我去临城的几个屯子看了,自来水都是从原来的水井出的,村里安泵房,家家连着水管子,一天供一次水,家家交水费就是按户交的。
“这回水费谁收啊?”
“谁收?你大爷家大哥闲着呢,泵房看泵看水。”这回不准备发扬风格了,主要是收水费不得罪人。
当然了,这事儿他不打算让马宏生干,不是因为这件事油水不大无利可图。
而是因为他现在发现马宏生拉砖,竟然隐隐的发展出了自己的人脉,将来在这方面整不好能干大事儿,不想把儿子拴在泵房。
“我明白叔能干?”
“你寻思泵房一家就行啊?老朱家也得参股。”咬了一口月饼,靠山屯马家和朱家占了大半,这两家别看平时暗斗,对外的时候最“和”。
朱逸群在旁边笑着,假装没听出来里面的意思,这事儿他不掺和。
先前电费员他拦过一次,这一次他不打算拦,拦也没用。
自来水跟电费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电费是公家收,就算是承包大头也是公家的。
自来水是泵房公家建,“承包”给私人,私人日常维护不说,电费交得还是工业电费,自负盈亏。
看着是赚钱,却不是“躺赚”,没点儿本事玩不转。
“爸,您要二十块月饼,我不收您钱给您做就是了。”
“你这傻孩子,你手艺不花钱,工夫不花钱,油、面、糖,花生,哪样是白来的?不收钱我就不要了!我找人让副食品商店买去!”挥着胳膊。
“行!那我收您一毛钱一块。”
“这还差不多。”嘿嘿笑,“老婆子,姑娘和姑爷来了,晚上得让我喝酒吧?”
“大日头在正当中呢,就说姑娘和姑爷晚上来……”葛凤芝白了他一眼,“再说了,你哪天不喝酒?”
“喝酒得整点儿好菜么。”家里孩子少,小灶的质量也是急转直下。
葛凤芝摇了摇头,“行!看在孩子面上!晚上给你nao豆角,带肉的!”
肉是荦油里的肉,早靠成肉干了,可也算是极好的菜了。
朱逸群和大丽相视一笑。
农历八月初八,县城农贸市场外多了个小摊子,摊主骑着个倒骑驴(一种东北特有的三轮车),上面搭着块木头板子,木头板子上铺了两层的牛皮纸,纸上摆着成摞的月饼。
最尖儿上,摆着的月饼是半拉的,露出里面的馅料。
在这个物质有些匮乏的年代,这样摆着的月饼是极为吸引人的。
“这月饼怎么卖?要票不?”一个短发中年女人说道。
“两毛钱一块,不要票。”
“副食品商店一毛五。”女人皱了皱眉。
“一毛是您还得再加上张月饼票吗?”少了两根手指的男人笑着回答。
“你这月饼跟食品厂的怎么不一样?”
“我这个是家传的老方子,不用电烤,用木炭烤的,您拿回家用纸包着,搁两天吃才香呢。”
“我先买两块尝尝。”
“我也买两块尝尝。”
有一个买的,就有第二个买的,有人买来尝尝,回家一吃确实好吃,就赶紧呼朋引伴的来买。
有些切一小块儿尝尝好吃,就赶紧搁起来等着中秋节的时候一家子吃。
还有些直接就二十块、三十块的买,让分成六块、十块之类的包起来,为得是送礼体面。
副食品商店的月饼虽然便宜,但是不知道是多久之前生产的了,不止一个人买到过带哈拉味儿的,口味也不好,干硬干硬的,就这个质量的还要凭票按量购买。
朱逸群的月饼不要票,还好吃,价格也能接受,买得人越来越多。
他头一天做了两百个,一上午买完了,第二天做了四百个,不到十点就没了。
再往后他每天都是做五百个,卖完就走,一直卖到八月十四当天,就不再卖了。
不是他不想做更多,而是王二癞子不是万能的,他能找到的原材料就那么多,就这还是马宏生凌晨在市里跟特务接送似的,取回来的原材料呢。
再说小土灶终究是小土灶,烤不了太多,产能已经到极限了。
有知道信儿晚的或者正在犹豫的,八月十五正日子再来找,已经找不见他了。
八月十五那天早晨,朱逸群两口子拉着帘儿搁屋里面盘腿坐在炕上,一毛一毛的数着钱。
从初八卖到八月十四,一块卖了两千三百块月饼,毛利四百六,成本她早就算出来了,从王二癞子那里面、糖、油成本一共两百一……这里面还包括了自己家用和拿去送礼的。
大丽心里一折个儿,“咱赚了两百五十块钱?”妈呀!干啥啊!啊!是她配赚得钱吗?
城里一个工人一年到头也就挣这些钱呗!这才几天啊!
她四下看着,感觉随时要有人来抓她。
“别人问就说本钱高,没赔着,自己家闹了个白吃,赚了点儿辛苦钱。”
“嗯。”大丽点头如捣蒜,他们卖月饼的事儿瞒不住人,屯子里的人都知道,“他们能信吗?”
“月饼重油重糖他们都看着了,咱家的料足他们也都知道,头前儿不就有人说咱们要赔钱吗?”
“那他们不会笑话咱们吧?”
“钱咱揣兜里了,谁乐意笑话谁笑话呗。”
“那跟咱爸咱妈咋说?”
“别说挣那么多,就说挣了五十块钱,让他们别往外说。”
和葛凤芝都是经历过特殊年代的,尤其是,敏感性不低,肯定不会往外说。
但也不能让他知道自己赚了这么多。
“行。”大丽一会儿乐得嘴都合不上,一会儿皱着眉头忧心,这钱原来这么好挣吗?不犯法吧?不能说!不能说!
作者有话要说:本文里出现的菜谱我敢保证都真实有效,尤其是详写的,当菜谱完全完没用问题。
月饼这一段全都是在网上看的不保真!不保真!感谢在2021-05-0822:41:25~2021-05-0921:46:0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304292650瓶;鱼饼饼、2570023120瓶;君司夜、风从海上来1瓶;
2(乡村教师马大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