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纷纷进言

第697章纷纷进言

前朝旧臣们听着白景衣的话,纷纷不悦的说道。

“我大唐的北凉军虽然勇猛,但是终究也是血肉之躯,如果执意对着东西突厥一起发起进攻的话,恐怕也是要伤亡严重的!”

“正是如此,我大唐好不容易现在获取了东西突厥的臣服,如果答应了,那便可以获得他们进贡的牛羊,黄金,城池和领土!这难道还不是天大的好事吗?

如果执意要对着东西突厥发起进攻,那么我大唐的北凉军绝对也会损失惨重!”

“这个北凉王如此的狂妄,就算北凉军的武力领先了突厥,也不能如此的不在乎伤亡就对着东西突厥进攻,否则我大唐的北凉军必定也有着不小的伤亡,这何苦呢?”

“就算是天才将领,如此的目中无人,不爱护自己的军队,自然也是不会得到民心的!”

而一干的国公大臣们听到这些前朝旧臣的话后,则是纷纷说道。

程咬金直接不客气的说道:“我大唐能有今天,完全和北凉王脱不了干系,如果不是北凉王活捉了东西突厥的可汗,我大唐现在可能都不知道到什么地步了!而白家贤侄更是击败了突厥的几十万大军,让突厥元气大伤,我大唐才有了修生养息的好机会,如果不是白家贤侄,我大唐真的危险了!”

尉迟恭也赶紧说道:“正是啊!如果不是白家贤侄在我大唐危难之际站出来击退了东西突厥,我大唐怎么可能会如此的强盛,如果不是北凉军对着我大唐做出如此大的贡献,我大唐怎么可能会让这些突厥蛮夷们对我大唐诚心投降!”

秦琼也是气愤的说道:“你们这些前朝旧臣们,将我大唐今日的辉煌全部归功于什么?

全部归功于你们的计谋吗?

我大唐能化解突厥之危机,完全是北凉王和北凉军的功劳,有他们在前方奋勇杀敌,才有你们在这朝堂之上高谈阔论!千万不要忘了本!”

身后的国公大臣们纷纷说道:“正是!我大唐如果不是有北凉军,很可能连长安都被突厥攻破了,到那时,大唐的百姓们该如何?

如果不是北凉军们奋勇抵抗,我大唐可能真的没有今日了!我大唐能有今天,完全就是北凉军的功劳,现在你们这些前朝旧臣们看见我大唐稍有起色,就主张和亲,这成何体统!”

“我大唐如果真的要和亲,那也绝对不会是和突厥!突厥蛮夷们之前对我大唐犯下了无边的罪恶,现在我大唐强盛了,居然主动想着去和突厥和亲!这我大唐的百姓们如何答应!绝对不可能!”

“正是!既然北凉王说出话了,那我们就理应支持,我大唐能够获得如此的和平,完全就是北凉军的功劳,现在北凉军的将领北凉王都决心要对着突厥发起战争,你们这些前朝的旧臣们,被北凉军所保护的大臣们!有什么理由,有什么资格来指责北凉军!”

而身后的一些大臣们,纷纷对着白景衣和北凉军产生了敬佩之心。

可能是由于打退突厥的时间已经过去许久了,有些大臣也已经忘了当日白景衣也北凉军的风采了。

不过,经过这些国公大臣们的话后,彻底让身后的大臣们纷纷想起了到底是谁拯救了大唐,拯救了他们。

而世家的大臣们也丝毫不让秋色。

宰相王珪直接站起来说道:“启禀圣上,我大唐能够有今日的和平,今日能够让这些诸多的小国们对我大唐臣服,纷纷献上贡品!这可都是北凉王的功劳!我大唐的百姓们想必对北凉王也是感恩戴德!但是现在北凉王执意对着突厥进攻,这是我大唐的好事!我大唐的猛将们依旧没有疲倦于战事!我大唐理应支持北凉王才对!”

“启禀圣上,我大唐的北凉王完全将我大唐的百姓们从水火之中救出,完全是我大唐江山的奠基人,我大唐的百姓们也对北凉王十分的钦佩!如今突厥势力弱小,北凉王还有着如此的战意,这完全是我大唐的大喜事!圣上!你应该嘉奖北凉王才对!圣上明鉴!”

“启禀圣上,我大唐的北凉军可谓是我大唐最尖锐的部队,他们拯救了我大唐风雨飘摇中的江山,拯救了我大唐数以千万的百姓,北凉王简直就是我大唐的救世主!现在恰逢突厥弱小,正是我大唐给突厥的最后一击!圣上你明鉴!”

“启禀圣上,我大唐现在根本没有任何的理由停战,如果只是对着那点贡品眼红的话,那就完全上了突厥的当了!我大唐明明有机会在现在让突厥彻底的全军覆没,我大唐北方的百姓们也能够免遭突厥之乱,圣上你明鉴啊!”

一干的前朝旧臣们则也是赶紧进言道。

“启禀圣上,我大唐虽然有着北凉军,但是北凉军注定也是血肉之躯,毕竟也要食五谷杂粮,如果我大唐真的执意发起进攻突厥的命令,那么一定会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圣上明鉴!”

“启禀圣上,我大唐如果真的进攻突厥,不仅仅浪费了最好的收复突厥的机会,而且还要消耗大量的兵力,粮草,钱财!而目的都是为了收复突厥,如果用了这么大的代价,岂不是南辕北辙吗?

圣上明鉴!”

“启禀圣上,北凉王和北凉军虽然勇猛,但是我大唐现在真的不适合再次发动战争了!我大唐理应将大唐的百姓们带来和平,那么收复突厥让他们成为我大唐的藩属国,这自然是众望所归!”

“启禀圣上,还是将公主送去突厥和亲吧!如此不费一兵一卒的办法就可以获得边境的和平,简直就是我大唐百姓们的福音!圣上你明鉴啊!”

这些前朝的旧臣们依旧是死死的不放弃自己的立场。

纷纷的对着李二开始进言。

而一旁的白景衣,面色已经越来越冷。

身后的一些中立的大臣们,也纷纷动摇了自己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