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3章 嫡系

九州城。

当李光地亲自激活了那座二级城市建模后,在北境疆域图上,便多出了这么一个名字。

作为二级城池,九州城的规模,数倍于普通的一级城池。

不仅城墙高耸,而且,城内的建筑,也要比普通的一级城池多了一两倍,街道也宽了不少。

整个城池,可以容纳二十万人生活。

当建模激活的那一刻,庞大的城池拔地而起,占据了河流东侧的那片空阔草地。

蓝天白云之下,这座城池就横亘在那里。

只是如今,偌大的城池之中,却看不到一个人影,也听不到丁点的声音。

李光地站在这九州城的南城门外,望着那高耸的城楼,片刻收将目光收回来,朝着那洞开的城门望去。

此时,在他身后,跟着足足上百位大小官员,此外,又有三千军士跟随。

这些人,全部都是唐峰的嫡系人马。

当李光地决定,亲自来镇守草原的时候,身在京城的唐峰,便直接给李光地送来了这些人手。

人虽然不多,但是这些大小官员,都是那种能力极强,而且身体素质极好的干才。

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九州城,都将作为北方草原的之锁锁在,而草原总督,也就驻守此城。

“进城。”李光地大手一挥,随后,那上百大小官员和数千军士,便随着他,从那洞开的南城门进入了九州城。

自此,北方草原的治所,九州城便奇迹般的出现在了这浩瀚的草原,那条被草原人称之为圣河的河畔。

在九州城出现的最初一段时间内,这一片区域,都是被辽军方所封锁的。

哪怕是军方,也只有那些属于唐峰嫡系的人马,才有资格接近这片区域。

这浩瀚的草原深处,突然出现了这么一座城池,若是让本时空的土著知道了,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

所以说,为了不引起不避免的麻烦,李光地便提前调派军队,封锁了这片区域。

直到,从辽迁移而来的那数十万流民,跋涉千里,抵达圣河河畔的时候,封锁方才解除。

而这,也已经是一个多月之后的事情了。

千里之外的京城。

来自于遥远吉利的吉利子爵温锲子爵,在无数次碰壁后,终于买通了门路,见到了外交署主官,曾纪泽。

当然了,所谓买通门路,只不过温锲子爵自己这么认为的。

实际上,就他对人情世故的那可怜了解,如果不是曾纪泽暗中引导,他就算是砸再多的银子,也是无用。

外交署,这不说是对于当下的O洲人了,就算是对于当下的明人,乃至是议政厅的一众大佬,也都是很陌生的。

当下,谁也不清楚,这外交署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当然了,也不会有人认为,这只是一个没有用处,空占位置的机构。

毕竟,外交署是辽王亲自提议建立的,而且外交署的主官,竟然是正三品的官衔。

你要知道,朝的文官品级划分,还是十分严格的,整个文官体系里面,三品已经能称得上是大员了。

就像是内阁阁老刘一景,也只是正二品的官衔,此外,无非就是多加了个什么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这类虚的头衔。

至于六部的尚书,也就是从二品的品级,而这正三品,与从二品之间,也就差了一个品级。

也只是从主官的品级就能够看得出来,辽王对于这外交署是如何的重视了。

当温锲子爵见到这位新任外交署主官后,那自然是满心欢喜。

曾纪泽年龄虽大不大,但谁让他的身体内流淌着曾剃头的血液呢,那一肚子的算计,自然不是寻常政客可以相比的。

温锲子爵想要从曾纪泽这里寻找突破口,可他何曾想到,其实,他已经成为了曾纪泽盘子里的食物。

这两人第一次见面,自然少不得要吃点饭喝点酒,顺道拉近拉近感情。

而吉利子爵温锲,自从来到九州后,也对九州的人情世故进行了一番深入的了解。

他自然也是知道,这九州人,很多都是喜欢在酒桌上谈事情。

所以,当曾纪泽请他吃饭喝酒的时候,他丝毫不敢拒绝。

可怜的温锲子爵,哪里喝过的蒸馏白酒,这烈酒几杯下肚后,人就已经飘了。

这酒喝多了,人这嘴巴也把不住,话也多了起来。

很快,曾纪泽便从温锲子爵这里,知道了自己想要知道的一切。

这位在吉利国内,很有影响力的年轻贵族,果然是想通过觐见自家主上,而达成与联盟的结果。

在知道了自己想要知道的事情后,曾纪泽也就再没有将酒。

等到酒席散去,喝晕过去的温锲自己,被随从搀扶着,离开酒楼,返回了临时居住的客栈。

目送着载着温锲子爵的马车远去,曾纪泽转身,登上了自己的马车,匆匆赶往帝国大学。

这几日,以为国事繁忙,唐峰几乎都呆在帝国大学这边。

今晚上,他也留宿在了帝国大学这边。

夜色笼罩下的学院,因为没有什么学员,所以,这里略显得有些冷清了点。

听雨楼上,灯光依旧亮着。

唐峰的办公室内,唐峰坐在办公桌前,批阅着来自各地的军情奏报,以及龙门的密报。

像这类军情奏报,还有龙门的密报,全部都是直接送到他这里来批阅的,整个过程,没有第二人翻阅。

而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惯例,哪怕是兵部那边,也是没有资格,翻看这些属于辽系新军的军情奏报的。

现如今,四方开战,北面,五个新军镇已经打到了漠北草原深处,南边,帝国舰队已经攻下了马六甲海峡,西南,蔡老也已经拿下了大半个交趾国,至于东边,袁头儿也已经开始了扶桑的攻略。

这每一天,从四方各地送回来的军情奏报,便不再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