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细纸和玻璃,不出意外的在江浙一带热卖了。
京城东厂滞销的细纸和玻璃,源源不断的朝着江南运送而去。
江浙的士绅权贵们,其阔绰的出手,丝毫不比京城的士绅权贵们差。
这些从京城运送过来,价格比京城贵了两成的细纸,刚晕倒江浙各州府,立刻便会被疯狂的江浙士绅们抢购一空。
只要是用过一次细纸的人,只怕便再也无法忍受那种硬纸。
所以,江浙的士绅们,就跟京城的那些权贵们一样,害怕突然买不到细纸,所以,纷纷出手抢购。
每一天,细纸坊都还没有开业呢,门口,就已经挤满了各个府邸的管家管事。
现下,细纸,都跟粮食一样,成为了各个府邸囤积的必须物资。
至于玻璃吗,虽然没有细纸那般的火爆,但是,因为那较低的价格,还是吸引了许多江浙士绅权贵的注意。
如今,很多江浙士绅权贵的府邸里面,都在更换玻璃窗。
玻璃镜子,这种稀罕玩意,因为京城那边目前还供不应求,所以,唐峰给予各个商号的货很有限。
这些个商号的东家,那一个个都是贼精贼精的,拿到了这些玻璃镜子,也没有如同细纸和玻璃一般,直接在店铺里面出售。
在玻璃店内,这些商号分别开设了一个独立的大厅,每一日里,这里都会举办一场小型拍卖会,专门拍卖玻璃镜子。
这每天拍卖的镜子,往往只有三五个,而且规格各有不同,像那种超大型的玻璃镜子,最高的一次,都拍卖到了两万多两白银的天价。
总体来说,江浙的士绅权贵们是很疯狂的。
那被藏在各个士绅权贵家里的银子,通过这些北方商人开设的店铺,悄然流出江浙。
身在京城里的唐峰,看着那源源不断流入自己腰包里的银子,笑的都快合不拢嘴了。
银子啊,好多银子。
这每一天,都有海量的银子从南方运回来,若是再加上京城这边的铺子,他肯定是这大明,赚钱最快的人。
试想看,每天十多万两白银的纯收入,试问,这大明,还有谁能比得过他呢。
别说是大明了,就算是把西方那些个国家加起来,只怕也没了吧。
到了十月中旬,徐光启那边终于传来了一个鼓舞人心的好消息,那阉割版的珍妮纺纱机仿制出来了。
当到了东厂那座独立的作坊里面,看到摆放在中间的三台复杂的纺织机后,唐峰又笑了。
“效果如何?”唐峰望着有些邋遢的徐光启,开口问道。
“已经找了织户试过了,千岁设计的这种纺织机,比咱们大明传统的纺织机织布的效率足足高了五倍。”徐光启有些激动的说道。
超过普通纺织机五倍的效率,这绝对是颠覆性的,在这个时代里面,完全就是一个纺织的革新。
“千岁,给这纺织机起个名字吧。”徐光启紧攥着拳头,望着唐峰说道。
望着那做工复杂的纺织机,唐峰沉吟了起来,可想了半天,他也没能想出一个好听的名字。
最后,他笑着摇了摇头。
“咱家是个武夫,墨水没吃多少,这起名字的事情,还是交给你们这些文臣来做吧,这纺织机是你制造出来的,你便想个名字吧。”他望着徐光启,笑着说道。
听到唐峰的话,徐光启都愣了一下。
但是,也只是片刻的愣神,之后点了点头,也沉思起来。
“千岁,这纺织机,不如就叫千岁纺织机吧。”片刻后,徐光启抬起头来,开口说道。
当听到徐光启起的这个名字后,唐峰忍不住笑出声来。
不得不说,徐光启能够在大明这吃人的官场上屹立不倒,也是有道理的,这货,也是个贼精的家伙。
不过吗,这千岁纺织机,听上去还挺顺耳的。
好吧,就叫这个名字了,好歹,这图纸也是从自己手里拿出去的不是吗。
就这样,这原本的珍妮纺织机,先一步在东方的华夏出现了,而且,还被冠上了千岁纺织机的名字。
“命令工部调集木匠,开始大量生产千岁纺织机。”
当唐峰的命令下达后,工部那边,迅速调集了上千的木匠,迁入到了东厂之中。
很快,一车车的木料从各地运送入东厂。
整个东厂的工厂区,都成为了一个木匠厂,到处都能听到锯木头的声音,和那锤子敲打木头的声音。
直隶那边,唐峰的封地里面,刘全带着一众管事,在封地内四处奔走着。
受到风调雨顺光环的影响,平山县,灵寿县,元氏县这三个被划入唐峰封地的县,免于了大旱灾的影响,在秋收的时候,早先种下去的棉花,大丰收了。
这几十万亩的棉田,因为使用了唐峰从系统中兑换的棉种,产量足足增加了三成。
光是正定府这三县收获的棉花,就超过了其他地方三四个府的棉花总产量。
在过去的时间里,刘全这个唐峰的管家,从周边地区吸收了数万的流民,以此来充实封地的人口。
如今,秋收开始后,这数万流民同时忙碌起来,这几十万亩的棉花,也不过几日的时间,便全部采摘完毕。
之后,这些棉花进行简单的处理后,暂时装入仓库里面去。
工部库存的那几百台旧式纺织机,连同上千织户被统一送到正定府这边来,正定府,唐峰的封地里,开始了大规模的棉布纺织。
随后,当大量的千岁纺织机被制造出来,运送到正定府后,这里的纺织效率,被提升起来。
过去,一个织户一天只能纺出一匹布来,可现在,使用了千岁纺织机,一天就能纺织出五匹布来,这种效率的提升,是相当恐怖的。
就在平山县,一座占地数百亩的工坊,正在紧锣密鼓的建造中,数以千计的工人在这里忙碌着。
不久后,这里,将会诞生出大明第一座成规模的织造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