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改革试行东海州流言传(求订阅)

房玄龄花了一些时间,将他们重新整理出的税收制度慢慢讲了出来,不过没有讲的太细,毕竟这里面内容太多,他只是讲了一个框架以及其中一些比较重要的点。

夏仁听完,微微点头,这个确实比之前和他们讲的详细多了,很多方面都考虑到了。

随后看向下方的百官,夏仁发现他们也是一脸沉思,不知道在想什么。

过了一会,夏仁咳嗽一声,开口道:“诸位卿家,对这个新的税收制度可有什么想法?”

百官面面相觑,他们有啥想法?不知道啊?好像这个税收制度和他们关系不大啊!

不过此时的户部尚书方加旭却感觉有点不对劲,仔细想了一会,还是想不到其中有哪些地方不对,反正他们这些世家又不靠税收挣钱。

大夏朝对税收这块管的很严的,谁敢贪污税收,直接抄家灭族,所以没有哪个世家敢在税收上面动心思。

而且他们最多也就是用低价雇佣一些交不起税的百姓,帮他们干一些重活,毕竟廉价劳动力嘛!但是这个对他们世家影响也不大啊!

所以方加旭一时间也想不出这个制度对他们有啥危害。

不过既然是房玄龄提出的,他本能的就往针对世家这方面想,先不想那么多,拒绝一波再说。

“陛下,微臣对此还有异议,税收制度是我大夏朝开朝是就立下的,如今却贸然更改,是不是有点不合理法?”

“方加旭?”

夏仁眉头一皱,今天两个尚书跳了出来了,看来那些世家也感受到了压力,开始让这些领头的活动了。

“方爱卿多虑了,我大夏朝从不阻止改革创新,如果有好的制度能替换旧的制度,只要能促进大夏发展,相信就算是历代先皇在世,也不会拒绝的。”

方加旭一时语塞,他只是例行出来反对,既然夏仁有了理由,那他就想不到什么反对的办法了,毕竟这好像对他们世家没有啥影响。

想到这里,方加旭就开口道:“微臣一切听陛下决断。”

夏仁点点头,然后开口道:“既然如此,那就先在东海州试验一下吧,和那个科举制度一样,也先看看效果再说。”

说完,夏仁又开口道:“这件事因为关系重大,朕会派人专门负责此事,任何人不得阻拦,否则别怪朕不留情面。”

“谨遵陛下圣命。”

这两件说完,夏仁今天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看了一眼百官,发现没人想要启奏什么了,就直接开口道:“退朝。”

说完,就离开了。

一路来到御书房,坐了一会,曹正淳汇报道说刘伯温等人求见。

夏仁让他们进来,行过礼之后。

刘伯温笑道:“陛下,今天这两项制度通过,相信可以大大的打击一番那些世家了。”

夏仁也是笑道:“确实,不过现在税收制度,那些世家还察觉不到什么,但是等我们发力之后,估计他们也会有所察觉的,到那时候,估计有的他们忙的了。”

说完,继续道:“东海州这两件事情朕打算让杜如晦接手,你们以为如何?”

房玄龄顿时笑道:“陛下英明,杜大人如今一直待在海元城,属实有些屈才,如果让他负责整个东海州的话,相信一定不会让陛下失望的。”

“哈哈,你这是在说朕荒废杜如晦的才华咯!”

“臣不敢,陛下误会了。”

随后几人又说了一些试行方面的问题,便离开了。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七天过去了。

远在海元城的杜如晦,此时也是收到了朝廷的圣旨。

朝廷命令他为东海州特使,全力负责东海州科举制度和税收制度试行一事,就连州牧在这方面都需要配合杜如晦,权利不可谓不大。

杜如晦自从接从夏仁的命令后,一刻也没有耽搁,安排沈木林留守海元城后,自己连夜赶去了东海城。

东海城是东海州的州城,处于东海州中间位置,也是东海州最大最繁华的一个城池。

来到东海城后,杜如晦并没有做太多的休息,直接就找来了州牧,开始商议这些事情。

先要将这个新的制度张贴下去,并且派人到东海州所有的城镇当中宣传,以防有人听不懂,他们还要在每个城镇安排人手进行讲解。

但是现在没有人手,杜如晦就要开始迅速培养人手,培养他们对新制度的熟悉度,毕竟还需要他们到整个东海州去讲解。

所以杜如晦一刻都没有耽误,必须要尽快将这件事落实下去。

时间缓缓流逝。

东海州那些有点家世的人基本都知道了朝廷要对东海州进行改革了,并且圣旨已经下来了,如今就在准备阶段,而且改革的内容也不是什么秘密,他们或多或少都能知道一些。

就这样,这些人知道了,然后出去喝酒时,就开始传播了,慢慢的,整个东海州的百姓大部分都知道了朝廷要对东海州进行改革,但是具体的改革内容还不是很清楚,只知道跟他们有很大的影响。

东海州的百姓就在忐忑中慢慢度过,有对新制度的期待,也有担忧,也不知道到底对他们有何影响。

“大家都听好了,郡守大人在城主府门口和城中各地都张贴了改革内容,并且还派人在城南广场专门讲解,大家有空的都去听听!”

几个骑着马的官员,在东陵城中慢慢游走,边走边喊,引得大部分百姓纷纷侧目。

“什么?新制度下来了?我要去看看”

“同去,同去。”

“也不知道对我们这些普通百姓有什么影响,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百姓们纷纷在议论,有的去找张贴公告的地方,有的往城南广场走去,反正都想知道改革的具体内容。

此时的城南广场,一个士正在广场中央大声演讲,讲的都是改革的内容,边上还有很多巨大的石板,石板上贴满了写着改革内容的纸张。

“这位大人,朝廷真的要在东海州举行科举吗?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科举吗?通过科举的都可以入朝为官吗?”

下面一个穿着简陋的书生大声问道。

这名负责讲解的士笑道:“这些当然都是真的,科举制度是当今陛下体谅无数寒门弟子,苦读数年,一身才华却得不到发挥,所以专门创出的一种选拔体制,就是为了让天下无数读书人都能一展心中抱负。”

那个书生听完,顿时嚎啕大哭,边哭边喊:“李兄啊!你为何要自寻短见啊!你要是再撑两年,就能等到现在的科举制度了,当今陛下并没有忘记我们啊!”

说完,抱头痛哭!

旁边也有无数读书人,双目含泪,边哭边笑。

被压了无数年的寒门子弟,终于能正大光明的站起来了。

过了一会,这些读书人的情绪终于稳定了下来。

这名士又开始讲解新的税收制度,毕竟科举制度只是事关那些读书人,但是税收制度却是关乎到大夏所有百姓。

当这名士讲完税收制度的时候,下方百姓都是一脸震惊,二脸怀疑,三脸担忧,四脸期待。

过了一会,看着下方眼巴巴看着自己的百姓们,那名士笑道:“大家放心吧,这些税收制度都是真的,陛下体谅我大夏百姓生活不易,故颁发了这个新的税收制度。”

“这些制度从现在就开始生效了,今年年底的税收一律都按照新的制度来收税,所以大家再也不要担心交不上税了。”

刚说完,下方百姓顿时炸开了,纷纷满脸激动,手舞足蹈,又蹦又跳,根本无法释放心中的激动之情。

过了一会,士好不容易安抚下百姓,又开口道:“如今这两项制度只是在我东海州试行,其余地方还没有变化,所以东海州的百姓们可就幸福了,提前就能享受到这种福利。”

说完,继续道:“就拿税收制度来说吧,这是东明侯他们几人一起为你们争取来的,当时陛下拿出这种新的制度,想要挑选一个州试行,但是其他州都没有人说话,只有东明侯他们几人请求陛下先在东海州试行,所以才有了今日大家所看到的新制度。”

百姓听完,纷纷高喊:“陛下万岁,陛下圣明。”

像这种情形在东海州到处都有发生,杜如晦可是紧急训练了无数人,就是为了让整个东海州所有人都能在短时间内了解新制度。

此时的郡守府,新任郡守正是当初被以前郡守差点陷害的周洪。

“都安排好了吧?”

下方一个身穿飞鱼服,手持绣春刀的青年男子沉声道:“周大人放心,我们锦衣卫办事,从不出纰漏。”

“那就好。”

随后几天,整个东陵城除了在讨论新制度的事,还有不少人在谈论另外一件事。

“喂!听说了吗?这个新税收制度当初就是我们东海州几位侯爷拼命争取回来的,所以陛下才会在我东海州先试行,不然可能就轮不到我们了。”

“不可能吧,我们东海州的几位侯爷还争的过其余州的?”

“咳没有争,因为其他州的侯爷都没有争,所以被我们东海州争取到了。”

“为什么其余侯爷不争呢?”

“你靠近点,我偷偷告诉你,你可别告诉别人啊!”

“那肯定的。”

“还不是因为其余州的侯爷怕我们百姓交得起税,就不能在低价雇佣我们了,只要我们有钱交税,谁还去那些世家做工啊!拿最低的钱,做最重的活。傻子才去呢,就是因为那些侯爷怕自己利益受损,所以才不愿意朝廷在他们哪里颁发新的税收制度的。”

“哇!原来那些世家这么坏啊!”

“当然了,记住了,不要说出去。”

“放心吧,我一定会守口如瓶的。”

“喂!你知道为什么其他州的那些侯爷世家没有争取在他们那里先试行新的税收制度吗?”

“不知道。”

“我也是刚刚听人说的,我告诉你啊!你可别告诉别人,因为”

几天后,这种消息在整个东海州越传越烈,渐渐的,基本大部分百姓都知道了为什么只有他们东海州有新的税收制度了。

而这种消息也随着时间流逝,越传越广,直到传到了其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