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骑兵编制

皇帝对武将的偏爱,并不隐藏。

多是粗豪的汉子,偶有失礼,也从不怪罪。召见之后也多有赏赐,反正刀啊剑啊,盔甲啊,短枪啊,皇帝都备了不少。

但武将却没有敢造次的,都尽力保持着君臣的礼数。尽管这让皇帝有些小小的不爽。

“众位爱卿。”朱由校脸上带着和熙的笑意,开口问道:“关于骑兵营的编制,尽可畅所欲言。朕所说的,也不过是纸上谈兵,定有不妥。”

知道不妥你还说?不知道你是皇帝嘛,说出来就不好办哪!

孙应元、周遇吉、曹文诏等人面面相觑,脸上现出犹豫之色。

皇帝所说的编制,有点大杂烩的意思。三千骑兵营中有两千飞骑,再加六七百的枪骑兵,再加三四百的骑炮兵,是既能骑马砍杀,又能炮轰枪击。

听起来不错,全能啊!无论是骑兵对冲,还是用炮轰枪击打乱敌人队形,都挺好啊!

皇帝还要给两千飞骑兵配备燧发短铳,在十几二十几米处先左右开弓给敌人来上两枪,再抽刀猛砍,厉害吧?

但将领们却各有各的考虑,有的觉得这样的编制影响不大,给皇帝个面子,就这么办也行。

有的则觉得战场争胜、死生大事,不能让皇帝没事儿的琢磨误事。尽管听起来不错,可在实战中却未必会有好的表现。

孙应元暗中苦笑,他是京营中官职最高的,也是要留下来保卫京师,保护皇帝的。皇帝如此信任,再巧言利色可就不是忠臣了。

当然,孙应元也不认为皇帝的建议就没有道理。但飞骑兵训练已经完成,再加新的战法恐怕会耽误时间。而且,成功与否,还需要反复验证。

“启奏万岁。”孙应元出列躬身禀奏,“飞骑兵的训练十分有效,但负重是关键。如果不是要防备弓箭,微臣都想将骑兵的盔甲卸掉,让他们只穿皮甲,甚至是布衣。”

朱由校眨巴眨巴眼睛,突然觉得孙应元的话好象在历史上得到过验证,法国骑兵好象就只穿着军服冲锋。

好吧,朕听懂了。给飞骑兵装备燧发短枪和弹药,是增加了负重。明军的战马又不是欧洲的那般高大,对于负重更加敏感。

朱由校有些无奈,也明白自己有点想当然,远不如这些亲自经过长时间训练摸索到经验的将领们更实际。

拿燧发短铳的是胸甲骑兵吧?朱由校想起来了,也不想玩儿这个高大上的兵种。

“你们也赞同孙总兵的说法吧?”朱由校环视众将,见他们都躬身低头,不由得笑了笑,说道:“那就不用给飞骑兵配备火枪了。”

众人刚刚松了口气,皇帝又开口说道:“但飞骑与龙骑混编是一定要的,三千骑兵营两千飞骑、一千龙骑,朕觉得比较合适。”

说完,皇帝目光投向周遇吉,问道:“周卿且答一下,飞骑兵在什么时候不易发挥威力,且有遭遇惨败的可能。”

这个问题并不难,武学已经研究过,并给出过答案。

周遇吉躬身答道:“骑兵组织墙式冲锋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在遭遇战来不及组织时,不仅无法发挥威力,因为我军骑术不高的缘故,更有遭遇惨败的可能。”

墙式冲锋靠的是集体的力量,靠的是组织、纪律和训练。骑兵论骑术的话,肯定比不上建奴,更比不上蒙古人。

所以,在突然的遭遇战或者奇袭战时,没有时间组织的飞骑兵就要与敌人单打独斗,肯定会落在下风。

“如何避免?”皇帝简短地问道。

“加强侦察,避免遭遇战,并使敌难以偷袭。”周遇吉答道。

皇帝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再加上龙骑兵的掩护好了。骑兵营既能在战场上与敌人骑兵对抗,又有远程火力投射,以及倚坚防御或阻击的能力。”

顿了一下,皇帝终于还是把再上骑炮兵的话给咽了回去。全能的部队不是不好,但太杂了,就成四不象了,也不好指挥。

其实,朱由校认为步兵有燧发枪加刺刀,或者再加上步兵线式战术,已经能够在战场上抵挡或击败骑兵。

但以骑破骑,且骑兵还有追击的速度,对敌人的杀伤会更大。

“微臣遵旨。”众将躬身施礼,接受了皇帝提出的折衷方案。

朱由校这般布置也有他的道理,原定京营是出动一万多飞骑兵,几乎是全部飞骑兵的三分之二。

就以一万两千飞骑兵计算,搭配上龙骑兵的话,就能组成六个骑兵营。三个骑兵营以骑兵协进行编制,就是两大骑兵集团。

再加上满桂的归化骑兵和樊化龙的龙骑兵混编,在辽东就有了三支铁骑,正好分给辽西、辽南、辽东。

而且,六个骑兵营就能安排六名将领,朱由校都定好了。黄得功、刘兴祚、金日观、杨国柱、曹变蛟、侯世禄,两个骑兵协则以周遇吉和曹文诏为主将。

全部都是精兵猛将,历史上最出名的就有大小曹和死守宁武关的周遇吉。

而能排出这么豪华阵容的,除了朱由校,还能有谁?这还不包括熊大臭嘴和毛大队长,以及他们手下的众多强将。

不仅有人,还有钱,要是再打不过建奴,朱由校觉得那可真是见鬼了。

奉召觐见的名单都是皇帝亲定的,出征辽东的自然都在其中。还有为了弥补京营被抽调的军官,而补充进京营的有卢象升、王廷臣等人。

提督九门终于还是换成了内官,朱由校提升新晋司礼监秉笔太监方正化担任。

就算从京营抽调了精锐飞骑,还有数万人马。又有厂卫作耳目,朱由校也不太担心京师的安危,以及皇宫的安全。

要知道,所派的曹变蛟、黄得功等人,都是能打的。不能打而忠心的,或是经验阅历还不足的,则留在京营中,使皇帝能够继续牢牢控制着军权。

至于御驾亲征,朱由校有想过,但他怕死,更怕成为将领们指挥作战的累赘,反倒灭奴不成招致失败。

在战场上被敌人所击杀,朱由校认为不太可能。可来自大明内部的暗杀,他却一直警惕着,不敢稍加放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