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见闻

经过四十多个小时的飞行,飞艇终于抵达了柏林。

在柏林上空,李思明看到有好几艘飞艇正在高空中飞行,地面那个巨大的起降场地上则停着更多。在中国一步步地在全国开辟航线,用飞艇加快国内交通运输的效率的时候,德国也成立了自己的飞艇客运公司,不过他们的目标是全世界。

对,全世界。

中国实在太大了,这个时代最快的列车从广州跑到北京,少说也得一周以上,如果是普通的事情还好,但碰到紧急的政事,官员肯定行等不了这么久的,很多商人也不愿意把如此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赶路上,所以发展国内飞艇客运是很有必要的。但德国不一样,此时整个德国的领土面积比起中国的云南来大不到哪去,而且铁路系统十分发达,飞艇客运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很必要。所以他们从一开始就把目光瞄准了全世界,这三年来不断推出一款又一款新设计的飞艇,体积一款比一款庞大,载重一款比一款厉害。在1913年7月的时候,一艘齐柏林飞艇便实现了从德国本土起飞,搭载着四十多名乘客飞越大西洋,最终在纽约降落的跨洲际飞行,举世震惊。现在德国已经和二十几个国家签订了协议,那些国家都对德国飞艇开放了领空,此举大大加强了德国与全世界的人员往来。

不过,那些国家可能不知道,这些巨大的齐柏林飞艇今天能满载着乘客飞艇他们的领空,明天就能装满炸弹对着他们的城市狂轰滥炸!

是的,德国所制造的每一艘飞艇都是可以装着几吨炸弹飞抵数百公里之外的城市进行毁灭性轰炸的!

只不过,德国人把自己的獠牙隐藏得非常好,除了中国,没有一个国家意识到这些飞艇一旦转为军用将会对一座城市造成何等可怕的打击。不得不说,德国人的保密工作做得真是太好了。

王小曼同样没有意识到这些飞艇看似人畜无害的表面下隐藏着何等可怕的威力,她欣赏着那些飞艇那巨大得仿佛可以遮蔽天空的身躯,说:“他们的飞艇比我们的要大得多呢!”

宋雨薇说:“好像也比我们的要快一些。”

李思明说:“这并不稀奇,要知道,我们的飞艇可是从他们这里进口的,他们自己用的比起出口给我们的来先进一些,那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王小曼觉得他说得有道理,有些向往:“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制造这么先进的飞艇啊?”

李思明说:“快啦,早就让国内航空技术部门着手仿制了,运气好的话,今年年底之前就可以看到我们的飞艇在北京上空慢慢飞过了。”

其实飞艇这玩意儿技术含量并不是很高,它所使用的材料也并非很先进,只要愿意下苦功,中国完全可以仿造出来的。不过元首阁下明显对这些曾在对俄战争中立下大功的飞艇不是很感兴趣,迟迟没有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进行研究,直到去年四月,实在拗不过一帮飞艇痴迷者的强烈要求了,才不得不拨了一笔钱,成立了飞艇研究小组,着手仿制齐柏林飞艇……如果他早点拨钱下去的话,只怕现在国产的飞艇早就试飞成功了。

在李思明看来,飞艇使用成功高昂,别的不说,每一个架次的飞行都要消耗掉大量的氢气,这玩意儿的制造成本可不低哟!最要命的是它并不安全,不管是贮存在飞艇内部的氢气还是用来容纳、密封那些氢气的用帆布做成、表面涂着铁粉的外壳,都很容易着火,而一旦着火,整艘飞艇将变成一枚巨无霸型燃烧弹,飞艇上甭管有多少人,都得死清光!以前用它是没办法,现在轰炸机都出来了,在轰炸机的基本上改动改动,运输机将横空出世,这玩意儿的速度、灵活性和安全性能都比飞艇强太多,既然如此,为什么不选择运输机,而非要选择飞艇呢?

不过……

用它来运送一些珍贵的货物倒是没问题的,毕竟它的航程和续航能力是这个时代的运输机无法媲美的。有鉴于此,飞艇还是有必要仿制的嘛!

飞艇在柏林市效的起降场降落,克洛给带着这一家子,很低调的进入了柏林。

此时的德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委内瑞拉和伊拉克的石油大发现让德国获得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石油资源,他们放心大胆的生产了大量的轿车、公共汽车和载重卡车,把战舰由燃煤发动改成了燃油发动————谢天谢地,那些庞大的战舰终于不用再每次出海都带着几千吨燃煤了。这些都为德国的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在很短时间内,德国的经济就摆脱了滞胀,开始高速增长了。

李思明注意到,有长长一队卡车满载着全副武装的德军士兵,正从马路上缓缓开过。

这些卡车普遍比国内用的要大上很多,如果说国内的军用卡车一辆一次只能载十个人,那么这些德国军用卡车一次在二十几个都不成问题了。他有些惊讶的问:“这是你们的新型卡车?”

克洛维公爵说:“是的,这是我国汽车公司在去年3月份刚刚研制成功的新型卡车,载重为3.5吨,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卡车了。”

李思明若有所思:“这玩意你们怕是生产了不少吧?”

克洛维公爵笑而不答。他当然不会告诉李思明,这玩意德军一口气订购了8000辆,这还是第一分订单,等这8000辆卡车交付完成之后,还会有更大的订单。因为德军发现,这玩意比起四轮马车来实在是太好使了!它不仅跑得快,装得多,而且非常的结实,只要保养得当就不会出毛病。同样是一门150毫米重型榴弹炮,用马匹想拉动它的话,至少要七八匹,而用卡车要拉动它的话,一辆就够了。它不仅在效率上完爆马车,在使用成本上也同样如此。几匹马看起来比一辆卡车要便宜得多,但我们也得考虑一下,这些马都是要吃东西的,尤其是重型挽马,那胃口大的惊人,一顿的饭量顶了十几名士兵,而且不干活的时候也要吃这么多,谁受得了?卡车就不一样了,不干活的时候可以把它们停在停车场里,,一两个月不去碰它都不会有事,因为它不需要吃饭,只要在使用的时候把油箱给加满就可以了。

德国现在确实有吗?一点都不缺!

所以他们理所当然的选择了卡车。

李思明问:“那你们肯定也生产了很多拖拉机了。”

克洛维公爵说:“也没多少,全国加起来也就1万多辆吧。”

李思明忍不住**一声。1万多辆那还叫没多少啊?中国算是最早把拖拉机大量投入到农耕中的国家了,可截止到现在,整个中国的拖拉机加起来也才刚刚突破了3000辆!就这农业部门的人还有普大喜奔,高兴的跟过年似的,再看看人家德国人,不声不响就搞出了1万多辆……

这对比未免也太惨烈了一点。

一直以来欧洲都保持着马耕的习惯,马在欧洲人的农业生产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欧洲人要它他拉犁、运送货物,没有马基本上是什么也干不成。德国自然也不例外,一直都是靠马耕地的。本来就没什么问题,可问题是,当战争爆发之后,大量农村的青年被动员入伍,开往战场,广大农村就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小孩了,妇女成了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指望她们像壮年男子那样驱赶着高大的马匹犁田、运输谷物,那未免有点强人所难。于是,随着大批大批农业人口的离开,德国的农业生产遭受了沉重的打击,粮食产量一路下降,原本过得还算富裕的德国人开始饿肚子了。最终,由于饿的实在是受不了了,再加上战场节节胜利,毫无胜利,希望已经绝望了的德国人终于造反了,发动兵变赶走了他们的皇帝,向协约国投降……德国就这样输掉了这场对他们而言至关重要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其实并不是输在军事方面,因为截止到德国投降那一天,战火仍然在法国境内燃烧,他们其实是输给了自己的胃。

但如果德国大量使用拖拉机取代马匹来工作的话,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那些妇女用马匹犁田可能会比较吃力,但是让她们开着拖拉机翻地的话,那是一点压力都没有。这也就意味着哪怕大量农村青年应征入伍了,有这些拖拉机在,农业生产照样可以正常进行。

对于协约国而言,这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德国在无意中做出的改革还远远不止这一点。在大力推广拖拉机耕作的同时,他们也在利用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发展化肥工业。这两年德国的化肥,尤其是钾肥和磷肥的产量,那真的是跟坐了火箭一样狂飙。大量化肥的使用意味着德国粮食产量将会大大提高,这次世界大战,德国不会再缺粮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