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七十六章 复利

学院。

“书中自有黄金屋并非是说读书做官就能获得黄金,而是说利用书中的知识来创造财富!学习之后可以更好的利用书本的知识来经商!

昔日陶朱公便是很好的典范,吕不韦亦是如此!难道吕不韦的地位低下了?难道陶朱公的地位低下了?

书中自有千钟粟,是让我们通过学习农业知识,利用学习到的知识更好的种田,或许有人要问了,种田能有什么出息?

我来举个例子,甲和乙都有良田10亩,土地的肥沃是丝毫不差的!甲种地能使得自己的稻田亩产7石,而乙通过学习之后,他的稻田亩产能达到10石!

那么5年后,他们之间的差距是多少,我想大多数人肯定会算不对!”

刘琮在学院说道,这些日子刘琮经常出现在学院,如今学院人才济济,诸葛亮,庞统,陆逊等人皆在学院内学习。

“二公子,你太小看我等了,亩产7石,一年两季,5年下来便是70石!亩产10石,一年两季,那么五年便是100石,差30石!”

有学子信心满满的说道。

“这个方法确实算是正确的,但是还有一个更贴合实际的!

荆州的荒地,贫瘠土地的价格在500-1000钱一亩!乙比甲每年多六石粮食,按照目前的粮食价格在165钱1石。

也就是每年多出了990钱,也就说每年乙可以多购买一亩贫瘠土地!假设贫瘠土地亩产在2石,第二年乙就要比甲多10石,而不是6石!

依次推算,第三年呢?第四年?第五年?假如乙因为在农业上的知识丰富,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在第三年就将荒地改造成良田!

将良田便成高产田,这中间又有多少的差距?诸位觉得每年还是六石,五年还是差30石吗?”

刘琮说完之后,不少人都开始沉思,这种观念属于比较新潮的观念,不是他们能力不够,而是他们没有这么想的思维。

复利这种算法在后世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这个时代并没有这样的算法,即便是高利贷在这个时候都没搞利滚利的算法。

借贷起源于大禹,在商朝和周朝就有了,周朝更多的是低息或者无息贷款。

如果祭祀这类,在三个月内还清是不用利息,因为在周朝,这属于刚需。周朝的五大治国方针里面便有农假贷。

春秋战国时期,放贷的利息基本达到100%,汉朝更夸张,即便是天子借钱那都是巨利,如汉景帝在平定叛乱的时候向商人借钱。

汉景帝用了三个月平定战乱,偿还的时候是数倍本金,汉景帝虽然守诺偿还了钱,但是开始对民间借贷的利息进行了上限规定。

“所以,读书并不一定是做官!将学到农耕知识,工匠手艺,或者其他的,成为为大汉做贡献的人,同样是值得尊敬!

难道鬼谷子就不受人尊敬了?难道老子,孔子,荀子,墨子等没有出将入相就不值得尊敬了?

今日大家在此地学习,康成公,水镜先生,荀氏八龙,难道他们就不值得尊敬?很显然并不是!

知识不仅仅是为当官,也可以在其他发面,诸位也可以算一算如果他们每年的开支需要10石,三十年后他们的差距有多大?”

刘琮继续说道!这是学院里面提出来的观点,说刘琮写劝学就是告诉大家读书就是为了做官,这才有了刘琮来解释说明并非是如此。

静室内。

“兴瑞要多来来我书院,每次和你谈论都有一些新的启发!”

郑玄对刘琮还是比较欣赏的。

“琮也想多来,可惜公务繁忙,确实很多事情都脱不开身!而且有时候还要去刘老那边,确实是分身乏术!”

“兴瑞最近在忙德高的事情?”

宋忠试探的问道。

“嗯,目前来说掌握了一些证据,涉及的人不仅仅是韩嵩,还有荆州的一些其他家族,目前还在调查之中!”

刘琮主动抛出一些线索,有的时候可以投石问路!宋忠脸色非常惊讶,原本他一直以为是韩嵩这是事情办砸了。

宋忠没想到韩嵩真的和曹操有勾结!其他室内的如郑玄,司马徽倒是没有任何表情,刘琮倒是很佩服他们的沉稳。

“真有此事?”

宋忠还是有些不相信。

“基本属实,只是还有一些细枝末节以及涉及到一些其他相关人员的取证,所以还在调查!”

刘琮笃定的说道,宋忠知道刘琮不是一个信口开河的人,既然说了,必然是有证据了。

“二公子是有铁证了?”

司马徽问道,刘琮有些侧目,按理说司马徽和韩嵩并没有什么交情,居然会这么关心。

“嗯,琮向来讲究证据,这点请放心,而且并未对韩嵩进行严刑拷打!如果想要去探望韩嵩,只需要登记且守卫的监督下就可以去探望!”

刘琮也是为了让打消这些人的疑虑,外面一直有人传刘琮对韩嵩严刑拷打,刘琮又一直说刑不上大夫是错误的,这让不少人都相信。

“郑老,拼音教材的署名,郑老您以为那些人合适,琮建议不要太多,控制在九人以内即可!”

刘琮说道,拼音教材经过几次的修改,如今已经完全定下来,署名自然要确定好,这是名留青史的事情。

“十人?”

“对!这是我列的名单,还请诸位过目!”

这事是刘琮主导的,上面分别是郑玄,刘表,宋忠,司马徽,蔡邕,庞德公,刘洪,刘熙,蔡邕,綦毋闿。

“兴瑞在这事,应该在列!”

郑玄看了看,基本没有太多异议。

“郑老,上面都是为拼音参与修改的,琮年幼,尚不够资格与诸位并列!”

“我没有意见!”

“我也没有见!”

这个名单上参与时间比较少的便是刘表,但是刘琮很识趣,他们也不好意思反对了。

“那就这么定了!”

翌日。

“公子,诸葛亮,陆逊前来拜访!”

刘琮一听,有些好奇,这两人一起来访。

“见过二公子!”

“孔明,伯言,坐!伯言在襄阳有一段时间了,对襄阳感觉如何?”

陆逊比诸葛亮小两岁,庞统比诸葛亮大两岁,都是同龄人。

“算是长了很多见识,此事还未谢二公子!谢谢二公子!”

“伯言乃天下英才,若有名师教导,日后必然为大汉之栋梁!若是不能在年幼时受到最好的名师指导,这会是大汉的损失!”

陆逊一听有些感动,没想到刘琮如此看重他。

“还是要谢谢二公子!”

“孔明,好久不见!听说你准备去一趟扬州,什么时候动身?”

“半个月后,家里没人管的话有些担忧小弟,半个月后叔父也从江陵回来了!”

“你们过来是有事情吗?”

刘琮好奇。

“是这样的,昨日听了二公子说的例子,我们希望二公子在详细的讲了讲!”

诸葛亮非常诚恳,刘琮当然清楚,复利的概念属于近现代提出来的概念。

“好的,这种方式我称之为复利!我详细的和你们讲一讲!”

刘琮将后世许多案列结合这时候的情况进行讲解,两人都处于吸收知识的最好阶段,听得非常认真。

“公子,法正在外面等候了很久了!”

典韦过来小声汇报道。刘琮看了看沙漏,居然已经快到午时了,诸葛亮和陆逊很聪明,是不是举一反三,刘琮也太投入,没了时间观念。

“孝直来了!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诸葛太守的侄儿,诸葛亮!这位是江东陆家,现任庐江都尉陆骏之子陆逊!”

“主公,我和孔明,伯言都见过!我也经常去学院!”

“孝直,什么情况?”

“已经招了,是否抓捕?”

法正看刘琮并没有介意诸葛亮陆逊,便直接汇报。

“证据都已经拿到了?”

“部分拿到了,另外一部分应该在邓冬府上!”

“这样,你和我去汇报,典韦,你率虎卫将舞阴候府,一个不能漏!孔明,伯言,今日琮还有公务,来日有空琮再让人去请二位前来!”

刘琮一边吩咐典韦,一边和法正准备去找刘表,抓捕一个侯爷必然是要经过刘表允许。

“二公子尽管去忙,我等告退!”

诸葛亮和陆逊对视一眼,心里有些震惊,舞阴候?但是这些不是他们应该操心的事情,看来这下又有好戏看了。

刘表听了刘琮和法正的汇报,看了看递过来的证词,也在衡量,抓捕一个侯爷带来的影响非常大。

而且又是荆州邓家,很多事情需要衡量,如今邓家不少人也在刘表麾下效力,如邓义,邓济等人。

邓家在大汉有极高的影响力,虽然邓太后之后被全部免职,但是很多人的爵位并没有免除,其势力并不小。

要知道邓家在光武帝以后尚过几次公主,后来在桓帝时期又出过皇后,邓家的影响力依然是非常大。

“这样,你先去搜查,但是要注意方式!”

“孩儿明白!”

刘琮带着法正匆匆忙忙的去执行了,必须要快速处理此事,否则必然会引起更大的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