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感应报身联合意志

佛教徒还是很单纯的一个群体,对他们来说,超脱轮回苦海或许就是最大的追求,此外的名利都可以放在第二位。

或许是他们的追求实在太虚无缥缈,那感觉就像一群溺水者找寻稻草一样,在夜以继日的清贫、苦痛中磨砺自己,虽然他们的心如顽石,可内心却还是缺乏自信的,乃至是充满恐惧的。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对前人的言论深信不疑。

没了这些先贤留下的闪光的文字,支撑他们走下去的还能是什么?恐怕什么都没有了,就像一具空心的木偶那样。

信仰作为信徒的人生准则,确实解决了他们不少的疑问,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给灵魂减负,然而一切粉饰华彩的金身都会因为固步自封而变得斑驳破旧。

他们太需要一个人站出来告诉他们,你们的追求是真的存在的,哪怕那个人是个骗子。

鹿正康当然不是骗子,但他也绝没有佛经里描述得那么有能力。

然而就算这样,没有哪个僧人不对他俯首帖耳。

鹿正康对子性禅师说道:“凡是我佛门弟子,想入净土者,即诵我名,心诚便可。”

方丈深深鞠躬,“菩萨慈悲。”

净业寺的如空方丈也欣喜不已,“菩萨广开方便之门,实乃天下人之幸事也!”

鹿正康又说:“前人经典,不可尽信,待吾新立一宗,整理文字,去芜存菁,此后我佛之思即可流传万古。”

“阿弥陀佛!”众僧齐诵佛号,仪态虔诚。

……

净业寺的僧众们带着菩萨交付的任务匆匆回寺,那精神面貌,就像一群殉道者,但就像鹿正康说的,很多人都是在自己感动自己,真正会为传播菩萨净土而舍弃皮囊的只有那几位高僧。

净土珠内的佛像得到报身的加持后,成为了鹿正康的法身,法身是一切真理佛性的凝聚,本不可见,然而在果报作用下显化出真实的形体来。

法身对他的化身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譬如显化神意,能让一切众生感悟至道,或是化作他的武道真意,震慑外敌。

那些念诵鹿正康名讳之有情众生,能够被报身感应到,随后就会建立上缘线的缘结,只要达到鹿正康的要求,就能进入净土。

而那些看到他法身的有情众生,能够通过观想来接触到鹿正康的报身,进而领略到无边的妙法。

许多僧人都或多或少尝试着观想鹿正康的法身,对他们来说,这就是道的化身,他们希冀借此来让自己的身心贴合与道。

若说观想法,却是以密宗为最,本来喇嘛教就讲究即身成佛,是让自己的言行思维贴合释迦牟尼以此复制这位先贤的道路,而密宗更有身口意三密加持法,算是观想的集大成者。

鹿正康对这件事并不反对,他也想知道,这些僧众与他的报身感应后会出现什么变化。

数百僧人日夜习练,然而没有半个成功的。

五月到了。

净土陆陆续续来了数十僧人,这些都是净业寺的和尚,看来如空方丈一行已经回到了自家寺庙。

可以预见的是,净土珠里的成员会越来越多,为了不使净土鱼龙混杂,鹿正康也是做了一些限制,一来只有心诚者可入,这是最基本的,不能静心感悟是无法建立缘结的;二来需要有分享之心和付出之念,这意味着需要本性纯良之人才能进入,那些唯我为恶的邪门歪道是绝不可能进入的,净土中人的想法在应身眼中是原形毕露的,所以基本不可能瞒天过海;第三,需要顺应天道才能进入,这里的顺应天道指上缘珠的光泽,如那血犼教俞凤之类的魔道妖人上缘珠布满灰迹的,绝对无法进入。

不同人来到净土后,出现的地点也是不同的,越是心地纯真,离须弥山越近,而只有得到须弥山上昙花之人才能获得随意进出的权限。

越来越多的上缘珠投入净土珠,净土珠的成长也是突飞猛进的。

鹿正康每天生活之余,也喜欢时不时看一眼净土珠,增长一点都会让人感到欣喜,这是同道之人增加的喜悦。

……

天气是越来越热,鹿正康将罗汉功练至大成,身体健壮了不少,举手投足也多了几分刚猛的锐气,这是金刚内力增多的外在表现,如今他丹田中的须弥气山也是金光闪烁,看着很坚实浑厚。

继续不断修炼罗汉功的收获已经不大,这门功法对内力滋长的作用并不是永不枯竭的,是时候练习更高级别的内功了。

上七阶,心意气混元功,这是一门静功,枯坐榻上,只在体内下功夫,精气神合一,混成一团,呼啸往来间隐含大力,所以修炼者虽是溟然兀坐,可周身隐约有震震风吼。

时光过得充实又惬意,就在鹿正康都快把报身感应的事情抛诸脑后时,突然间就有人成功了。

那人不是别人,正是本由。

原来他虽然不常入净土,但是每天都会为鹿正康祈福百遍,这种心念至精至纯,不但让他同净土建立了深深的缘结,还使得高渺如天道的报身都注意到了他。

……

本由呆愣愣地坐在自己的厢房里。

作为寺内最为看好的新生代,他有了一间自己的居室,不过还是同两位照料他的师兄一起住。

自从他在两寺较艺上一鸣惊人后,所有少林僧人看他都格外顺眼,他的一切表现都被认为是有大智慧的。

其实本由自己清楚,很多时候,他看起来像是在发呆,那其实就是在发呆,真的不是在体悟佛理。

他每天派遣时间最好的方法就是追逐那道鹿正康赐予他的内息,在漆黑如夜的躯体内,有这一点星光,如飘飞的精灵,本由好似那迷途的小孩,又似天生的浪子,只顾着追逐那美丽的事物,却从来不去寻找家乡。

等他玩够了,陷入彻底的无所事事,这时就会想起在别院的日子,那已经是很久远的时光了,连记忆都模糊,甚至本由不能确定这是自己的幻想,还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

可那个人的身影却是那样的清晰。

前些日子又看到他了,他现在就像一个普通的比丘,只是长得好快。

他是僧人口中强大而慈悲的鹿缘菩萨,也是别院孩子们知心的大哥。

本由就祝愿他一切都好,至于他以后要做什么大事情,本由想着自己一定为鹿缘解忧。

可他不敢去见鹿正康。

佛子对他来说,一直都是那么遥远的存在。以至于他都习惯在无人关注的角落里,望着鹿缘卓尔不凡的身影。

他不愿去净土,也是怕给鹿正康带去负担,他心想一个操船的人,船上能载的人总是有限的,这时候少一个就会轻松安全一些。

本由不曾忘记鹿正康。

他默念鹿缘之名,就像内心隐约的回响。

他感到自己在上升。

心灵的世界里有了太阳!

一切都是亮堂堂而模糊的,那光明媚又温柔。

本由感到一颗伟大的心与自己连结,他们分享一切思维,就像是同一个人的两面。

本由体悟到了那个意志的强大智慧,他感到自己就像大鹏鸟身上的一枚翎毛,是火炬边上的一粒火星。

但点滴汇聚,江河入海,总有一天,一个更崇高的联合意志会出现的,那是众生的性灵,无数人的力量!

慈悲之菩萨,无量智慧洒遍人间。

本由潸然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