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6 恰恰说明了当时的绝望

这也是盛棠刚刚没有附议祁余的原因。

在这段时间里江执其实闷头做了不少事,在睡眠时间比正常人足足少了一半的前提下。别人进入梦乡的时候,他进入了或书房或试验间。

对寄生物取样后,江执就抽了几组进行配比试验。有好几次盛棠都看见他在试验间里,手旁一支支的玻璃器皿里都是他从医院或者各大农场申请来的血液。

他一次次调配,废寝忘食的,但从他微蹙眉头的神情来看,结果不是理想。

盛棠想起汉墓里的寄生物,当初她跟江执也是没日没夜的在调配成分。现在两者对比来看,汉墓里的寄生物“戾气”更重,而0号窟中的,虽说也有“攻击力”,但相对柔和。

就是以血为墨的缘故?

盛棠沉默了好半天,在心里反复对比汉墓和藏星洞中寄生物的差别,然后心中隐隐有了一种感觉来。

肖也闻言江执的话思量少许说,“是不是再开窟的时候条件气候都发生了变化,寄生物的构成也发生了变化呢?我的意思是说……”

他组织着语言,“是不是血液对寄生物来说已经不起效了?”

做修复师多年,也不是没接触过壁画中的各种各样问题。一幅壁画,从岩石层到颜料层,不同泥石、石灰、矿物、胶水等等的成分构成不同,再因空气、水分、气候等条件,所形成的壁画病害也是多样。

奇怪的现象也不是没见过,各种困难也都领教过,这个0号窟的状况因为寄生物的存在而变幻莫测,着实棘手。

江执沉思,看着电脑里样品的数据图,手旁还有各类试块。他说,“现在能肯定一点的是,寄生物的成分因为被大量激活,具备衰败条件,所以即使继续以血为墨也无济于事。”

衰败只能继续发生,换言之,壁画遭受病害侵袭是板上钉钉的事。

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找到新的寄生物。

沈瑶在旁轻叹一声,由衷地说,“我们之前判断薛教授的行为和心理,认为可能是当初的情况危机,他不得已必须封窟,又因为护壁画心切,所以毅然决然重新回窟。现在我们结合寄生物的情况来看,是不是当年薛梵教授也发现了衰败情况,因此势必要封窟,与外界彻底隔离,与此同时,用自己的血来最后一搏?”

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

但终归到底都是薛梵教授谨遵心中信仰,宁可豁出命去也要保住壁画,护住国家瑰宝。只希望能等到日后,有更专业的修复师一旦发现藏星洞,会想到更好的办法进行修复。

这种方式在壁画修复中也不是没有,当一幅壁画病害复杂,或者修复材料上根本无法达标,修复师无法保证修旧如旧的情况下,就会将石窟绝对封存,等日后找到解决办法再行开窟修复。

沈瑶在说完这些话后,下意识打量了江执。

不是她想往江执心窝上扎刀子,她也知道这个时候反复提薛梵教授,江执心里会不好受。可他们是做修复研究的,薛梵教授的问题势必绕不过去。

江执没过多反应,眼角眉梢也未见落寞。

再开口时,保持了一个修复师惯有的冷静和专业,“还能说明一件事。”

大家都瞅着他。

他目光沉沉的,说,“寄生物能发生衰败,说明藏星洞也曾经一度暴露在空气中,而且不是一天两天,否则薛顾先也没足够时间去临摹星图。这期间他肯定是想了办法来修复壁画,但在这一过程里他发现寄生物的衰败情况超出正常值,所以就像沈瑶说的,最后不得已而为之。为什么不得已?因为薛顾先绝对是发现了,在当年市面上不管任何颜料和封膜都取代不了寄生物的作用。”

薛顾先做事大胆又严谨,尤其是壁画的事,他肯定是尽心尽力。所以依照他的性格,势必会去找一种替代物,只可惜,压根找不到。

所以他最后效仿古人,以血为墨,恰恰就说明了当时的绝望。

绝望的不是要豁出命去,而是他对现况的担忧,也对未来一旦开窟后人们是否有能力修复而担忧。

在座的所有人都沉默了。

盛棠有一度的呼吸艰难,她眼前浮现了这样的一个画面:那一天电闪雷鸣,敦煌罕见暴雨,戈壁上的沙粒成泥,大量灌入山体。而山体也愈发动荡,发生泥石流。

逃生是人的本能,薛梵教授第一个念头肯定是要活命。可当他站在窟门前,看着眼前的暴雨,感受到山体轰隆隆的内颤,他想的是,他能逃命,地下窟的壁画怎么办?山门开着,一旦泥石流冲进0号窟,那势必会会淹了整个地下窟。

窟中的一切将会毁之殆尽,能够证明敦煌更早的文明也将会不复存在。

他回到了0号窟,又下到了地下窟。他封了山门,断了盗洞贼的来路,也断了自己的生路。

窟里很黑,盗洞贼歇斯底里,或者还以薛梵教授的性命做要挟,要他找到出去的路。但薛梵教授早就把性命抛出去了,他坐在壁画前,借着照明工具发出的微弱光静静注视着壁画。

也许当时他和盗洞贼都会因寄生物产生幻象,具体是什么就不得而知。

薛梵教授割了手,血掺进修复颜料中,拿起笔,将混着血液的颜料一点点再涂到了壁画上……

渐渐的,照明越来越弱,薛梵教授也越来越虚弱,最后他靠在山墙角,哪怕眼前已是一片漆黑,他依然能够看见自己用心血来修复的壁画。

它们是那么闪耀,那么美,是他眼里心里最壮观的风景。

她能想到的,或许在江执心里已经想过多遍了。

抬眼去看江执,他虽说平静无澜,可总能从他眸底深处窥视出伤痛来。她看着江执英俊的眉眼,看着看着就抓住了刚刚心中飘过的那种感觉来,或者精准来说,像是种预感。

盛棠开口,喃喃,“是不是,寄生物其实是对滋养它们的血液有选择性啊?毕竟……我们当初推断的这类寄生物对可以共生的宿主是有选择性和排他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