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三天成地师其昌跑官忙

地下墓室里,韩宣武从床下的暗格里取出几本陈旧的线装书,看着书封上写着《赖氏寻龙点穴密字十三要》、《十六字阴阳风水诀》、《重阳子逆死转生经》等字眼。

“没想到这赖传相竟然是风水地师奇人赖布衣的后人。”韩宣武翻阅着手中风水秘籍,自言自语道:“只可惜好好的祖传绝学不去学,却偏偏学这些旁门左道!”

赖传相为人孤僻,从小对祖传的寻龙点穴,望气观风等风水之术不太感兴趣,却对高祖赖天昧所著的《赖氏葬学本经》十分沉迷。

赖家人丁单薄,赖传相成年之后,不得不接过赖氏地师之名。

二十年前,赖传相跟家族长辈闹翻,一气之下卷走了家族两部真传秘籍,之后浪迹天涯。

直到五年前,赖传相在陕西西安附近的一个大型陵墓中无意找到了一本名为《重阳子逆死转生经》的邪道经书。

这本邪经是邪道修炼者重阳子借鉴道家阴极阳生的至高理念,创出了一种以阴鬼为中介汲取太阴月华,然后通过炼化鬼物,提炼出足量的九华玉露。

最后修炼者以九阴玉露为药引,通过辅助添加种种阳属性灵材,九返九还之后炼出一颗九阳玉丹。

据经书记载,九阳玉丹有返老还童,逆转生死的神奇功效。

赖传相得到这本邪经后如获至宝,不过炼制九阳玉丹不仅步骤繁琐,灵材难得,更需要消耗金山银海般的钱财。

为了敛财,赖传相辗转来到京师,并秘密创立了还阳教,随后他暗地里在太监中宣扬可以通过修炼一种名为生根还阳法的功法,令他们重新生出根来。

赖传相混迹修炼界几十年,早就精通各种骗人的手法,他通过种种诡异幻术手段,成功使大批太监相信了他的鬼话,并争相拜入还阳教中。

五年来,赖传相收敛了超过十万两的金银,而还阳教也在紫禁城里大肆的招收信徒,并成功拉大批有品级的太监下水。

眼见还阳教蒸蒸日上,就连九华玉露也提炼出了一滴,赖传相志可谓志得意满。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今夜祸从天降。韩宣武突然找上门来。

他也没想到自己的大杀手锏居然没起一点作用,反而被连累的丢了性命。

此时,韩宣武完全掌握了赖氏葬学本经的所有精髓,他再看向墓室的风水布置,目光已经跟刚才全然不同了。

这处墓穴是赖传相精心挑选出来的藏身之地,他也通过种种精妙布置,将此地风水人为扭转,凭空造出了一个名为“覆阴藏阳穴”的风水宝地,其穴眼就在那座秦朝太监像座下。

覆阴藏阳穴有驱除阴秽煞气,聚敛真阳的功效。人若住在此处宝穴里面,不仅不用担心被周围阴秽煞气侵蚀身体,反而对身体大为有益。

韩宣武看完暮穴风水后,按照赖传相的记忆,找到了一处密室,里面不仅堆着一大堆黄白之物,更有东虹剑,天地罗盘等宝物和傀木法诀等宝物罗列其中。

因为阴阳真武牌空间有限,韩宣武不得不一连跑了三趟,才堪堪将密室里的东西搬空。

忙完这些事情之后,韩宣武不辞辛苦将太馆坟场里残存的鬼物,也一并勾销了账。最后有得了一些功德和金银。

这时候,他才突然发现在此地所得的奖励大多以金银和古董为主,功德和技能却很少。

这跟太监给世人的印象十分相符,毕竟太监爱财和不学无术可谓天下皆知。

……

一连忙活了三天,韩宣武虽然所得异常丰厚,但也难免有些疲惫。

于是,他决定暂时收手,先缓几天再说,反正那些坟场墓地也跑不了,根本不用累得跟孙子似的。

正好义庄也从尸癣症的风波里渐渐恢复正常,因为前几天耽误了功夫,如今积压下大批待处理的贵客。

因此,这几天义庄上下简直忙成了狗,韩宣武看不过去,于是主动跟着忙活了两天。

两天之后,当把最后一批贵客安置进棺堂之后,义庄上下总算放下心来。

在这期间,韩宣武闲暇之余,突然对赖氏风水术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韩宣武身为化神宗师,又有过目不忘的天赋,仅仅一个时辰不到,已经将赖氏寻龙点穴术和十六字阴阳风水法诀两本风水宝典倒背如流。

再加上有赖传相的记忆做备注,韩宣武不费吹灰之力的就得到了赖氏积累千年的风水点穴经验,

因此,他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就从一个门外人,飞速成长为一位精通风水点穴之术的地师。

虽然他这个地师毫无经验,但说到纸上谈兵和眼力却远远超越了修炼界里绝大部分地师。

成为地师之后,韩宣武这才真正明白京师地脉死穴的真正含义。

原来所谓的地脉死穴通常是指一条地脉最薄弱的地方。通常一方地域的死气阴气也会汇聚到死穴之中。

任何一个风水地师都知道,但凡地脉有任何变动,死穴往往是最先出现异象的地方。

这句话翻过来也可以这样理解:死穴一旦有变,那么任何地脉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动。而往往这代表着地陷,地震,地脉和水脉走向改变等等天象灾祸。

用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句话来形容地脉死穴是在恰当不过的了。

义庄恰恰处在这一要害之处。

明白了这一点后,韩宣武十分想不通,当年景族权贵们的脑袋是不是统一被驴踢了,才会愚蠢到在地脉死穴上修建尸神窟。

当年要是有人故意使坏毁了死穴,京师方圆百里岂不毁于地龙翻身。到那时京师死伤人数起码在十万以上。

韩宣武望向后院的尸家重地,眼睛里闪烁着惊疑之色,心里思绪万千:“当年是谁有如此惊天手段,居然说服了多尔衮,大玉儿等景族最顶尖的权贵们?建造尸神窟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莫非正如李老道所言是为了复活一个大人物?”

……

这天,韩宣武将棺堂里新出现的八只幽魂全部勾销完,一共才得了六点功德,银子寥寥,有一点用的也就一门心算技能,其他的不值一提。

走出棺堂后,他忍不住失望的叹了一口气。

比起城外坟场里的丰厚收获,韩宣武发现义庄这里越来越像是一个鸡肋。

对于这点奖励,说实在的他已经有些看不上眼了。

就在他考虑以后要不要放弃义庄这里之时,守夜人小六子突然急匆匆的跑到他眼前,喘息道:“武爷,庄主说有事,要请您过去?”

“嗯,他说是什么事了吗?”韩宣武抬头问道。

小六子想了一下,说道:“没说,不过看庄主好像心情不错,应该是一件好事。”

韩宣武摸了摸他的脑袋,笑着说道:“你说错了,他心情好,反而说明这是一件坏事。”

“呃!对啊!”小六子眼睛眨巴了几下,好像想明白了什么。

“你回去告诉他,就说有事亲自过来跟我谈。我正忙,没工夫搭理他。”

“好咧!我这就去回禀庄主。”

说着,小六子转身,又匆匆的离开了。

没一会儿功夫,小六子就领着一个身材富态的中年人来到了韩宣武身边。

这个中年人就是在义庄里毫无存在感的庄主。

韩宣武仅仅瞅了他一眼,并没有搭理他。

这位新庄主貌似一点也不在意,笑容满面的开口道:“武爷,我这里有件事关系到您,不得不来告诉你。”

“什么事?”韩宣武神态懒散的问道。

新庄主说道:“是这样,内务府正在遵化县给皇爷修吉壤,最近那里急缺人手。于是内务府总管大臣就下令抽调一批人手,派到遵化去。咱们义庄隶属于内务府管辖,所以也在抽调范围之内。

不巧的是,武爷您也在抽调人员的名单上。”

“哦,这么巧吗?”韩宣武脸色平静道。

“是啊,谁也没想到,咱庄里也就几个派遣名额,偏偏里面却有武爷您。”新庄主笑得十分得意。

为了做成这件事,他可是废了一番手脚,还花了不少钱。

这时后,,小六子已经听明白了,不由气的直跳脚,愤怒的大喊大叫:“姓金的,是不是你做的手脚?否则武爷怎么可能被派出修吉壤。”

吉壤往往一修就是十几二十年,武爷一去遵化,大概率是回不来了。

这样一来,义庄岂不是落入这个姓金的手里。而大家伙早已得罪了他,到那时他们可就惨了。

韩宣武拦住小六子,冷淡的冲新庄主说道:“名单里有谁?什么时候动身?”

“呶,都在上面写着呢。”

说着,新庄主从袖口掏出一张折叠起来的纸张,主动递给韩宣武。

韩宣武打开一看,上面赫然写着老酒鬼,小六子两个的名字,另外几个也是庄里比较高调的人。

“知道了!”

看完,韩宣武点头回应了三个字,接着把名单收入怀里,丝毫没有还给他的意思。

姓金的见了这一幕,尴尬的笑了笑,也没敢要回名单。

又见韩宣武没一点交谈的兴趣,他忍不住冷哼一声,背起双手,得意的走了。

等他一走,小六子哭丧着脸,高声嚷嚷道:”武爷,这可怎么办呀?”

“没事!有人自不量力而已。放心,只有小爷不愿意,没人能赶得走我。过几天,你就知道了。”

说完,韩宣武拍了拍小六子的肩膀,然后溜溜达达走了。

离开义庄后,韩宣武寻思了一下,心道这事情关系到内务府,要找一个在内务府里说得上话的人。

略一思索,陈气昌的名字忽然从他心里蹦了出来。

陈其昌刚好在内务府当过两年的小管事,算是内务府里头的人,再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想到这里,韩宣武脚下一变,转身向东城草瓦胡同走去,陈气昌的家就在那里。

约摸一盏茶的功夫,韩宣武来到一座小院前,门口的牌匾上写着陈府两个烫金大字。

韩宣武到这里的时候,看见陈府的马车停在大门口,老车夫陈敢抱着马鞭正依靠在车厢旁。

韩宣武走上前,笑着打招呼道:“三叔,你这是要到哪里去呀?”

陈敢年纪大了,眼神不好,听到熟悉的声音后,才认出是韩宣武,不由笑道:“原来是小武呀!我当是谁呢。你今天是来找老爷的?”

“嗯,有点小事要麻烦陈叔。”韩宣武笑眯眯的说道。

“哎呀,你来的不巧,老爷马上要出一趟远门。你赶紧进去吧!如果事情不大,老爷一定会抓紧时间给你解决。”陈敢急忙催促道。

韩宣武一点也不着急,要是陈气昌没时间的话,他找别人也一样,比如张仁俭就非常乐意帮他的忙。

“陈叔,不是刚捐了一个四品知府吗?他现在不急着去吏部排队栓选,为何非要出一趟远门?”

老车夫陈敢一拍大腿,说道:“老爷正是为跑官的事情,才必须出去的。你不知道,这里面有门道。”

说着,陈敢便简略的其中内情说了一遍。

原来在大斋捐官只是一个虚衔,要想得到真正的官职,必须去吏部文选清吏司,先通过吏部栓选,然后排队等候。等到有地方官员出缺了,吏部会下派官员补缺,而这时往往有一大帮候补官员主动给吏部送银子,以求得到这个实缺。

文选清吏司是两部四司之首是专门管这个的,拿到现在来说,就是中央组织部中的核心部门。

有了陈伟清的大力支持,陈其昌顺利的通过了吏部栓选,但下一步却卡在了补缺授职这一步上。

在大斋朝,有的是候补官员,可是官职却十分有限,堪称僧多粥少。

而这时候,文选清吏司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陈气昌之所以要出一趟远门,就是为了讨好文选司的其中一位吏部郎中。

“…老爷一听说这位张大人最近要迁祖坟,马上请来一位有名的风水先生,跟他去张大人的祖坟那里,看看能不能帮上忙。”老车夫陈敢一脸唏嘘的说道。

韩宣武听完,脸色很是怪异,心说这不是巧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