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这些富商都是真心实意想要资助修建水泥路的!”
朱子安一脸淡然。
同时,对与那些富商员外的想法,也猜出了一些。
“没想到,这些富商,也会如此忠心爱国!”
对于朱子安的话,朱标从来不怀疑,因此在听完后,满脸感慨。
“不过,殿下,这些富商资助修路是真,但是想要在修建的水泥路上赚钱,也是真的!”
朱子安又轻笑说道。
“赚钱?”
朱标与朱樉都是一脸惊诧。
“二哥,他们在修建的水泥路上,如何赚钱?”
朱樉一脸急色。
“殿下,你可是忘了修完路后,还有过路费之说?”
朱子安说道。
“过路费?”
顿时,朱标与朱樉都是若有所思,随即,便是又惊又怒。
“这些商贾真是胆大包天,过路费之事,是他们区区商贾可以插手的?”
“二哥,此事要不要略微惩戒一番?”
“殿下,大可不必如此!”
朱子安轻笑一声,随后在朱标与朱樉满脸不解的表情下,道:“殿下,商贾从来都是为赚钱而来,并没有什么过失之举。
而修建水泥路,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笔很大的投资。现在,此事还只是口头上说一说,至于让不让他们参与,还取决于您与皇上的意思。”
这会,朱标也稍微冷静了些。
“二哥,你可知,这些商贾想要如何在过路费上赚钱?”
“殿下,他们自然是前期花费巨笔银两,资助皇上修建水泥路。最后,在水泥路建造完成之后,便是按照他们所投入的银两,想要在全国或者某条水泥路上,占一些份子,等到收取完过路费后,他们按照份子,从中抽取他们所占的银两!”
朱子安解释道。
“竟是如此!”
朱标仍是一脸怒容。
“这些商贾真是好胆,就不怕修建完道路后,收下的过路费,朝廷不给他们分银两?”
“殿下,你会是如此之人?”
朱子安轻笑一声,静静的看向朱标。
“额!”
朱标一愣,连忙摇头。
“二哥说笑了,我怎么会如此不守信!”
“那皇上会是如此之人?”
朱子安继续问道。
“二哥切勿胡言,父皇身为皇帝,自然是一言九鼎,从未失信于人!”
朱标脸色微变,连忙说道。
“那么,那些富商有何害怕之理?”朱子安道。
“这?”
听罢,朱标与朱樉都是一愣。
堂堂大明皇帝与太子,都是守信之人,那是富商员外们,还真的没必要担心什么。
“这些商贾,果然是一**诈之徒!”
朱标轻轻叹了一口气,神情有些无奈。
“而且,殿下可不要忘记了,要是他们参与到修建水泥路上,那么这些富商便与皇商相当,只要不是更换那些水泥路,不是更换朝代,那么那些道路便是他们的稳定财源,每年都有源源不断的银两,从那些道路上,流进他们的口袋!”
好像觉得朱标受到的刺激不够,朱子安继续说道。
“子安兄长,那我该如何应对这些商贾的请求?”
不过,朱标到底是朱元璋从小培育的太子。
很快,便是恢复了冷静。
“殿下,此事是你与皇上之事,我只是一个小小的武当小道士,可是做不了此等决定!”
朱子安连连摇头,这种关乎国家财政大事他可不会替朱标做决定。
更何况,上面还有一个朱元璋,还有朝着一众大臣,也轮不到他来。
“二哥?”
不知水泥路的巨大收益,朱标并不能理解朱子安的态度。
“殿下,天下富商何其之多,就算是按照一万行商来说,每日一队行商,收取一百文钱,那一日也是一千两银子。一年下来,便是三十六万两银子。”
朱子安解释道,“当然,这仅仅只是我的估算,大明那么多的州府,大大小小行商加起来,至少有十万之多,甚至也可能会更加之多。这样下来,一年也得三百六十万两过路费收取!”
听到这里,朱标已经满脸兴奋。
这么多过路费,已经快赶上大明的税收了。
朱子安继续说道:“但是,殿下,一个商队一百文钱,这只是我的最低标准。另外,要是那是商队运输的都是一些贵重之物,或是带的货物比较多,走的路程也比较多,那么他们的过路费,也还得多收一些!”
“这样下来,一年五百万两银子的过路费,应该也是轻轻松松的吧!”
“如此之多?”
这会,朱标与朱樉,已经是满脸震撼。
谁能想到,仅仅只是收取过路费,随后再如此轻轻一算,便是如此之多?
“正是!”
朱子安轻轻点了点头,“这些,还只是我的估算。至于行商与过路费制定标准为多少,然后才能再次算出过路费的具体费用。但是殿下放心,一年的过路费之多不少,至于最多能有多少,小道也不知!”
“多谢二哥,我这就去找父皇商议!”
朱标满脸喜色。
恐怕,父皇与朝中那些大臣也都想不到,仅仅只是修路,便还能修出如此高昂的过路费。
二哥果然是财神爷转世!
想着,朱标已经带着朱樉,往宫内跑去。
……
“五百万两?还仅仅只是保守估算?”
御书房内,听完朱标的叙说后,朱元璋也是一脸震惊。
良久,回过神后,神色莫名的看向朱标。
“标儿,此事你觉得如此处理最为妥当?”
“回父皇,此事重大,涉及如此之大的金额,儿臣一时之间也想不到好的办法。不过,既然那些富商都想参与进来,那么修建道路必然是一项稳赚不赔的事情!”
朱标拱手行礼。
“嗯!”
朱元璋微微点头,便抬头继续大喊。
“来人,宣徐达、李善长、刘伯温、汤和、与六部等大臣进宫!”
“喏!”
听罢,云奇不由一颤,身体便已经下意识的做出反应。
恭敬回礼之后,便是往宫外跑去。
而徐达、李善长、刘伯温等一众大臣,对于朱元璋这种紧急召见,已经有了一套十分熟练的心理准备
因此,听到宣召之后,面色沉稳,但脚下却是快速往宫内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