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陈述利害

未央宫,宣室殿!

天子刘彻在得知了赵禹以及张然两人的请见之后,便命人将他们两个唤入殿中,并在殿内召见了两人。

端坐在御案之后,刘彻望着殿内正襟危坐的张然以及赵禹两人,不免有些好奇的询问道:“赵卿,张卿,汝等二人联袂而来,所为何事啊?”

张然闻言,不禁与对面的赵禹对视了一眼,见赵禹微微颔首,这才连忙俯身向刘彻拜道:“回禀陛下!臣奉陛下之命,研制菽豆榨油之法,今此法已成,特来向陛下报喜!”

随后,张然又从连忙从袖口内取出一个巴掌大小的精致小陶罐,并对刘彻言道:“此乃臣近日从菽豆中榨取出的豆油,请陛下过目!”

刘彻闻言眼前一亮,立即吩咐左右道:“去,将此物呈上来!让朕瞧瞧!”

“唯!”身旁的宦者连忙躬身领命,小步快走来到张然身前,从张然手中捧过陶罐,然后打开仔细观察了一番,再确定没有危险之后,这才捧着陶罐回到了刘彻身边,小心翼翼的将其放置御案上,以方便天子观看。

刘彻饶有兴致的看了看面前的这罐,棕褐色泛着微光的豆油,不免有些啧啧称奇道:“没想到这菽豆竟也能够榨出油脂来,张卿你可真给朕带来了一个大惊喜呀!”

张然闻言,微微露出一丝笑容,谦逊道:“全赖陛下洪福,以及少府工匠们潜心研制,才得此奇物!臣只不过是提出了一点微不足道的想法而已,不敢居功!”

“呵呵”刘彻轻笑一声,非常满意张然的态度,忍不住夸奖道:“张卿过谦了,若非张卿提出此观点,谁又能想到菽豆中真的能够榨出油脂呢?”

略微夸奖了张然一句之后,刘彻看了看御案上的这罐豆油,忍不住有些好奇道:“张卿,此物真如你所言那般,如同膏油一般,可食之?”

张然轻轻点了点头,回答道:“回禀陛下,经过臣等多番尝试后,可以确认这取自菽豆中的豆油与取自动物肉脂中膏油一样,都可以用来食用。不过,这豆油相较于膏油而言,略带一点豆腥味,味道上自然就稍微差了那么一些!”

“嗯”刘彻微微点头,随即又问道:“此物耗费几何?”

张然闻言,立即回答道:“回禀陛下,这黄豆榨油之法主要分为两大步,其一乃前期对黄豆的处理因此,工序颇为繁复,制作不易,每石只可得豆油七斤左右”

对于天子的问题,张然回答的非常认真,不但黄豆榨油的方法详细的向刘彻讲解了一番,还同时将黄豆榨油的利弊,一五一十的道出。

听完张然的讲述,刘彻不禁皱眉道:“如此说来,这菽豆榨油之法,消耗如此多的菽豆,却仅可得区区七斤豆油,此法若是推而行之,还会从庶民口中夺走大量口粮,实乃得不偿失之举”

在得知黄豆榨油可能会赔钱之后,刘彻对其感官立即下降了许多,甚至开始有点嫌弃这个得不偿失的方法了!

见此一幕,赵禹知道自己必须做点什么了,于是立即出言道:“陛下,这菽豆榨油虽耗费颇多,相较于熬制膏油而言,确有极为明显的弊端!但其同意也有极为明显的优势!

膏油虽然好,但获取不易,且熬制膏油需要消耗大量肉脂。然,无论是牛羊还是彘,对于普通庶民而言,都乃是家中珍宝,轻易不舍宰杀。

因此,膏油多为贵人之食,但于天下庶民而言,乃是可望而不可及之物,有家境贫寒之庶民终其一生,也未曾尝过膏油之滋味!

而与膏油相反的是,豆油取自于菽豆,今天下广植菽豆,且庶民多以菽豆为食,其亦材源源不竭菽豆榨油,于庶民而言,乃天降之喜!让天下庶民也有机会尝一尝油脂的滋味如何!

是以,臣以为,此法尚有可取之处!不可因其弊,而断然舍弃之!”

“嗯”听到赵禹的话,刘彻心中的天平又开始倾向于黄豆榨油之法了,但一想到黄豆榨油会亏钱,亏自己的钱,刘彻就难以释怀!

因此,刘彻又皱眉说道:“赵卿,诚如汝之所言,这菽豆榨油之法,于天下庶民而言,乃是一件不可多得之良策!然其,耗费颇多,难以取利,商贾多奸猾之辈,断然不喜之,更不会用之!

朕之少府,虽财货颇多,但终有用尽之时朕总不能,一直拿少府的财货,来填这个无底洞窟吧!”

听到天子的话,赵禹颇为无语,对于刘彻的抠门不禁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但好在,来之前,对于这种情况,赵禹早有预料,因此也并未太过意外。

不过,赵禹这次来宣室殿,目的并未抢功,因此不好喧宾夺主,因此便将目光投向一旁的张然。

而张然见状后,连忙出列奏道:“臣有一法,或可解陛下之忧!陛下,这豆粕虽无法食用,但却可以用来喂养牲畜,家禽是非常良好的饲料!是以,臣想将其与孵鸡法结合起来,用菽豆榨油所产生的豆粕,喂养孵化后的雏鸡,如此一来,便可变废为宝,消除其中的弊端!”

听了张然的话,刘彻眉头微微舒展了一些,不禁称赞道:“张卿有心了!此法甚妙,若能如张卿所言,这菽豆榨油之法,便可行之无忧了呀!”

“呃”张然闻言,连忙摇头,并向天子拜道:“陛下,臣的方法虽然可消除菽豆榨油的弊端,但此法却并不适宜大规模向外推广,而且,一般商贾也并无那么多鸡鸭等家禽需要喂养!是以,此法适合在我少府行之,出了少府就不管用了!”

顿了顿,张然又道:“而且,商贾逐利,无利而不起早,若是这菽豆榨油之法被商贾掌握,其必然会想尽办法,提高膏油以及豆油价格,而从中牟利!介时,天下庶民必受其害,因此,臣以为此法暂不宜公之于众!”

大汉从种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