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拯救百姓于水火!”赵云所说的一番话,让太史慈处于了深深的震撼之中。

其实并太史慈非普通百姓,

从他“少好学,仕郡奏曹可以推断史”,这应该是世家大族才会有的待遇。

不过,从太史慈和他母亲的境遇来看,可能他在他的家族里地位较低,甚至只是旁枝末节。

但正是因为受尽了人间冷暖,太史慈更加了解普通百姓生活的艰辛和困苦,甚至可以说深有体会。

拿陆彦的‘理想’来跟自己的理想对比了一番后,太史慈不由得苦笑着回道:

“某常有一颗建功立业之心。只是如今对比陆太守的理想来看,某的格局未免显得实在是小了些...”

赵云笑而不语,他当初就是被陆彦的“宏图志愿”所吸引才拜了陆彦为主,

此刻太史慈也受到了震撼,正好说明他所追求的确实非同寻常。

只是,

如果太史慈要是知道了陆彦真正的理想是“摸鱼成仙”,改善百姓生活仅仅只是他达成这个目标中顺手为之的事情,他会不会气的当场拎起板砖狠捶陆彦一顿?

......

由于如今陈留城中的人太多,

于是陈留城便有了个明文规定:如非紧急情况,进城之后不得骑马奔走。骑马者入城后必须下马牵着马匹前行,以免惊扰甚至伤到人群。

赵云和太史慈两人一边聊着人生、理想、建功立业等话题,一边牵着马儿走入了陈留城之中。

对比城外的安宁和闲适,

陈留城中日益繁华和人流不息的景象,则让太史慈有种恍然置身于太平盛世之中的感觉。

“好一番繁荣昌盛的景象!”太史慈手抚长须,感叹道。

就在太史慈感慨之时,有一位路过他们的当地的百姓听到了他的话,于是颇为自豪的说道:“这位先生,看来您是第一次来这陈留城吧!”

“正是。”太史慈回答之后,开始打量起对方。

虽然对方穿着朴素,然精神饱满,面有红光,显然是能吃饱穿暖才会有的气象。

“哈哈,那二位兄台可得在陈留郡好好转转了。

特别是城南,那里有一家新开不久的青楼,里面的小娘子可真是润得很呢!”

那人说完不等太史慈和赵云回话,便自顾自的走开了。

他二人竟然就这么被人拉了次皮条,顿时有些无语的相视苦笑。

赵云向太史慈问道:“怎么,你我二人看起来很像那种流连烟花之地的浪荡子吗?”

“你,我不知道,反正我是不去这些地方的...”太史慈打趣一番后,心道:“其实偶尔去看看开开眼界,也是挺不错的嘛。”

得知赵云回来了,顺便还带来了太史慈,陆彦别提有多高兴了。

太史慈可是孙策崛起时期最重要的助力之一,为孙氏的江东基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被誉为东吴第一名将。

而且,太史慈他不仅武勇过人,名声威望也非同一般。

在刘繇败亡之时,太史慈竟然可以依靠自身的影响力安抚住刘繇旧部,可见那时候的他已经不仅仅只是一名纯粹的武将了。

这样一个有勇有谋的名将来了,陆彦自然不能让人家失望。

带上郭嘉和满宠两人给自己撑腰,陆彦在自己宅子的待客厅里与太史慈正式会面。

陆彦依然穿着白色文士长衫(系统奖励),丰神俊朗,气势饱满,有一种让人天然亲近的气质。

郭嘉穿着文人常穿的青色长衫,英俊的脸上却有些不正常的苍白。

满宠这人眼神锐利、不苟言笑,一看就是那种比较严厉不太好亲近的人。

在陆彦三人走进带客厅时,太史慈已经大致分析了一番三人各自的特点。

“在下太史慈,见过陆太守!”太史慈向陆彦拱手一拜,道。

陆彦微笑着来到太史慈身前,伸出双手将他扶了起来道:“子义啊子义,我可是找你很久了!”

陆彦这一提醒,太史慈这才又记起了这档子事儿,于是太史慈好奇的问道:“慈自认为毫无名气,陆太守又是如何得知慈的存在?”

陆彦没有急着回答,而是让人煮了些茶送过来。

这时候的茶里不仅有茶叶,还会加上一些葱姜等佐料,陆彦是喝不惯的,但郭嘉和满宠倒是非常喜欢。

待众人分座位安坐之后,陆彦这才向众人说起了一件关于太史慈早些年时候发生的事情,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人,少好学,仕郡奏曹史。”

陆彦对太史慈进行了一个最初步的介绍,同时也点明了他身后的家世。

“当时郡守和州牧之间发生了嫌隙,双方各执一说,谁对谁错难以分辨。

于是朝廷下令奏章,这种时候,奏章先到的一方肯定便会占据有利的形式。

可那时候,

州牧的奏章已经提前发出,

郡守担心落后而受到责罚,便寻求可放心委派的人前去周旋。

太史慈当时二十一岁,正好被郡守选中,于是他日夜兼程赶路,先州吏一步抵达到了洛阳。”

说到这儿,陆彦扭头看了一眼太史慈,见他面色如常没有丝毫不悦,这才放心的继续说下去,

“后来,子义来到了负责接纳上奏的公车门门口,好看到州里派来送奏章的小官正在请求通报。

于是子义便假扮成接待之人,将对方的奏章骗到了手。

当时,子义怀里已经藏好了刀具,在拿到奏章的那一刻,便把它毁掉了。

后来,子义劝说州吏一起逃跑,自己却又悄悄跑回来送上了郡里的奏章。

州里听说奏章被毁后,又换了派一个官吏去送奏章。

但上级官员却因州里奏章内容与郡里有矛盾而未再受理,于是州因理短而受害。

太史子义虽然因此在郡里出了名,但却被州里所痛恨,因为担心受到迫害,于是便躲避到了辽东。”

太史慈没想到陆彦竟然对他的事情知道的这么清楚,

虽然他一直觉得自己件事做的漂亮,也为自己的急智而自豪,但他却没想过这件事会被人传到陈留陆彦这里来了。

“慈早些年因无知而犯下的事,未曾想竟被太守知晓,惭愧,惭愧...”

太史慈并未因为陆彦知道他以前的事迹而气恼,反而因为自己得意之事被人意外知晓而感到有些小小的自豪。

太史慈嘴上说着惭愧,脸上露出的,却是一种颇为自得的微笑。

“哈哈哈!

子义胆大心细,行仗义之事,连孔北海都对你另眼相看,你又何须惭愧?”

太史慈被陆彦这么一通话说的身心舒畅,

他本就对陆彦颇有些好感,此刻好感度更是蹭蹭蹭的往上涨。

“太守说笑了,区区往事不值一提。”

“比起你的志向,那些小事自然不值一提!”陆彦说到这儿,语气和脸色忽然变得严肃起来。

他端起了桌案上的茶碗,来到了太史慈身前,“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太史慈眼中有精光一闪,心道:“来了!”

“子义,你可愿为曹公效力,于这乱世之中立下属于自己的不世之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