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皇权之色

而李秀之所以会出手主要还是看这队轮回者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因此也就出手稍微帮了那么一点点的忙而已,再说就差那么十几公分的距离,帮一下也是可以的。

再说乾隆这边两江总督看到乾隆捂着胸口倒下,顿时也就慌了神,顿时也就顾不得危险了,当即就跑到乾隆的身边想要查看乾隆的伤势。

然而既然李秀出手了,那自然就不可能还给乾隆留活路的,所以那颗被李秀移动了十几公分的铅弹自然是结结实实的击中了乾隆胸口心脏的位置,所以当两江总督看到乾隆的时候乾隆已经是睁大着双眼死不瞑目了。

而乾隆被击中捂着胸口倒地的情况也是被业务员轮回者用望远镜看的清清楚楚,所以业务员轮回者当即就是灵机一动,然后就拿起之前由铁皮打造而成的喇叭喊话道:

“感谢两江总督的帮忙,让我等成功斩杀乾隆老尔,等回复汉家天下,必定给两江总督以王位之待遇,现在趁此机会正是干掉XHQ的好时机阿!”

说完之后还不等两江总督进行恢复就调整枪口角度对准了乾隆御驾亲征所率领的XHQ的所在驻地的位置,然后就开始疯狂的倾斜子弹。

没错乾隆御驾亲征所率领的五万人马正是XHQ的人马,至于为何乾隆会率领满清八旗中的XHQ而不是正黄旗或者镶蓝旗,亦或者其它的几旗呢!这就得从满清八旗成立之初开始解释了。

八旗制度最初源于满人,也就是女真人的狩组织。最开始只有两个旗,分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所领的黄旗和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所领的黑旗。后来由于黑旗在夜间不便区分,所以就改成了蓝旗。

随着努尔哈赤势力的扩大,旗下人口不断增多,为了便于管理,于是又增添了一个白旗,由努尔哈赤长子褚英担任旗主。

后来,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舒尔哈齐和褚英都相继获罪被处死。努尔哈赤将原来的三旗改为黄、白、红、蓝四旗。不久后,又在四旗的基础上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至此,八旗制度初步形成。

八旗的第一代旗主分别是:努尔哈赤担任正黄旗、XHQ旗主;努尔哈赤次子代善和代善的两个儿子岳托、硕托担任正红旗、镶红旗旗主;努尔哈赤五子莽古尔泰担任ZLQ旗主;努尔哈赤侄子舒尔哈齐之子,阿敏担任镶蓝旗旗主;努尔哈赤八子皇太极担任正白旗旗主;努尔哈赤之孙褚英之子,杜度担任镶白旗旗主。

八旗旗下的单位称为牛录,每个牛录有三百人,原则上每旗应有二十五个牛录。但是实际上,每旗的牛录数量都不一样,而且随时会调整。努尔哈赤在位时期,八旗牛录数量大致为:正黄旗四十五个牛录,XHQ二十一个牛录,正红旗二十五个牛录,镶红旗二十六个牛录,ZLQ二十个牛录,镶蓝旗三十三个牛录,正白旗二十五个牛录,镶白旗十五个牛录。

天命八年也就是公元一六二三年,当时努尔哈赤已经六十多岁了。于是他将自己亲领的两黄旗大部分授予他和大妃阿巴亥所生的三个儿子,即阿济格当时十八岁、多尔衮当时十一岁、多铎当时才九岁。

所以由此可见在古代出身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才几岁就能当一支军队的统帅了。

当时正黄旗和XHQ经过调整,各自拥有三十个牛录。阿济格领正黄旗十五个牛录、多尔衮领正黄旗十五个牛录、多铎领XHQ十五个牛录,剩余XHQ十五个牛录依旧由努尔哈赤亲自统领。同时,努尔哈赤还明确表示自己去世后,由阿济格担任XHQ旗主,多铎担任正黄旗,另赐一旗给多尔衮。

由于经过此次分配后,XHQ成了努尔哈赤唯一亲领的旗,所以XHQ也被称为头旗,并且在此后一直被称为八旗之首。

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在众人拥护下继位。皇太极将镶白旗旗主改为他的长子豪格。同时,为了体现黄旗才是国主之色,皇太极将属于他们父子的两白旗和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的两黄旗进行对调。不过所改变的仅仅是名称和旗号,各旗旗主所统领的人事关系并没有改变。

至于为何起于女真的皇太极和努尔哈赤认为黄颜色才是国主之色,这自然是受到汉族化的影响了。

因为在华夏汉族古代的化里,人们非常崇拜黄色,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将其视为君权的象征。有人说,是因为“黄”谐音“皇”。

当然把黄颜色当作皇权的象征克不仅仅就是黄和皇的读音相同,还有着其它的各种原因。

要说古代为何以黄为贵,还得从“五行”说起。金木水火土,在今天不过是一句“顺口熘”,大部分现代人不知道它其中蕴含的全部理念。在古代,它最基础的理念之一就是代表方位和颜色。

东方,属木,代表色是青色;西方,属金,代表色是白色;南方,属火,代表色是赤色;北方,属水,代表色为黑色;中方,属土,代表色是黄色。

华夏汉族的古人认为,这五个方位分别有一位统治者,即青帝、白帝、赤帝、黑帝、黄帝。在这五帝之中,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黄帝,因为其位于中央,五行属土,故为黄帝。

同时,因为土地的颜色是黄色,对于地处黄河流域的农耕明的炎黄后代,古人对黄色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和崇敬感。

因此,在相当早期的献记载中,黄色就一直被视作吉祥的颜色了。最简单的证据就是,古时候人们将美好、吉祥的日子称作“黄道吉日”。

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的五德终始说非常流行,人们用其来解释朝代更迭的原因。例如,黄帝属土德,大禹建立夏朝,标志着公天下的终结,故而属木德,木属青色,故夏朝尚青;商汤灭夏,是为金克木,故商朝尚白。

周武王灭商,是为火克金,故周朝商赤。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周王朝的封建制,认为自己是水德,故秦朝尚黑。而刘邦建立了汉朝,土克水,故汉代属土德,这就完成了一个轮回。

五德终始说在魏晋之后逐渐失去了其市场。但因为黄色是五色之中色,象征着中道,又有“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的说法,所以,龙本代表正统,其血又是黄色的,人们又将黄色、龙、君权天授这三点联系在一起。

而周易坤卦中说:“黄裳,元吉。”这是最早把黄色的衣服和吉祥联系在一起的献。有了这段说辞和龙血为正统的说法,从隋帝始,帝王们不管是否属于土德,都逐渐开始着黄袍了。

到了唐高祖李渊时,朝廷首次颁布诏令,禁止平民着黄袍。“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用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黄有禁自此始。”不仅是皇帝所穿的龙袍属黄色,就连宫殿、庙宇、器皿、诏书等都以黄为贵。

满清之时,“尚黄”思潮更是表现的无以复加,如八旗之中最高级的两旗即为正黄和镶黄。还特别规定了皇帝使用明黄,皇室其他成员使用杏黄,不可混淆,百姓不可以使用大面积纯黄的配色。

从先秦时期的五行学说到中国人对龙的尊崇,黄色注定在中国化中是一种高贵的颜色,在宫廷瓷器中更是如此。

雍正一朝的黄色瓷器将这一色彩的尊贵无限放大。皇位的得来不易和至高尊严,恐怕没人理解得比雍正更透彻。建立在这种理解上,方才能烧造出最为尊贵的黄色。

所以在清朝皇帝一般就会赏赐黄马褂来表示对臣子的称赞以及认可。

天聪九年1635,有人告发已经去世的原ZLQ旗主莽古尔泰、德格类谋反,皇太极趁机剥夺了莽古尔泰、德格类一门的旗权,并调任豪格担任ZLQ旗主,两黄旗则由他亲自统领。从此,八旗形成了上三旗和下五旗的格局。上三旗作为皇帝的亲兵,由皇帝直接统领。

清朝入主中原后,多尔衮成为满清第一号人物。小皇帝顺治皇太极第九子对他又恨又怕,无奈地尊称他为皇父摄政王。

在然后在顺治五年也就是公元一六四八年,多尔衮诬陷豪格,将其下狱。同时,他调任多尼多铎次子、阿济格顶替豪格成为ZLQ旗主,而他自己则担任正白、镶白两旗旗主。此外,他还将ZLQ调出上三旗,将自己的正白旗调入。此后,上三旗和下五旗未再变动。

多尔衮死后,顺治皇帝终于扬眉吐气对死后的多尔衮进行了清算,原来由多尔衮所领的两白旗也重新易主。正白旗作为上三旗之一,收归皇帝本人统领。镶白旗则由豪格之子富绶担任旗主。

此后,八旗的格局为:皇帝统领上三旗分别是正黄、镶黄、正白;礼亲王代善世系统领正红、镶红两旗;肃亲王豪格世系统领镶白旗;豫亲王多铎世系统领ZLQ;郑亲王济尔哈朗,舒尔哈齐之子统领镶蓝旗。

清朝初中时期,旗主的权力还是非常大的。后来经过几代皇帝的不断分化,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八旗实际控制人都是皇帝本人了。

八旗之间原则上没有排名先后之分,也无实力强弱之分。八旗中的旗人在待遇上也没有任何差别,不存在上三旗旗人比下五旗旗人享有更多福利的情况。但上三旗包衣和下五旗包衣在待遇上差别巨大,前者是吃皇粮,后者是领王府俸禄。

此外,上三旗旗人比下五旗旗人拥有更多机会,比如皇宫内廷侍卫一般都是上三旗旗人才能担任。在上三旗中,头旗为XHQ而不是正黄旗。下五旗则完全没有先后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