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欧洲之行

“刘神终于要回国了,好样的!我之前一直担心他会留在美利坚,甚至加入美利坚国籍!”

“华夏是华夏人的华夏,,建设华夏,发展华夏,保卫华夏,是所有华夏儿女的责任。这话说得好,可以说是又专又红!我终于相信,刘神祖上三代贫农的传言!”

“很期待刘神建立这么一所现代化大学,我现在初二,不知道到时候能不能去他那里读书?(期待)”

“大家洗洗睡吧,他建立大学,难道会跟普通人有关系?(嘲笑),学渣们,醒醒吧,没有考上清北的实力,就别想能去他那个大学。”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话说得好,超级认同他所说的,想要摆脱贫穷就只能自己的努力,凭什么我累死累活拼命工作赚钱,懒汉好吃懒做却能跟我一样?”

“财富再多也就是数字而已?看到这句话,我感觉自己很心塞,富豪的世界我不懂!”

“......”

随着机场的采访报道出来,顿时又在网上引起一阵热议。

不过刘一辰也没有上微博或者论坛,虽然他比陶喆轩要年轻得多,但是他可不像陶喆轩是个网络社交达人。

他在鹭岛待了一天后,就回到箐城,因为他要邀请自己的老师们一起参加诺贝尔奖颁奖典礼。

无论是颁奖典礼的观众席,还是在此之后的那个举世闻名的诺贝尔晚宴,身为诺贝尔奖得主,都是有带亲朋好友一同前往的权力的。

而且据说以前诺贝尔奖带亲朋好友去参加晚宴是不设人数上限的。直到198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卡米洛·何塞·塞拉带着许多人参加这一场晚宴,吓坏了组委会。

于是,之后便有了一项新规定: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不能邀请超过14名亲朋好友一同前往。

他的父母再加上刘婷婷、冯琳以及冯琳的父母和弟弟,这样就7个。所以他准备邀请箐城一中校长‘蔡明举’、班主任‘林秀莲’及‘吕洋’、化学老师‘林芳’、数学老师‘杨振东’、物理老师‘吴明强’、生物老师‘徐莹’7个,总的加起来就14个。

刘一辰的亲自邀请,让这些老师欣喜非常,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拒绝前去参加诺贝尔化学奖的颁奖典礼以及蓝厅晚宴,而且这一次刘一辰特意邀请他们,欧洲一星期之旅。

是的,这一次不仅仅是去参加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以及蓝厅晚宴,他还趁此机会带着父母以及这些老师们一起在欧洲旅游一周时间。

......

九龙时代

在刘婷婷地带领下,参观着九龙时代,如今3号工厂也进行启动了,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生产着一块块锂硫电池,将各种原材料制作成一块块电池,然后包装起来,完全的流水线生产。

刘婷婷则是跟刘一辰吐槽着一些她看到的现象,以及自己听到的。在从鹭岛大学正式毕业后,刘婷婷在九龙时代就转正了,晋升为14C行政管理岗位,而经过这半年的工作,她则是晋升为14A。

通过刘婷婷的吐槽以及不把门的嘴,刘一辰基本上了解这几个月九龙时代的情况。

随着九龙时代的快速发展,很多问题随着员工数量增多,就开始呈现各种问题了,比如员工磨洋工,比如优良率下降,以及各种乱七八糟的事不断出现。

刘一辰没有处理这些事情,虽然这些问题出现,但是属于可控的,而且他也打算将这些问题留给新任董事长,也好让她进行杀鸡骇猴,短时间立威。

看着九龙时代总部,已经开始进行装修,乐观估计2013年年中搬入总部问题应该不大,不过当看到有人在沙滩上玩耍、在海里游泳,刘一辰微微皱起眉头。

这两片沙滩是独属于九龙时代的,非九龙时代员工是不能到这里的,除非是九龙时代的家属或者由九龙时代员工带领,不然的话其他人是不能进入这里来。

虽然有些不近情理,不过这也是为了管理方便,一来每年这里的维护管理都是一大笔钱,二来如果有人溺水而亡结果估计家属都得找上九龙时代。

刘一辰吩咐刘婷婷,从现在开始就要在这里设置管理人员,让保安加强管理。

在九龙时代待了几天,处理一些事情后,刘一辰将700G整理好的资料存储起来,放进了保险柜之中。

而冯琳,也终于乘坐飞机抵达鹭岛,这也意味着他的诺贝尔奖之旅也进入了倒计时。

12月7日,刘一辰他们总的15人,从鹭岛机场出发,开启了自己欧洲之旅,这一次的欧洲之旅,先从鹭岛机场乘坐国际航班前往巴黎机场,在巴黎玩两天,然后再从巴黎前往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鹭岛机场,只有飞往巴黎和法兰克福航班,若是要前往斯德哥尔摩,那就得去魔都机场、京城机场、鹏城机场、羊城机场、香江机场进行转飞,或者到了巴黎和法兰克福后再转飞。

经过了十几个小时的飞行,飞机缓缓地降落在巴黎机场,因为到达时已经是晚上,他们直接从机场坐车到达已经预定好的酒店。

第二天一大早,在酒店吃了早餐后,众人就开始了巴黎之旅,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爱丽舍宫、凡尔赛宫、卢浮宫、巴黎圣母院......

塞纳河的两岸坐落着这些知名的艺术古迹。

静静流淌的河面,有游船驶过,也有大桥横架之上。

在导游的带领下,他们行走在这座世界出了名的国际大都市,在世界上人们一谈起巴黎首先第一个印象就是‘浪漫’,而巴黎也被称为‘浪漫之都’。

在巴黎足足玩了两天,留下上千张照片,他们才离开了巴黎,前往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拖着行李箱,穿过来来往往的人潮,走出机场。

这是他第一次来到这座城市,而对于这里最直观的感受,除了整洁之外,便是浓郁的艺术气息。

其实,刘一辰不是很懂艺术,理性的思维也使得他很少从感性的角度看待这些问题。不过即便如此,他也能直观地从这座城市的地铁站中,感受到那浓郁的艺术气息。

因为毫不夸张的说,这里简直向一座博物馆。

全长为108公里的地铁网,里面存放着一百多位艺术家专门为这些地铁站创作艺术作品。

难怪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时候,威腾等人跟他推荐,能坐地铁一定不要坐出租车,否则的话虽然方便,但会少了很多乐趣。

按照诺贝尔奖的规格,获奖者下榻的住处被安排在了斯德哥尔摩大酒店。

在斯德哥尔摩大酒店,刘一辰见到了前来迎接他们的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诺贝尔基金会副主席斯塔凡·诺马克院士。

张开双臂,热情地拥抱了下刘一辰的肩膀,然后握住了他的右手,斯塔凡院士笑着说道:“欢迎,刘一辰教授。”

“希望没有让你们等太久!”刘一辰颇为不好意思地说道。

据他所知,有些获奖者提前一个礼拜甚至是两个礼拜就抵达斯德哥尔摩,而他则是带着亲朋好友踩点抵达斯德哥尔摩。

“怎么会?”斯塔凡院士笑了笑,继续说道,“请允许我向你介绍下,这位是……”

站在旁边的几位是瑞典皇家科学学院的学者。

在斯塔凡院士的介绍下,刘一辰和他们一一握手问好,随后就入驻了斯德哥尔摩大酒店。

稍作休息之后,刘一辰换上了正装。

刘一辰的亲朋好友们,也都穿上了最新的衣服,特意打扮了一下,显示着对这一次颁奖典礼以及晚宴的重视。

“刘一辰,外面好多人!”刘婷婷看着斯德哥尔摩大酒店的门口,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他们手持摄像机或话筒,正安静地等待着一个时机,等待着一个个身影,这使得刘婷婷都有些怯场了。

“没事,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刘一辰安慰地说道。

前往斯德哥尔摩音乐厅的车队有两拨,一拨是诺贝尔奖得主与他们随行的亲朋好友,另一拨则是受邀前来参加颁奖仪式与之后晚宴的宾客。虽然区别只是在仪式上,但给人的感觉还是不同的。

此时此刻,刘一辰的亲朋好友,都好似一下子变成了乡下人,紧张感就差写在脸上,就是冯琳见过世面,此时也紧张得不得了。

而此时,酒店外,天气很冷,但气氛很热。

费力地挤到了前排,穿着羽绒服的央视记者手中握着话筒,站在了同伴的摄像机前,用自己情绪高昂的声音,向远在数千公里之外的观众们,传达着现场的盛况。

因为这一次有两个华夏人获得诺贝尔奖,特别是刘一辰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而且还创下了诺贝尔奖最年轻得主的记录,所以国内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央视直接进行现场直播,在国际频道进行全程直播,从1个小时前,这场直播就已经开始了。

而且不仅仅国际频道,互联网媒体也纷纷使出浑身之术,来直播这一场盛况,因为这一场盛况注定是举世瞩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