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为者有二,一即南安、旄牛,僰道等地防守必须加强。
除了防备黄巾军袭扰当下占领之地,护卫好以纳入官寺户籍下的本地民众安宁;还有即是防范刘璋铤而走险,借平叛之机,反扣一局,以趁乱夺取此三地,在见刘釜势成,明知不能灭掉去有生力量之下,彻底堵住其之处南中之路。
于此,调邛都、阐县五千兵力,驰援三地。
二即同时向州府去信,言请帮助平叛,刘璋自会不允。
借此,于旄牛等县地则可放出风声,平南将军意收留战乱受灾之民,即于旄牛、南安等多地加以收留逃难百姓之户,并向多地宣扬南安,以及广大南中之地民策。
发动“舆论战”,自当让周围郡地百姓归心之同时,也有助于传言刘釜之名声,即与刘璋之态做以对比,从基层民意角度,实现降维打击。
遂于徙县、严道之乱者,取城为下,攻心为上。以扬名声和得人口为主,城之所以为城,重点在于人口。
若是南安、僰道等相邻刘璋占据之地,人口大量流失,即是兵士也会人心惶惶,兵源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即便借入蜀之流民,也难于短时间内形成有效战斗力。
从未来数年而看,借此间行径,将巩固刘釜于南中民望、势望,此非取二城所以能比拟也!
而邓贤方才提出此策时,有理有据,从当下及未来等多种方面考量,使人信服。
不仅是会抓住战机、请行兵士的法正沉默下来,就是许汲、泠苞、文童、王朝等人也都沉默认可之。
众人之态度很明显,甚至不需要刘釜亲自出面,以作详述。
刘釜于上首案几,沉吟道:“就依邓君之法,子美,于兵事之调度,由汝负责,至于民生安定之事,孝直,此事还有赖汝寻诸君拿出一个章程。
另有蛮夷部寨出山入户之事,我知近月正有增加,邓君此事尚需汝多多劳心,于九月初之蹴鞠赛,亦需君帮忙张罗!
至于王君,在迁移之民于本地安生之下,以乡亭为单位,组建之各处乡卒,急需加快,以做乡亭之护卫,且当由官寺统管。此事多劳王君与子美辅助!”
趁着今日相召机会,刘釜将接下来的重点事宜,又做了具体安排,
众人无不于刘釜之决策信服。
“将军,襄阳传来紧急信报!”
阿程匆忙敲门入舍,当着众人的面,将一份密封的信报,送到了刘釜案头。
刘釜拆开浏览完,面上表情不变,却是起身,将之递给了距离最近的法正,以做传阅。
于旁人疑惑眼神中,刘釜出声道:“十多日前,袁绍于邺城向天下,先发《讨曹操檄》,后宣天子诏!
九日前,袁绍兵法白马,而今白马之战已经打响!”
刘釜早数月通过郑向于许都传来之情报,外有早数日收到的军报,即亦知晓曹袁之战的提前爆发,遂面上无多波动。
但泠苞等人皆不知道,现在得知曹袁,这两个最大的北方军事集团发生碰撞,无不面露惊色、
蜀地之于闭塞,不仅仅是道路闭塞,更重要的还是消息闭塞。若非刘釜早些年即让郑向带人外出,以建立以“青衣卫”为基础的情报势力,只怕他于蜀地之内,若无相关自有渠道,得知于此间消息,于一月,乃至于数月皆有可能。
但刘釜以平静之语气道出,另有他近八尺身高散发出的自信从容风范,无不让泠苞等人震服。
只不过于法正之后,旁数人在看过信报内容后,望向刘釜之目中,都充满了震惊。
“将军竟也参与天子诏,以为天子信任!”居于下末的王朝最后一个浏览完,不由出声道。
刘釜目中露出悲哀之色,叹息道:“此事说来话长,实以我汉室旁落久矣。前岁以往京师,除受刘使君之命外,另有参与宗庙之祭。
后天子以诏令刘使君,我得其诏,遂以送回,谁知刘使君无匡扶之意,今成全了袁公!
身为汉之宗室,虽第一次面见天子,但受天子信任,若非我当时手下无兵无卒,当于雒阳举兵以救天子于危难尔!
今于诸君相助,南中初平,然曹操势大,刘使君暗弱。
我怀兴汉室之意,今有诸君相辅,但任重道远,便是我在,此志不减!”
刘釜明确表明了个人态度,主堂舍内诸人,无不动容。
以法正、泠苞二人为首,邓贤、许汲等人,全部起身,一礼道:“吾等愿共佐将军,驱逐奸逆,恢复汉室!”
刘釜站于上首,双手张开,虚扶道:“善!”
……
六月初七。
于哀牢平定二十日后,以孟获、孟琰为首的原孟氏降卒,共计六千人,包括伤员重回滇池,至于其余之人,多已阵亡于建宁之战中。
仰望着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城池,众人无不感伤。
十日之前,滇池以刘釜之命传去消息,以孟氏、另有少部分雍氏降卒,于建宁之战的优越表现,普通兵士以行赦免。
这也就意味着,包括孟获等人在内,恢复了自有之身,可以携带家眷迁出南中之外生活。
而主迁移之地,以为交州之所。
当然,经过将军府研讨,临时变动,还有一个办法,可以继续留于南中之内,那就是继续于汉军中效力,孟氏内部兵将各自家庭则要按律令编入汉寺,相对分散安置于南中多郡地。
而实际上,当孟获等人带着孟氏降卒归来时,已经有一大批普通孟氏族人,随左栋所带,出蜀往交州落地生根。留下来的家庭多为孟获、孟琰这等孟氏将领家庭,亦算是刘釜之开恩。
而如孟氏降卒中的普通兵士,多为孟氏私兵,受制约而入。随着孟氏大族为汉军拆散清退,加上赦免之后,便也不再归于孟氏,自不属于必须迁移范畴。
于汉寺授田之下,他们可以带着本地家眷,同迁来的普通家庭一样,于南中继续生活。
同样地,其中兵士,也可以自愿重新加入兵籍,登记在册,于汉军之中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