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要形成体系并不难。
关键在于,怎么省积分。
这个世界总共就只有几千万人,甚至都不到一亿的人口。
像上个世界一样,直接从系统中购买各种宝物,肯定是不行的,诸如蜕凡柱,试练塔之类的宝物,随便一件就好几百万的积分。
纵然是最便宜的一些超凡武器,也往往要有上万的积分。
随着沈逸的实力,以及协会的实力积累逐渐的变强,沈逸更希望依靠自己来解决一些世界末日,多省下一些积分用来发展协会。
所以,压力就来到了他的身上。
他需要自己完善驭鬼者的体系。
“生产力肯定是要扩大的。”沈逸又将目光看向了下方,“这关乎整个文明的发展进程不过,我在想,可不可以从‘吃’这方面着手。”
“吃?”丁香很快明白了沈逸的意思,“从吃上来补充气血的消耗吗?”
“没错。”沈逸点点头,“这与生产力也有关系。”
这个世界的大唐,虽然有一定的灵能和超凡之力,动植物之类,都有一定的变异。
但是,吃也仍然是一个大问题。
一旦遇到了天灾人祸,遇到了战乱,人们最基本的食物都难以保证。
本质上,依然是一个在生存线上挣扎的文明。
所以大部分的修行者,不是实力上不去,而是卡在了“吃”这上面。
正所谓穷文富武,但凡修为上有所成就之人,无一不是富家子弟。
诸如李靖、尉迟敬德等人,身后都有世家支撑,天材地宝,山珍海味不胜其数,再加上自己的天赋与勤奋,这才在这个年纪突破至超凡,达到这个世界所谓的“化境”这一绝顶高手的层次。
那么现在。
似乎可以从这一方面入手,看看能不能从生产力上突破,带动驭鬼者的实力发展。
而此刻。
下方的文武百官,依然在跪着,请求顾言口中的“凡间大道”。
“初步的考核,应该差不多了。”沈逸说道,“让他们知道得道不易就行,去传‘大道’吧,后面再加大难度,慢慢培育他们重视知识,重视探索的精神。”
“是。”丁香答道。
于是,在这落日余晖之下,李世民与文武百官的面前,一点点光华,不断的汇聚。
最终形成了丁香的模样。
并非是投影。
而是丁香以灵能虚幻的化身,毕竟,此时的丁香也已经是器灵一流,实力同样可以划分为四阶。
这一幕,自然让李世民和文武百官精神一震。
说实话,李世民本来已经做好了长跪个几天几夜,反正他的气血修为,受得住,今日观音婢又没有来,至于那些身体羸弱的大臣,也没有关系,不跪死几个,如何显得心诚。
那可是凡间至理!是人间大道!是万世之功!
一想到其声望,功劳,李世民就觉心中火热。
此刻见仙子出现,顿时带头跪拜。
“世民拜见丁香仙子。”
这一拜,倒是极为心诚。
主要经过了顾言之前的“提点”,丁香在众人的心中,已经是一尊超乎想象的大能,仅仅次于仙君之下,甚至对于他们来说,其大神通对于他们的重要性,说不定还在仙君之上!
最重要的是。
顾言还说过,这位丁香仙子拥有照鉴善恶,察听贤愚之能,所以此时此刻,每个人的内心都在想着天下昌盛,万民安康。
“尔等所求,我早已知晓。”
丁香开口的霎那间,全场安静无声。
就连风声,心跳声,全部消失。
所有的人耳边仿佛就只剩下了这一清冷悦耳的仙音。
诸多的臣子何时有过这种体验。
皆是兴奋到脸色涨红,连大气都不敢喘,仔细倾听。
“凡间至理,不单单是福,同样是祸,可谓祸福相依。”丁香凌空半尺,缓缓说道,“此界学者,孔子,于《周易·系辞下》中有言,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此句详解即为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延伸到凡间之理也是一样,尔等可明白?”
现场都一片沉默。
有些学者想要开口,但是却是心中忐忑。
根本就不敢出声。
“我既出现,自是要考验尔等,改跪为坐,畅所欲言,能否得大道,不在于我,而在于尔等之智慧。”丁香的声音,压制住了一切的动静,就像是直接传递到了众人内心之中。
而听到此言。
所有的文官互相看了看,后以李世民带头改变。
皆是改跪为盘腿坐下。
整个过程,仍然无法发出哪怕一丝一毫的声音。
而当众人真正观望着眼前仙子时,皆是一颤。
仙子之美,本就超出人间想象,如梦似幻一般,叫人看一眼便永生难忘,但此刻,众人震撼的却是仙子的眼眸,与上次所见完全不同,深沉睿智到了极点,不透一丝温润,仿佛包含天下,洞悉万物,恍惚之间更像是有无数流光画面不断旋转,让人欲一探究竟,又恐深陷其中,种种神异,震撼难言。
果然是大神通者!
最终还是孔颖达最先出声,仙子以孔子之言为引,要论孔家之学,当世还没有多少人能比得上他。
“颍达认为,孔圣此言三者,皆为真理。”孔颖达谦逊而专注的说道,“一者,德薄而位尊,如贪官腐政,必祸及百姓;二者,智小而谋大,如昔日项楚,有勇无谋而求天下,自然不得;三者,力小而任重,若遣一无能之辈与重任,则事必败,而仙子所言,德不配位,必有殃灾,将这三者以一言汇之,实是让颍达敬佩,然,我等所求之人间大道,亦是为提高自身道德、智慧、能力,使我等与位相匹,方才能造福天下。”
孔颖达这一番话,李世民听了都忍不住暗中叫好。
先是举例诠释了孔子这句话的含义。
然后又以这句话的含义作为引子,说明了他们寻求人间大道的目的,乃是为了提高自己,造福万民。
先言先贤之言,再言其志。
正是学生对答老师的标准。
都能够记录下来,放在个人传记中,以传后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