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事先预知了这一切

祝烽说道:“这个村名,是朕是御笔亲题。”

众人一听这话,全都惊得目瞪口呆,石廿一更是连呼吸都屏住了,只睁大眼睛,看着那三个字。

祝烽道:“这个村,是朕所定的,你们,也就都是朕的人。”

“……”

“没有人,能把你们从这里赶走。”

“……”

“这里,就是你们的家。”

听到这些话,这些村民一个个的眼睛都红了,而石廿一望着祝烽,激动得直发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皇上!”

他磕着头,颤声道:“皇上,皇上对草民等如此宽厚,草民等,无以为报!”

说着,哭了起来。

而其他的那些村民也都跟着跪了下来,对着祝烽连连磕头。

“草民等,叩谢天恩!”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祝烽慢慢的走到他们中间,看着这些人激动得一个个都开始痛哭流涕的样子,平静的说道:“这一次,你们也算为朕做了一件事,所以,朕还你们一个家。”

“……”

“不过,有一件事,朕要先跟你们说明白。”

“……”

“村名,是朕御笔亲题,但,只是让你们在此地安居乐业,不能借着朕的这个由头,去惹是生非,甚至招摇撞骗。若被朕发现,朕一样会要了你们一村人的性命!”

石廿一连连磕头,急切的说道:“不敢,草民不敢!”

其实,祝烽也知道他们不敢。

但,皇帝御赐的东西,毕竟跟其他的东西不同,他很少在民间留下自己的手书,所以,也要先吓唬一下这些人。

然后便说道:“好了,你们,进村去吧。”

这些村民又对着他三拜九叩,感恩不已,然后才起身,小心翼翼的往村子里走去。

口中,甚至还不停的念着佛。

石廿一往里走着,一边走,一边跟身边的村民们说道:“这块牌匾,就是我们村的宝贝了,我们要好好的保护,要世世代代的流传下去。”

周围的人都认真的道:“是!”

看着这些人感恩不已的样子,南烟的脸上也浮起了一点笑意。

这时,感觉到衣裳被人拉了一下。

低头一看,是小石头,正站在自己的身边,仰头望着自己。

“姨姨。”

他着一叫,他的母亲吓坏了,急忙跑过来跪下:“贵妃娘娘恕罪,孩子不懂事。”

说完,又打了一记小石头的屁股:“谁让你乱叫的?这是娘娘!”

南烟微笑着,说道:“不必如此拘礼。”

她看向小石头:“你要跟我说什么?”

小石头也被母亲给骂醒了似得,小声的说道:“娘娘,我是来谢谢娘娘的。”

南烟笑道:“不用谢。今后,跟着爹娘在这里好好的生活,长大以后,勤奋的做事,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这样,姨姨会更高兴,为小石头骄傲的。”

听到她的话,小石头有些肃然。

充满稚气的小脸上,露出了认真的神情,郑重的说道:“小石头一定听话!”

南烟微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发。

他的母亲对着南烟连连磕头,千恩万谢的带着小石头也进村了。

一片欢笑和喜悦。

两个人站在村口,听着那些欢声笑语,还有感恩戴德的声音,过了一会儿,祝烽道:“起风了,回去吧。”

“嗯。”

南烟点点头,牵着他的手。

两个人一起回到马车上,很快,就往燕王府驶去。

坐在马车上,南烟的耳边好像还是一直不停的回响着刚刚巨趺村中的欢声笑语,自己也忍不住的嘴角往上翘着。

她看了一眼坐在旁边,虽然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眉宇间,终究还是透着一团喜气的祝烽。

轻声道:“皇上,谢皇上。”

祝烽抬起眼皮看了她一眼:“你又谢什么?”

南烟笑眯眯的,说道:“能饶恕这一村人的性命,皇上真是宅心仁厚。”

“哼。”

祝烽不屑的冷哼了一声,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朕,不过是看在,他们为朕做了事情的份上,才饶恕了他们。”

南烟立刻往他身边挪了一些,靠在他身上:“是那块碑,对吗?”

祝烽低头看了她一眼,“嗯”了一声。

南烟轻轻的点点头,心中叹道:果然如此。

那块碑被发现的时机,还有地点,都太凑巧了,甚至,连上面的碑文,好像都是专门为了那一件事而来的。

所以,从看到碑文之后,她就有些怀疑。

祝烽掸了掸自己的衣襟,说道:“既然那些大臣们说,雷击城墙,是一件不祥之兆,那朕就要化不祥为吉祥。”

“所以,皇上给出的那三天时间,其实,是用来刻碑,而且,将石碑埋进那个地方,是吗?”

“不错。”

“不过那块碑,看起来真的很老了,连朝中的大臣们都看不出来。”

祝烽道:“因为,那就是一块很古老的碑。”

“啊?”

“你还记不记得,石廿一说的那个故事,石莲在毒死了石也一家,自己也自杀了之后,他们的先人就刻了一个巨大的石碑,埋在地底下,作为镇宅之法。”

“啊!”南烟一下子想了起来:“原来,就是那块碑啊!”

祝烽点头道:“上面,原本就有他们先人所刻的‘长安’二字,而朕只是让他们再在碑的背面,刻上‘北平’二字,就足以抵挡那些大臣们的不祥之说了。”

“原来是这样。”

南烟点了点头,又想了一下,然后说道:“其实皇上这一次,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要杀这些人,是吗?”

“……”

“你从一开始,就是打算把他们留下来的,对吗?”

“哼。”

祝烽只冷哼了一声,闭上眼睛不说话了。

南烟微笑着,将头靠在了他的肩膀上。

不过,她的心里,还是涌起了一点淡淡的疑惑。

祝烽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已经在谋划这件事,或者说,准备跟大臣们来这一招,甚至比大臣们向他发难还早。

他好像,是事先预知了这件事,提前做好了准备似得。

那三天时间,不过是起碑,刻碑,埋碑的时间。

可是,他是怎么事先,就预知了这一切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