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一体两面

纵观《西游记》,在孙悟空求道之前,猴子可以说是“明心明礼”。

他出生之时,便懂得“敬天敬地,拜运四方”了。

而在他求道的时候,更是处处有礼,对菩提祖师的时候更是说道“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

那为何,猴子出世以后,就开始日益顽劣?不但占山为王,还聚集妖王,更是反上天庭。

而且在面对天兵的时候,也让七十二洞妖王当炮灰,渐渐地已有妖魔的性质。

到后面,便被称作是“心猿”了。

苏寻原本也觉得很奇怪,但现在,他终于明白了。

原来猴子还是猴子,只不过,受到了南瞻部州之中的“人心”,也就是“心猿”的影响。

就好像白牛的身上,也渲染了东胜神洲与南瞻部州的气象一般,只不过孙猴子本身有着赤子纯真,因此更容易沾染人心。

西游记中,孙悟空拜师菩提之前,曾游览南瞻部州。

猴王在在市井中,学人礼,学人话。朝餐夜宿,见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正是那: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

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可猴子是怎么看到这么多的?恐怕,便是借由着“人心”,因而看到了“心猿”。而六耳猕猴,正是南瞻部州“人心”的具现化,也即是众生心猿的本质!

恰如,白牛是西牛贺洲的苦海,灵猴是东胜神洲的造化一般。

而猴子正是从那开始,便生出了二心。心中有了那“心猿”的依附。

正因为如此,六耳猕猴与孙悟空一同拜师菩提,他们的神通才会一般无二!

猴子在跟菩提学道的时候,曾说“此间更无六耳”,却没想到,六耳早已在它的心中了。

真假美猴王中,如来对众菩萨言道:“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便已经暗示了,心猿和孙悟空之间的关系。

不过,六耳猕猴,也就是心猿本身,应该还是存在的。两者,虽是二心,却并不是绝对相同的存在。

否则孙悟空打死六耳猕猴,如来也不至于不忍、可惜了。

而且六耳猕猴对花果山的猴子也很残忍,完全不像孙悟空的所为。更遑论,六耳猕猴曾说道:“我独成功,教那南赡部洲人立我为祖,万代传名也。”如果孙悟空和六耳猕猴是绝对同一,那也应该要想着回东胜神洲花果山,怎么会只想着南瞻部州呢?

苏寻睁开眼睛,双眼如若法眼一般,一眼便看破了那南瞻部州的大气象。

果然,就在他看破南瞻部州本质之际,一只猕猴在那万般气象之间,正躲在一处山涧之中。

狂风骤雨呼啸时,他瑟瑟发抖,而时而有阳光照射进去,它又能得到一线喘息的生机。

恰似这芸芸众生,虽是艰难而活,但总有曙光的存在……

苏寻叹息了一声。

这猴儿,也好生可怜了。

六耳猕猴既然代表的是“人心”,也即是“心猿”,现在的它未被度化,也未曾真正出世。

它亦幻亦真,好像是存在于世间,但实际上,它乃是南瞻部州“心”的汇聚。因此,不在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也不是真正的“生灵”。

孙悟空沾染了它,它便存在了。也即是所谓的“二心”,也即是所谓的“一体两面”!

在那之后,它便成为了另一个孙悟空。

苏寻转动造化,尝试几番能否将六耳猕猴救出去,但不出意料的是,这六耳猕猴的救度比之白牛要更加困难。

因为西牛贺洲的境况,并且有佛心的存在,白牛事实上并没有六耳猕猴这般复杂。

白牛或许能以法力强度,但六耳猕猴,却难得很!

至于从破心一方,就更不用说了。苦海尚且如此困难,何况是人心?

苏寻想了想,也觉得这件事情暂时是无解的。

他没有选择强求,随手一挥,将一条灰鱼飘荡出去,落入到了六耳猕猴的山涧当中。

机缘,自己已经给下了。若其若得天独厚,自能修成正果!

毕竟,人心非一时能度!

尤其是南瞻部州的人心,终归还是得借东胜神洲的造化,才能够一并显化之。

说起来,孙悟空,也该当出世了。或许,这便是天命吧。强求不得,苏寻也没有强求的心。

他打算离去,但就在这时,却又心有所感,掐指一算,却不禁皱眉。

没等自己要离开,却反而有人朝着自己的方向而来了。

或者更准确的说,应该是朝着“青羊宫”的方向。但是来者并非凡人,而且应该是有所求,想来并非是冲着青羊宫的,而是冲着自己来的。

苏寻看向那人所来的位置,乃是秦岭方向。

他的目光微微凝起。

秦岭方向……

在没有成就道果之前,苏寻便已经感知到了,南瞻部州虽不像东胜神洲那般有很多神仙洞府。但是,却有一处磅礴的仙灵隐世,更甚东胜神洲的许多仙人。

那里,必然居住着道德真仙!其实力之强大,也远远凌驾在许多仙人之上。

而成就道果以后,苏寻便更加能够感知的到,那位存在。

对那位存在的来历,他也能够隐约猜出几分。

但虽说如此,他却始终没有前去拜访的心思。

毕竟他不擅交际,人家想要隐世,自己也没什么想要过去打扰的心思。

不过,这一次的来人,却是从那那人的洞府而来的……

苏寻想了想,决定见一见。

他催着白牛落了下去,一挥手,一座道观显现出来,带着生机氤氲弥漫而起。

苏寻进入观中,静静等待来者。这道观将方圆百里之内弥漫出了上德之性,来人并非凡夫俗子,自然能够感觉得到。

果然。

不出盏茶时分,一男一女两人便从远处驾云而来。其中男子是个年轻人,看起来约有二十岁上下,女子则更年轻,只有十七八岁模样。

男子生的俊俏帅气,女子也是清丽绝色,看起来郎才女貌,端的是一对妙人儿。

苏寻身在道观之中,坐在蒲团之上,看破墙壁,见到两人,顿时眼中浮现出些许讶异。

那男子是人身,却蕴神体,仿佛神人天降一般。而女子也是差不多,虽是人身,却又仙气十足,更似乎是怀有异宝。

两人未及,声音先至。却是那女子在道观外面拜门开口道:“不知,苏子可在此处?黎山老母座下,杨家三妹前来拜访,请恕未请先至之失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