娴娘以为听错了,半天没反应过来。
待反应过来,慌忙又是摆手又是摇头:“我不行的。我没当过先生。而且也没有女先生。”
“谁说没有女先生,女学里不都是女先生吗?”
“那不一样。人家都是真正有才学的,我,我就只是在娘家读过几年书而已,别误人子弟了。”
“你还没有教,怎么知道就误人子弟了?”
苏青媖本来只是一个提议,现在在说服娴娘的过程中,自己反而更坚定了要把私塾办起来的想法。
她不知道这个朝代会乱多久,大一统又要用多久时间。她只知道历史上大唐亡国后,到北宋一统,这中间足足五十三年的乱世。
如果按自然年龄来量化,现代一般为25年到30年为一代人,但古代寿命没有那么长,十几年到二十年为一代人,那这样一算,这五十三年就是隔了两代人了。
如是按三十年为一世,也差不多两世人了。
因为世道乱了,科举倒退,大家就都不要读书了吗?
这一代的孩子,就只能在山里疯玩,等长大再到地里刨土,上山捡山货了吗?当个挣眼瞎?
“你为什么教思瑞思嘉念书?”苏青媖看着她,问道。
“我,我不想孩子连个大字都不认识。”孩子的爹是个将军,她不想她的孩子将来只能做个兵丁。
“我很高兴你这么想,我对我的两个儿子也是一样的想法。那这山上几百将士的家属会不会跟你我一样的想法?也想让他们的孩子能识字,将来也做个有出息的人,让他们的人生将来也多条路?”
娴娘拧眉思考了起来。
好半晌,看向苏青媖:“我,我怕担不起来这个重担。”
“这事你一个人做自然不行,这事如果要操办,也不止我们新更寨有适龄的孩童,这四十五个联寨多的是孩子。一窝蜂涌过来,你一个人做不了这事。”
“我手里有一个之前开过私塾的老童生,他对开私塾这事熟悉,然后我再找找有没有哪些是读过书,有一些学识在身的,招揽了来跟你们一起。”
娴娘考虑了良久,才道:“行,不是我一人就行。这样大家平时还能互相商讨着来。”
苏青媖点头:“嗯。你看看在这些家眷中,还有谁跟你一样,能干这个事的,你再找两三个女的跟你一起,你也不会太孤立,男先生那边我再找几个人。”
“行。但是……”看了看身边两个孩子,她要是忙私塾的事了,家里的事和两个孩子,谁来管?
苏青媖随她的目光看去,了然于胸:“你要不在寨里雇人帮忙带孩子做家事?要不我帮你从外头买几个下人回来?”
“我先跟我娘商量一下,看是雇人还是买人。”
“好。”
如果可能,苏青媖也不想为难她。但现在山里认字的人实在太少,她怕找不出几个能当先生的。
俩人又商讨了一些细节,苏青媖现在还只有一个框架,这个念头也就是她进寨看到一堆孩子无所事事,才冒出来的。
具体的事体还得再细化,而且现在房舍还没有。
也急不来。
二人说好,苏青媖便离开,在寨里转了一圈,查问了大家平时的生活情况,见情况安好,也就放了心。
又到寨门口看了一下防卫工作。
现在寨里人多了,女人多,孩子多,防卫工作不容轻忽。见防卫工作做得好,值勤的人也认真负责,便放了心。
回到家,便一头扎进屋里,做起私塾的策划案来。
待做好后,便让人把顾宏德找了来。
“啊?东家要开私塾?”顾宏德满脸不敢置信。
他好不容易忘掉他是个私塾先生,是个童生的事实,跟着大伙在作坊里工作,闲时上山采茶叶,捡山货,和孙子把日子过得极是乐呵。
这怎么东家又想起他,要让他开私塾了,还要他全权负责!
“东家,我之前开的私塾也不大,就二三十个学童,这,这……”就新更寨主寨就不止这个数了吧,还有隔壁山头的孩子,还有联寨的孩子。
他心里虽然火热,但是,这么多孩子,他怕担子挑不起来啊。
“别担心。以前你开私塾,从生源到校舍到教材教具,你都要面面俱到,但现在不需要你统揽,你主要负责给孩子们上课,管理孩子们和管理几个先生就好,其他事体分别有人负责。”
“那还行。那老朽还是有经验的。那要找几个先生?东家可有人选了?”
“大概要三个女先生,三个男先生,加上你这个馆长,教习至少要七位。”
“东家要招女学童?”
苏青媖斜了他一眼:“女的不配识字?”
“不是不是,老朽没有这个意思,是听到东家说要招女先生才问一嘴。”
说完见东家没再说什么,擦了一把汗。好险。
这山里,哪有什么女人不能出门的说法,多的是女寨主,几十个寨子的联寨会长都是女的,为什么女娃不能读书?
差点说错话了。
“那是要分男班女班?”
苏青媖沉吟了一番,摇头:“分班就不必了,只分蒙学班和初学班。但有点基础的,我怕没几个。”
二人商定,便开始着手操办起来。
集镇里再一次沸腾了,今天排队来卖货的人看到了什么?
收货的新更号铺子外头又挂出了告示。新更号的伙计站在高凳上反复地念着告示。
一是,要招劳力建学馆,满十六岁以上,50岁以下,男的,一天工钱十五文。包一日三餐。
二是要开学馆了,满六岁至十五岁,男女均可报名。三年学制,免束脩,每学年只收学杂费用,比如笔墨纸砚、统一的学服,中午的伙食费用这些。若有远路的,可提供住宿,但需交住宿费用。满足条件的均可报名。
另外,若有功名的,当过先生的,欢迎自荐,待遇丰厚。
如一盆油浇到热火里,集镇立刻轰动了。
从早到晚挤满了前来打听消息的山民们,把集镇围得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