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在以前几个朝代都有设置,系三师之首,为辅弼国君之官。但是到了前朝,三师只是作为最高荣典给重臣加衔以示恩宠,并无实权,因此大宇朝开创时并没有设三师的职位。
其他几位内阁大臣这些日子都陆续去看过承国公,对他的病情心中有数,知道他很有可能回不到政权中心来。
但一直共事这么久,就算平时有争议、有不和,一旦看到非常熟悉的人躺在病床上不能动,难免会让人产生兔死狐悲之感。
公西月如今说出这番话虽然不那么好听,但好歹没有卸磨杀驴。
这样的事情总归难免,中原王先接过了公西月的话。
“不知护国侯心中可有人选?”
“我心中是有一个人选,大家心中有人选也可以提出来,我们6人分别对提名之人投票,得票最多的就成为新的内阁人选。大家意下如何?”
这个办法倒也公平。
护国侯其实也不是什么时候都霸道的,特别是用人机制上她还是很公平。
她只是在一些政策的执行上特别执拗。
不过,大家还是有疑问。
申元国问道:
“假若获得的票数一样该如何处理?”
这不仅是申元国想问的,也是其他人想知道的。
公西月想了想,“能投票的就先投票,如果几轮投票后票数还一样就抓阄,这样如何?”
这样倒也公平。
抓阄也是运气的一种。
能进内阁之人不仅要有实力,也需要气运。
见大家没有意见,公西月先说了自己中意的人选。
“我心中的人选是孙文桓”。
范祖松心下一动,孙文桓倒不错,只是前些日子工部尚书找过自己,隐约表达了想进内阁之意,自己虽然没有答应他什么,但也没拒绝,只说看情形再说。
工部尚书那人倒也不错,只是终究资历浅了些,不像孙文桓,老资历了,人也不错。
中原王看了申元国一眼,说出了他心中的人选:“刑部尚书”。
刑部尚书最先找的是申元国,申元国答应帮他,带着他找了中原王。
原本刑部尚书还想让申元国带他找护国侯,被申元国劝阻了。说护国侯那人不用去找,她心中自有考量,如果觉得合适她不会反对,如果觉得不合适找了她也没用,反而会起反作用。
刑部尚书想想还真是这样,便没有去找护国侯了。
接下来申元国说的人选自然也是刑部尚书。
下面轮到魏尚书表态。
他想了好一会儿,也说了都察御史孙文桓的名字。
孙文桓倒是没找他,反倒是刑部尚书和礼部尚书都找过他,不过,他一个都没答应。
在他心里,孙文桓、刑部尚书和礼部尚书三人都差不多,都有资格进内阁,但既然中原王和申元国都说了刑部尚书的名字,那刑部尚书就要排除掉,免得以后他们三人联合起来。
至于孙文桓倒不用担心这么多,他性格和自己差不多,也是耿直之人,不会特意捧谁,只会就事论事。
现在孙文桓和刑部尚书是两票对两票,还有耿尚书和范祖松没表态。
范祖松在想到底要说谁。
现在这个情况,他就算说了工部尚书也没什么用,哪怕耿建光说的也是工部尚书,那最后第二轮投票工部尚书赢出的希望也不大,毕竟他资历还是太浅了。
何况,耿建光提名工部尚书的可能性也不大,毕竟他们两人平时交情不深。
耿建光倒是很有可能也提刑部尚书的名字,刑部尚书连襟的夫人前些日子频频进出耿府。
假若自己提了工部尚书的名,而耿建光提了刑部尚书的名,那进内阁的人就是刑部尚书了。要是以后他们四人联合起来,那许多政策实施便没那么畅通。
既然这样,还不如是孙文桓。
就算最后孙文桓和刑部尚书是三票对三票,不是还有抓阄吗?那就还有机会。
想通了其中的关节,范祖松也说了孙文桓的名字。
最后只有耿建光没表态了。
他最后一个表态压力很大。
其实工部尚书、刑部尚书和礼部尚书三人都通过各种关系找了他。
现在这个情况如果自己不投其他人的票倒没什么,但假若自己不投刑部尚书的票那可真的将人得罪死了。
罢了,就算刑部尚书进了内阁也没什么,自己以后还是跟紧护国侯就是,哪怕中原王、申元国和刑部尚书连成一线也没什么,他们只有三人,护国侯这边包括自己可有四人。
于是,耿建光顶着巨大的压力说了刑部尚书的名字。
公西月是何等玲珑之人,她见了这番情景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只怕是刑部尚书找了许多人,但魏尚书和范祖松考虑到以后内阁的局面没有提他的名字,而是跟着自己提了孙文桓。
倒是没想到刑部尚书的人脉还挺广。
其实谁进内阁公西月都不担心。
在她看来,内阁做得好就有存在的必要,假若有一天内阁变得乌烟瘴气,她就撤了内阁,新弄一个机构便是。
只要手中有足够的军队,就有决定权。
不过,想到魏尚书和范祖松维护她的一片心意,她心里还是微暖。
她知道,承国公脑卒中一事他们虽然没有指责她,但心里难免还是会有一些想法,觉得她冷酷无情。但尽管有想法还是能在这个时候支持她,她很感激。
她定了定神,开口道:
“现在孙文桓和刑部尚书是三票对三票,还有谁想改投的没有,如果没有就抓阄了。”
众人都没改投。
公西月拿了两张纸分别写下孙文桓和刑部尚书的名字,然后折了起来丢进一个盒子中,再拿着这个盒子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地摇晃。
最后,公西月将盒子放到桌子上,“你们谁来打开?”
中原王看了其他人几眼,见大家都没有要开启盒子的意思,便说道:“我来吧。”
随后,中原王打开了盒子,拿了其中一张折好的纸。
他将纸条拆开,上面写着“孙文桓”的名字。
公西月看了,说道:
“那进内阁的人就定了孙文桓了,大家没有意见吧?”
耿建光松了口气。
如此这般甚好。
这样,既没有让护国侯难做,刑部尚书那也说得过去。
自己不是没有提他的名字,是他自己运气不够,能怪谁呢?
中原王和申元国看了一眼也无话可说,护国侯都让到了这一步,他们还能说什么?
否则真的惹恼了护国侯,把他们几人都撸了,他们到时侯都没地儿哭。
于是,新的内阁人选产生了。
至于首辅,公西月说了,等孙文桓到任后再投票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