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派往陇西的一位皇子殿下和一位皇孙殿下回京复命,得到了皇的嘉奖。
九月底,其它的几位皇子殿下也都陆续回京,唯有李幕一直未曾回转。
十月初,柳承继走水路进京。
苏锦绣在征取了柳承恩的意见之后,备了两个住处。
其一便在柳府之内,柳承继初入京城,定然是要在柳府先歇歇脚的。
之后,柳承继要去明德书院读书,而其妻儿若是想要同行,也可以到书院附近的宅院小住。
柳承继虽然是比柳承恩小,可是他的妻子却比苏锦绣大了好几岁,也因此,柳承继的长子比艾宝还要大两岁。
“善儿,过来给堂伯和伯娘请安。”
柳承继的长子叫柳定善,人长地虎头虎脑地,一看就知道在村子里定然是个孩子王。
柳承继此次进京,身边只带了一个书童。
这书童还是乡试前才买下来跟在身边的。
他们家如今虽然是富裕了些,可是家中还有其它的兄弟姐妹,所以顶多也就是能吃饱穿暖了。
再加上前几年家里头又重新盖了宅院,可是花费了不少的银两。
如今他们一家五口外加一个书童进京了,少不得要安排人手的。
“四郎,这后头天气就冷了,若是他们一家都搬去了乡下住,虽说是离地近了些,可是这人生地不熟的,我总是不放心。要不,就让他们在城里住着,韩山长不是说一个月能回来休两次吗?到时候也能见着了。”
“都行,我是怕他们在府里头住着,你和弟妹觉得不自在。”
“那倒不会。我原本就是从乡下出来的,有什么不自在的?至于弟妹,我瞧着她也不是那等子嫌贫爱富之辈。再说这承继中了举人,就算是来年会试不成,他媳妇也算是举人夫人了,我便带带她吧。”
柳承恩明白,苏锦绣说的是一些应酬之类的。
这女子,尤其是官家女子出门穿戴、言行、礼仪等等,都是尤为重要的。
一不小心出了错,只怕就要被人贻笑大方。
“也好,我瞧着他们一家子也是实在人,你看着安排吧。”
在家事方面,尤其是亲戚上,柳承恩就没操过心。
他知道苏锦绣不是那等小气的人,也知道她向来对自己的族人很宽待,所以自然很放心。
“那善儿的事情,你明儿别忘了再跟江大人说一说。”
“嗯,我记着呢。今日我考了考他,《千字文》和《三字经》倒是都背地挺熟的,而且字写地也还成。”
“那就好,去了江家,也不至于给咱们柳家丢人了。”
次日早膳时,柳承继一家子是在自己住的小院儿里用的。
春桃亲自带着人过来摆的早饭。
“我们自己用吗?那四哥四嫂他们?”
“两位老爷一大早都是要去上朝的,所以他们早上都吃地特别简单,有时只是两个水煮蛋再加一杯豆浆便好了。”
“吃这么少,那能顶事儿?”柳承继的妻子吴氏还觉得有些稀奇,当了大官了,怎么反倒是吃不上饭了。
“夫人不必担心,两位老爷下衙后,自有小厮带了食盒去他们的各自的衙门里候着。两位老爷都会再简单吃些的。”
“原来如此。”
吴氏觉得自己好像是闹了笑话,颇有几分尴尬道:“是我见识少了。”
“这倒也不是,好多大人们上朝早上都是空着肚子去呢。咱们家的二位老爷还知道吃上两个鸡蛋,至少不会太饿。”
春桃笑着说完,这边的早饭也都已经摆好了。
“您几位慢用。我家夫人说了,等用过早饭,请五爷和五夫人去小花厅说话,带上几个孩子一起。”
这里称呼他们为五爷五夫人,其实就是按照柳承继家中的排行来的,柳承继排行老五,家里头有时也会唤他小五,所以苏锦绣便直接安排了人唤他五老爷。
“那成,我们记下了。”吴氏回话时,好像她自己也是一个仆人。
春桃笑笑,又转身指了指几个人,“这几个都是夫人派过来照顾几位主子的。最后头的两个是负责洒扫之类的粗使婆子,这两位是府里头的老人儿了,之前还是大少爷的奶妈妈,如今夫人将她调过来帮着照顾几位小主子。另外还有两个小丫头,专门给夫人端茶递水跑腿用的。”
“这,这可怎么使得?”
吴氏有些慌。
他们一大家子来京,原本就觉得打扰了。
哪成想人家给安排了这么好的住处,又给安排了六七个下人使唤,只觉得有些受宠若惊。
还是柳承继淡定一些。
“既然是四嫂安排的,那就先这样吧,劳烦这位姐姐去回了四嫂,我们待会儿就过去。”
“是,五爷,那奴婢告退。”
苏锦绣和关疏影也都到了小花厅,这个时节,院子里的菊花倒是开地正好,打开窗子,既能赏菊,还能感受这凉风阵阵。
“五弟先在这里休息几日,你四哥早就和明德书院的山长说好了,就只等着你来了。昨儿你四哥说若是这几日得空,便带着你先去拜访一下韩山长,顺道再介绍几位京城的才子与你认识。只是他今儿一大早就去上朝了,所以让我问问你可有别的安排。”
“多谢四哥惦记了,我这里没有什么安排,一切听四哥的就是。”
“那就好。另外,就是昨晚上我和你四哥商量了一下,你去明德书院读书,一个月能回来两次,如今这天气转凉了,我们就想着让弟妹和几个侄子侄女留在这里住着,你们觉得如何?”
吴氏转头看向自家夫君,这种事情,她是一点儿谱没有。
柳承继愣了一下,昨儿也提了一句,说是可以在书院附近帮他们安排一处宅院,他想着这样也好,免得自己的妻儿们住在这里不自在。
没想到,只是一晚上的功夫,四嫂又提出来让他们留下。
“四嫂的好意我心里都明白,只是家里头的孩子野惯了,我怕他们在这里待不住呀。”
吴氏也连忙附和道:“是呀,四嫂,我家这几个可都是皮猴子呢,只怕是住不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