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治国之术

“母亲。”程晋阳问候说道。

“居然还记得来见我。”谢孤雁诧异说道,“怎么,在她们那边玩腻了?”

程晋阳差点无语,不过看着母亲周围大小姐们那玩味的、异样的、意味深长的笑容,倒是迅速想起了正事,说道:

“我最近得回建康一趟。”

“准备动手了?”谢孤雁扬起眉毛。

“时机已经成熟。”程晋阳点了点头,又说道,“大家随我一起回建康去吧。”

“那是自然。”谢孤雁也没打算将阿芷她们留下来,毕竟都是士族大小姐,在北方这么久了,肯定要回去见一见家族,“北斗、执明、孟章,还有其他人留下,南方暂时不需要她们回去,我正好带她们去陇右。”

“嗯,回去我和她们说下。”程晋阳点了点头。

谢孤雁这边挥了挥手,就将儿子儿媳们赶出了万象神宫。

“孩子最近怎么样?”带大家离开宫廷后,程晋阳便先过问李老师和云云的情况。

“我的孩子很健康啊。”李老师微笑说道,双手按在小腹上面。

“说起这个,我倒是有点担心。”卢卿云担忧说道,“自从怀上孩子以后,我感觉寄生在我体内的妖魔,似乎再也没有说话过了。”

“呃。”姑娘们齐齐无语,“又来了。”

“云云,那只能说明你病好了。”青青用过来人的姿态说道,“你不要无凭无据就想七想八的。”

“那为什么早不好晚不好,偏偏这个时候好呢?”卢卿云紧张地拉着程晋阳的手,恐惧说道,“晋阳,我担心她转移到我们女儿的身体上去了……”

“云云!”小佩姐打断她道,音量也忍不住提高起来,“母亲检查过了,你的孩子没有问题!你只是病好了而已。”

“是吗?”卢卿云仍然皱着眉毛,“可是,妖魔的天赋妖术本就千奇百怪,会不会有能瞒过母亲的妖魔?”

“母亲可是一品天帝。”邢沅芷提醒她道,“如果有能瞒过一品天帝的能力,这样恐怖的妖魔为什么要寄生在你身上?出去逍遥自在不好吗?”

“也许她出不去呢?”卢卿云继续猜想,“也许她只是被困在我的身体里,要借我女儿的身体脱困呢?”

“云云你想象力太丰富啦!”崔小娘笑着劝说道,“首先,妖魔根本就不需要寄生,反正死了能够复活,为什么要寄生在别人身上苟延残喘呢?”

“其次,你刚才说的虽然都有可能,但都没有明确的证据不是吗?我觉得呢,最好还是不要给自己增添没必要的心理负担……”

“我确实没有证据,证明我体内存在妖魔。”卢卿云叹气说道,“但是,也没有证据证明我的体内不存在妖魔啊!”

“这玩意还需要证明?”杨望舒脱口而出,“那我们大家不是都被妖魔寄生了?”

“就是。”程晋阳哭笑不得,“云云,我觉得你还是不要太过紧张,回到建康以后可以好好放松下……嗯?”

他目光扫过众人,突然问道:

“王大小姐呢?”

“哎呀,她应该在御书房看书呢!”郑秋佩一拍脑门,“我们差点把她给忘了。”

程晋阳:………………

“去御书房!”他大手一挥,说道。

————————————

在士族大小姐们都在巴结婆婆的时候,王婉柔已经完全跳出了这些束缚。

她这几天一直待在御书房里,阅读着百年以前只有司马家族的皇帝才能阅读的书籍。

自司马仲达以后的数据时代,大部分信息都已经被电子化了。能作为实体书籍保留下来的,往往都是最珍贵的精华。

因此,当众人抵达御书房的时候,就看见王大小姐背靠办公椅,左手捧着书籍悠悠阅读,右手往旁边的果盆里捏了樱桃来吃。

阳光透过书房的窗棂投射下来,将她精致的侧脸映照得仿佛镀上了一层圣洁的金辉。

“你在看什么呀?”程晋阳背着双手,从她椅子后面探出头来。

王婉柔没有说话,只是将书本封面亮了出来。

众人定睛一看,只见书名是《金色降落伞——从高祖宣皇帝的治人说起》。

“这写的是啥?”程晋阳好奇问道。

“啊,这个我知道。”崔小娘突然说道,“金色降落伞,是司马仲达想出来的求才制度哦。”

“因为当时朝廷对人才的需求越发繁盛,却又没有什么好的筛选制度,因此除了旧有的察举制以外,也依靠同乡之人进行互相举荐。”

“例如有小官出身清河郡,我便要他举荐其他来自清河郡的人才。”

“但对这个举荐人来说,若被举荐之人投靠过来并且得势,就有可能反过来影响他的利益,所以不一定会积极举荐——特别是那些本身能力就很平庸的人。”

“所以司马仲达便提出了金色降落伞的约法,承诺那些平庸的底层官僚,若是举荐了有才能的优秀同乡,那么便能得到丰厚的奖励,亦或是置换到更清贵的职位。”

“由此一来,举荐者的自身利益,便不会因为被举荐人而受到损失,自然便会踊跃举荐了。”

“当然,后来司马仲达大力推行教育普及,最终依靠科举制代替了察举制,金色降落伞也就应时淘汰了。”

“原来如此。”程晋阳点了点头,感动说道,“婉柔,不愧为吾之智囊也,这是在为我学习治国之术么?”

王婉柔没有回答,只是站起身来,指了一下旁边的书架:

“这排书架,最底层的书你要尽快看完,在脑子里有基本印象,便使驭下无碍。”

“往上一层,称帝后三个月之内读完,并且要深刻理解,便让行政畅通。”

“再往上一层,三年内读完,加以实践,实现学以致用,便令庙堂齐心。”

“再往上一层,十年内读完,与实际经验互相融会贯通,便得社会稳固。”

“最上层的图书,可精读万遍,然后传于子孙,可保帝国不至于二世而斩。”

程晋阳:………………

敢情是要我学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