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文会邀约

两天之后,易月果然奉旨去了扬州,中京城里也有不少人议论纷纷。

除了议论扬州的贪腐案之外,很多官员更在意的是青王入朝参政这件事儿。

青王受宠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从他回来之后,虽然对太子殿下不够恭顺,看上去有些争锋相对的意思,但他到底没有上朝参政。

自古以来,受宠的皇子多了去了,只要不参予国家大事,乖乖当个混吃等死的亲王,大家也是能够容忍的。

可是一旦参予了国家大事,再办成几件大事儿,就足以对皇储之位发起挑战了。

林瑶首先是从凌家人身上察觉到了一些变化。

凌凤舞在对待她的态度上冷淡了不少。

最初的时候,林瑶以为凌凤舞是如愿以偿了,自己对她也没什么用处了,所以才会对她冷淡下来。

但渐渐地,她发现好像也并不全然如自己所想。

因为她从凌凤舞的眼睛里看到了忌惮。

忌惮?

她已经成为了未来的太子妃,而自己也注定要嫁给易月,与她应该没有什么利益冲突,那么她又有什么必要忌惮自己?

等到有一天她在小坐闲听玩的时候,无意中听到有人私下议论易月,猜测他从扬州回来后又会被皇帝委以什么样的重任,而这样做,又是不是皇帝再为易月铺路、打算易储时,林瑶才明白过来。

凌凤舞忌惮的不是她,而是易月。

没过多久,太子的大婚之日也定了下来。

凌凤舞自然不像林瑶一样年幼,她的年纪早已到了可以婚嫁的年纪。

事实上如果不是皇后一直不松口,她和太子易阳早就可以成婚了。

大概是感受到了易月带来的压力,皇后这次终于妥协了,太子的选妃大典一过,太子果然仍旧选了凌凤舞,皇后也就认下了,而且还向皇帝请了旨,希望两人能尽快成婚。

但是到底是太子大婚,各种准备工作都是需要时间的,于是便将婚期定在了十月底,留出大半年的时间来做准备。

六月底,易月终于从扬州返回中京,然后扬州贪腐大案震动东华朝堂。

易月这一次去了扬州,明查暗访之下,不仅查清了去年水灾赈银被贪案,更是将扬州官场上上下下查了个底掉,皇帝才知道长河为什么会决堤,那是因为修堤的银子被官员们贪污了,河堤修成了豆腐渣工程,雨水一大,自然一冲即溃。

出了这么大的篓子,这帮扬州官员居然也不想着补救,胆大地又将手伸到了朝廷拨下的赈济款上,搞得扬州长河沿岸一片哀鸿。

这还不算什么,为了贪污赈银,又能向皇帝交待,扬州的官员们不但每天只是以少量劣米再混以沙石树皮煮成清粥来赈济灾民,还封锁了灾区各处交通要道,不使灾民四处逃难求活。

老百姓活不下去,又求助无门,最后还是有几个水性好的青壮通过长河泅水才逃出扬州。

之后这几人又千里迢迢赶赴中京向有司衙门投书,这才惊动了皇帝,最后派了易月去调查。

林瑶不知道易月这一趟调查有多么困难,不过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回到中京,想来绝对不是顺顺利利的。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朝堂上又是怎么一番风风雨雨林瑶是不怎么清楚的,不过零零散散的,她还是听到了一些传言,大抵是扬州官场几乎整个被拔起,就连朝中也有人受到牵连。

不过对于青王易月的任事和才干,倒是得到了很多大臣们的称赞,皇帝虽然被扬州大大小小的官员们气的不轻,但是对于易月这次的办差还算满意,据说当着朝臣们的面狠狠夸赞了他。

林瑶再次接到易月的邀请帖子时,已是到了七月中旬,炎炎夏日,一般没什么事儿的话,人们都不怎么喜欢出门儿。

不过易月的约会邀请林瑶自然是要接下的,毕竟这么长时间没有见面了,她还真有些想念。

林瑶出门的时候,一般是不会带着墨的,除非是在比较熟悉的人面前,免的吓到旁人。

如果是易月单独约会她还到罢了,但这次的邀请却不是两个人的私人约会,而是邀请她去参加什么文会。

但凡是这种什么文会、诗会的,向来参加的人都会比较多,林瑶也不怎么喜欢参加,不过因为是易月约她,所以才会答应下来,但却没准备带着墨去了。

不过在她接到易月的帖子后不久,她又接到了另外一张帖子,还是邀请她去参加这个文会的,同时这张帖子的主人,还专门在帖子上点明,请她一定要带着墨一块去。

这张帖子,是威远候小候爷何亮送来的。

想起那个小胖子,林瑶就觉得有些好笑。

自从他见过墨以后,就迷上了它,先是想要强夺,为此还被林瑶打成了熊猫眼,可就算如此,他也没能放下,后来又几次三番地找上尚书府,只为了能够与墨亲近亲近。

林瑶发现这胖子名声虽然不好,但几次相处下来之后,却发现他也只不过是个被人惯坏了的熊孩子,其实本心并不坏。

再后来,何亮再找借口跑来看墨的时候,她便也没再为难他,直到青王的选妃大典后。

林瑶的灵魂可不是土生土长的九州人,原本是不会在意别人是否会在背后议论她的。

不过自从她与易月说开,决定好好和易月培养感情,并维护好这场已成定局的婚姻时,她就比以前考虑问题的时候更加慎重与小心了。

为了易月的脸面,同时也为了使他不会生出误会,再后来何亮上门的时候,林瑶就很明白地告诉他自己现在的身份,已经不适合再让他这样总是往尚书府跑了。

何亮是纨绔了些,但不代表他是个蠢货,听到林瑶的理由,自也是明白她说的没错,虽然有些小失落,但还是听了林瑶的话没有再跑到尚书府来了。

后来,何亮又想到了一个办法,那便是给林瑶发各种聚会的邀请帖子,然后让她带着墨一起参加。

林瑶不怎么喜欢参加聚会,所以大都拒绝了,不过偶尔也会接下帖子,所以何亮还是会不停地给林瑶下帖子,万一她同意了呢。

既然是聚会,那参加的人肯定多,大家在聚会上相遇,谁也说不出什么来,更何况,他只是想和墨玩罢了,又没打算赖在林瑶身边,这样大庭广众的,就不会影响到林瑶的名声,也不会引起青王的误会了。

所以这次的文会,何亮又给林瑶送来了帖子,否则以何亮的性格,怎么会去参加文会?

第二天一早,易月来尚书府接林瑶的时候,看到墨也跟着爬上了车,他还挺好奇的,因为之前就听林瑶说过,一般是不会让墨出现在人多的地方的。

林瑶看他看着墨的目光有疑惑,便说了缘由。

她觉得,越是隐瞒,越容易造成误会。

易月听说她带墨去参加文会是因为何亮的请求,目光闪了闪也是笑了。

“没想到为了墨,那小子竟然会委屈自己去参加文会。”

林瑶摸着墨光滑的皮毛笑道:“我也是听说这次的文会是在一座山上,才想带墨出去散散心的。它整天被关在尚书府里,也是委屈了它。”

易月笑了笑,从袖子里摸出一把折扇来扇风。

“既然如此,你可平日多带它出去走走。”

林瑶犹豫地看了看墨,道:“我只是担心有人见到它会害怕。不过你说的也对,墨很乖,不会随意伤人,之前因为威远候小候爷的原因,它也在中京城里有些名气了,我想多带出来几次,以后大家也就见怪不怪了。”

听到她又提到了何亮,易月目光微闪,眉毛微不可察地皱了皱。

“你和他什么时候关系这么好了?我记得当初你还动手揍过他。”

林瑶“哈哈”笑了起来,一边撸着墨,一边道:“也不算是关系好吧,不过后来他来过几次尚书府,死皮赖脸的求我让他见见墨。我看他态度挺诚恳的,也不像之前那么嚣张跋扈,便同意了。”

说到这里,她抬头看了易月一眼,发现他一脸平静,唇边还带着淡淡笑意,于是心里松了一口气,觉得易月应该是没有多想。

就算如此,林瑶也觉得自己还是不要再继续这个话题了,明明心里没鬼,却偏偏有些心虚,这样的感觉还真有些累。

不过想起当初与冯山在一起时的教训,她还是觉得自己小心翼翼并不为过。

“阿月,你怎么会突然想起要参加什么文会呢?我可不会做什么诗写什么文章,到时如果有人为难我,你一定要替我挡下啊,不然我就要出丑了。”

“无妨。”

易月笑了笑道:“下个月就是三年一次的秋闱,参加秋闱的生员们该到的差不多都到了,华太师算得上是文坛领袖,一向又喜欢提携后辈,这次的文会便是他举办的,除了那些将要参加秋闱的生员们之外,中京城里好些文坛大家也会出席。我既然已经入朝参政,这样的盛会自然是要露个面的,说不定能发现一两个可用之人,提前拉拢拉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