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之属 木栅铁观音

入夜后我们携手步上道南桥,景美溪映照着运动休闲公园的灯光,粼粼波动着生活旧事。每次出境她总是陪我走到指南路买伴手礼,买的多半是文山包种、木栅铁观音;她离去后我还不曾去买茶,也许是避免再走上道南桥,避免经过常一起散步的河堤,免得酸楚难抑。

有天和冯建三、徐绮雯伉俪登猴山岳,下山后在“乃妙茶庐”喝茶吃饭,坐看山林茶园。那时候我们两家还毗邻而居,好朋友能当邻居是多么难得的缘分呵。那天我们泡的是木栅铁观音,发源地就是此处。一九一九年,张乃妙、张乃干兄弟回安溪老乡引进铁观音种茶苗,种植于木栅茶区,乃木栅铁观音之始。木栅老泉里、猫空一带,目前仍为全台唯一观音茶区。

安溪茶起初不受重视,产量虽多却价格低廉,明代阮旻锡《安溪茶歌》叙述安溪茶仿制武夷岩茶,这首诗可谓研究铁观音的重要文献,前几句:“安溪之山郁嵯峨,其阴长湿生丛茶;居人清明采嫩叶,为价甚贱供万家。”到了清代,铁观音问世,“音韵醉人”,很快说服了文人雅士,连横曾歌咏:


安溪竞说铁观音,

露叶疑传紫竹林。

一种清芬忘不掉,

参禅同证木犀心。


从唐山到木栅,风土条件不同,木栅铁观音自然和安溪所产的风味殊异了。其叶面褶皱,主叶脉非正中,叶边齿序大小、排列不整齐。铁观音种的茶树照料不易,茶农遂用其他茶种取代;盖铁观音既是指茶树品种,也代表一定制程所生产的茶;亦可以使用别的茶种如武夷、梅占、四季春,按照相同的方法制茶,成品也叫铁观音。不过,用铁观音茶种,按铁观音制法所生产的茶叶叫“正枞铁观音”,意思是真正的铁观音。正枞铁观音有一种特殊品种香,茶农称为“观音韵”,茶汤浓,茶质重,表现一种桂花香,香味总是缠绵在杯底。

木栅铁观音属轻萎凋、半发酵茶叶,传统以炭火烘焙,制程须反复焙揉,以求特别的喉韵。制茶过程相当繁琐耗时,采摘后经日光萎凋,室内萎凋,炒菁,揉捻,走水焙,布巾团揉,烘焙。尤其走水焙和布巾团揉属独特工序:初焙未足干时,用布包团揉成球状,并轻轻转动揉捻布球,再放入焙笼慢焙,令茶叶卷曲紧结,如此反复焙揉,乃生成浓醇的香味。木栅茶农世代承袭,各自有独特的表现。

良茶若不幸遭遇凡夫焙制,犹如美女嫁恶人,如胜景装点了庸俗。冲泡也甚是要紧,铁观音的单宁成分较高,不宜久泡,我的泡法是:第一泡三十秒内,第二泡至第五泡,大约二十秒即可。

经过一世纪的发展,如今猫空林立着茶坊、土鸡城,上山买茶喝茶者越来越少了。我已经习惯每天清早泡一大壶茶,喝到下午;倘若生活中没有了茶是什么生活?日本俗话“没有茶气”,是指一个人不能领悟人生亦庄亦谐的微妙意味;“茶气过盛”则指无视人间悲苦,放浪冲动的唯美主义者。

我好像已经远离了茶气过盛。景美溪粼粼波光波动着往事,木栅茶香从山上飘到山下的糕饼店。Wulandari回国前的生日,珊珊去“猫茶町”买铁观音蛋糕、舒芙蕾回家,点蜡烛唱歌庆生。她是在我们家最久的印佣,尤其陪伴双双成长,我至今仍常听见双双和她通电话。幸亏有她,陪伴着女儿度过艰难的日子。

那次送焦妻去广州复大肿瘤医院住院治疗,再赶回台湾,到桃园接了双双和Wulandari回家已是黄昏,我们来到猫空,坐在露天茶座品茗,吃厚片吐司,看缆车上山下山,山谷挽留着夕阳余晖。很想安慰幺女别害怕,要先有心理准备,却不知如何对她开口,只好沉默喝着杯中的铁观音。我自己其实很害怕。那茶叶浸泡过久,带着清楚的苦涩味。

我欢喜木栅铁观音,它汤色琥珀,透露绸面艳泽;我欢喜它的厚实、收敛感,入口微涩微酸转甜,那轻淡的弱果酸,像生活的滋味,很适合我这种泪水尚未流干的糟老头饮用。

小小茶杯中乍看没有波澜,仔细用心品味,发现里面起伏涌动着惊心的剧情。人生太短太无常,欢乐像茶杯那么小,泪水经常满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