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嗔生活的淼镇里,有很多施主喜欢来寺里与师父们谈心事,来往的施主中有一些是佛教徒,也有些不是。
戒嗔想:许是施主们觉得佛法中的智慧最具疗伤效果,所以不管有没有信仰,施主们都乐意来这里。不过戒傲师弟有另一种解释,他说:施主们来吐露的心事多是一些隐私,若向旁人透露,遇到一个口风不严的,说不定就在小镇里传播开了。既然憋在心里不吐不快,那不如来寺庙里,即便解不开心结,隐私也不至于外泄。
有段时间,淼镇里有一位姓李的大婶,来寺里很频繁。她说自己工作很不顺心,希望听听智缘师父说的佛法故事,缓解一下自己压抑的情绪。
李施主在镇政府里工作,主要负责小镇里计划生育的工作。李施主说,小镇上的计划生育工作比城里要严峻得多,城里施主超生的话会丢工作,而小镇里的施主务农和打工的比较多,若是超生的话,最严厉的处罚也就是罚点儿款。而一旦超生的人多了,便显得李施主的工作能力差了。
和智缘师父聊天的时候,李施主对自己的错误也比较坦诚,她说自己的脾气不好,经常因为计划生育的问题与人吵架。
李施主经常边叹气边诉苦,她的工作做得很难,还感慨着说,如果镇里的人都像师父们这样不让人烦心就好了。
戒嗔听到这话的时候,觉得滋味怪怪的,毕竟让所有施主像师父们这样不让大婶为计划生育工作烦心好像并不太现实。
李施主坚持来寺里静心修行的方式还是起了一定的效果。半年之后,李施主找了一个机会,特意跑来向智缘师父道谢。李施主说自己有了不少的变化,在这段时间里,李施主和人争议的时候,心头常常会想起智缘师父的小故事,有些原本觉得重要的事情,忽然之间觉得并不那么重要了,以前觉得应该较真的事情,现在也开始思索是否有必要较真,一些无谓的争议自然就少了很多。而在以前,李施主说自己肯定不会退让,一定和违反纪律的施主纠缠到底。
李施主说,她觉得这都是听了师父故事的缘故。
不过智缘师父却说,其实每个听故事的人从故事中有所领悟,便会以为自己所得来的东西一定来自故事之中。
其实让人领悟的不是说故事的那个人,而是听故事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