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人,他们活得像高山上的野花一般自在,像玉山石竹也像阿里山龙胆,在稀疏的松林下,或干燥裸露的岩屑地上、碎石缝里,开枝散叶,绽放花朵。山谷、旷野、树木、溪畔,就是他修行的道场。
就如佛陀时代,乃至近代泰国的头陀僧,选择人烟罕至的僻静处修行,或终其一生在森林云游。大自然永远有种奇妙的魔力,吸引着许多致力于追求心灵更高层次的人,远离人群,在其中体验生命、寻求真理。这些以大自然为家的修行者,呈现了另一种超脱尘世的生命风格。
在物欲横流、诡谲多变的二十一世纪,我很幸运地偶遇这样的修行者。他是一座山寺的住持,寺里僧众人数不多,来自十方,他任由他们挂单、用功,来来去去,如天上白云卷舒、庭前花开花谢。他自己呢?山上每个角落,就是他的天地,有时他在河边禅修,洪水来了,冲走了打坐的石头,他就换另一个地方,好像这是件再自然不过的事。
那天,他心血来潮说要带我们去他用功的地方。
我们好奇地随着他穿过悬崖与峭壁间的羊肠山径,拨开比人还高的浓密草丛,来到河谷一方小小的天地。
只见上有绿树遮荫、下有乱石垒垒,其中一块大石上放着诵经架,他在树下的塑料袋里,取出经典、笔记本等,又从石缝中拿出矿泉水来,得意地说他“藏”了这些东西。整日他都在此处诵经、打坐,并观察自然的无常变化,直到傍晚才在夕阳余晖里漫步回寺。
看他怡然自得地在大自然里专注修行,是如此满足、喜悦,我不禁深深羡慕起来。
“要不要在石头上打坐看看?”他问。于是我们爬上冰凉的大石,结跏趺坐。微风徐徐,流水潺潺,此刻山下红尘滚滚,山上却一片祥和宁静。
“山色沉沉,松烟幕幕,空林之下,盘陀之石,石上有僧,结跏横膝,诵白莲经,从旦至夕……偶然相见,未深相识,知是古之人、今之人?”这首中国禅诗形容的,多么像这位高山野花般的修行者啊!
毕竟佛法的意义并不能从斗室的研究获得,而是来自于心的训练。那么,不妨启程回到大自然,开始阅读自己的心,与佛陀对话吧!
(本图片由吴晓丹提供)
【注解1】高山野花:在高山严酷的生长环境中,夏季是野花盛开的季节。只见五彩缤纷、耀眼亮丽的野花,轮番恣意开放,将此时的高山,妆点得有如众神的花园一般。
【注解2】自然中的修行:“在凉意沁人的山坡,在开遍花朵的森林,享受解脱的快乐。”(《长老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