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讲台上的教练 一个“扩大”的家庭,一句写出来的句子……

下文正是我在多特蒙德进行赛前训练时希望传达给小伙子们的信息:“如果我们打入了世界杯半决赛,这不是偶然的现象,也不是因为我们幸运。

“当然,有时运气的成分会影响事情的进展——向着更好或更坏的方向,但没有任何偶然因素能够主宰事情的成败。

“也不是你们的自身素质足够优秀,使我们有幸来到这里。个人素质的优秀十分重要,不可忽视,但光有这个还不够。如果我们站在这里,如果我们有理由相信进入柏林的门票唾手可得,也是因为我们曾经一起成长,我们是一个团队。想要成为一支像我们这样强壮、团结、凝聚力强的队伍需要拥有哪些出众的能力,对此你们也是不清楚的。”

我当时的发言清楚明了,虽然刚开始有些“云里雾里”,某些句子还带着隐隐约约的忧郁气氛,但它正变得越来越简单易懂。盯着他们的眼睛看的时候,我意识到这些话语已触碰到了他们的内心。我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在我看来,这些话语来得正是时候,不仅是因为小伙子们受到了激励,对世界杯充满希望;更是因为那一刻,他们真的变成了一个团队,而且自身也留意到了这点,激励立刻变成了由肾上腺素和自我评价的心理机制同时起作用的双重激励。

从他们的角度来看,我的讲话如同得到了官方的认可,也就是对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准备工作所赢得的成果的认可。有时,抓住正确的发言时机也很重要,我相信那一次我没有弄错。事实上,除了唤醒他们对球队价值认知的意识,在这个比赛阶段,为了提醒他们注意自己团队非同寻常的力量,我是这样说的:“伙计们,冲向终点是大有可能的!不是我想当然,而是因为如果我们能突破重重险阻来到这里,这表明咱们手上有牌,也有资源(尤其是心理上的资源,而非生理上的),保证我们抵达世界杯的巅峰。”

正如我所回忆的那样,从我2004年带领意大利国家队开始至2006年,一路走来,困难并不少见,尤其是那些球场外的困难……

显而易见,这两年挑选球员时,我不是总挑固定的那几个,确实会有轮流,要么是因为我的选择,要么在其他情况下是由于运气因素。但这是绝对正常的。重要的是,如果一个人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构建一个优胜的团队,那么即使这个团队增添了新的元素,或者失掉了或多或少的一些东西,其关系系统与联系网络也不会被扰乱。

新人往往对挑选球员抱有巨大的热情,他将会在一种平衡的背景下融入团队,适应角色并不困难——这并非指我常常按照球员的特性而安置的战术类角色。我是指心理——情感类的角色。被淘汰的沮丧感,加上不得不脱下蓝色队服的失落感,带给球员的教育意义和激励作用远非一本书、一套理论能比。

显然,我谈论国家队的道理是很清楚的:这是我在意大利训练过的最后一支球队,也是在当时最后一个与我一起分享欢乐与泪水,分享各种经历的团队,我希望自己能将这些经历带给我的感悟书写成文。

关于上述这些方面,我认为同有关踢球方式或技术方法比起来,它们不一定就是次要层面。但是我希望重申一下我在上一节末尾提到的那个大胆的比喻。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支组织良好的球队、一个“组成方阵”对抗最阴险对手的家庭,以及一支打仗的军队所产生的那种由特殊动机引发的推动力,在本质上都是相似的。我对此深信不疑!很明显,这三种事物的背景、问题、情况大不相同,但我发现一些基础性的逻辑却有着惊人的相似度。

我甚至想斗胆拓宽我的发言思路,告诉听众:每一个团队都对得起团队这个称谓,因为相对于其个体的简单集合体,每个团队都有能力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都拥有相似的关系结构。

并且家庭,按照我的理解来讲,构成了一切团队的母体,即原型,请恕我冒昧这样说。正因为如此,在多特蒙德的那次讲话我才选择了家庭葬礼的例子……不是因为自己品位奇特或是随意的挑衅心理作祟。绝对不是!我的想法是将悲剧或者“困难或障碍”中最坏的成分与球队内最好的方面并置起来,形成对比。

小伙子们彻底懂得了这个道理:大部分成功的背后都隐藏着团队的力量。还需注意,在建设团队这项事业上,创建团结的国家队要比创建团结的足球俱乐部复杂得多。国家队不是天天集训,而是大概每四十天训练一次。

恰恰是这方面的因素不利于球员们相互了解、增强信任感,不利于他们互相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这种更深层次的关系当然比普通朋友之间的关系更好。普通朋友虽然互相认识,却缺乏日常交流,而交流有利于将平常达成的共识转化为踢球时惊人的配合力。

并非出于偶然地,我曾无数次建议孩子们互相之间加强来往,劝他们努力养成这个习惯,即使在科维尔恰诺那次集训的时间只有几天。我建议他们互相打电话,对比、交流各自的思想与观点。不必只谈论足球,什么都可以谈!他们应当互相了解,学会互相依靠与信任。

有一次我跟球员们开了一个特别的玩笑。那时我们正在为德国世界杯赛做准备,正如前文所讲,意大利队踢球不是为了树立良好的形象,而是为了赢得比赛。我向国际足联提出了一项申请,希望他们能组织一些对手之间的友谊赛,使我们有机会真实地检测一下自己的力量。

我们想到了巴西队、荷兰队以及德国队。其中巴西队没能与我们达成协议。巴西足协为球队大腕的出场索要高价,因此我们就放弃了合作……

其他两场比赛却顺利进行了。与荷兰队的比赛于2005年11月17日在阿姆斯特丹举行。一切都很精彩,我们以3比1的优势击败了对方,不过让我尤为满意的是,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他们自我评价的意识及其肯定自身能力的意识都得到了增强。同德国队的约期是2006年3月1日,两场比赛之间会经过漫长的时间。坦率地说,我当时很担心球员们归队之后,那种六万荷兰球迷齐聚一堂的整齐场面会在他们心目中逐渐烟消云散。那将是真正的厄运。

从阿姆斯特丹回国之后,我们每个人都回到了各自的轨迹。我们将在2月28日,也就是比赛前一日会聚佛罗伦萨。就这样,我们如约而至。所有球员都到齐后,我告诉他们:“我相信你们明天一定会大获全胜,就像‘一周前’在荷兰所表现的那样!”

这可不是什么口误。我只是希望小伙子们明白:我们的团队一直是并且应该是像上次在荷兰见到的那样。经过了两个半月的空白期,直到那一刻,他们才又进入了工作状态。

我说得在理:刚刚开场二十分钟,我们就踢出了3比0的比分。最后的结果是4比1。我们很强,那正是我想要的一支队伍!然后,“电话门”事件就爆发了。从与荷兰队开始比赛到同德国队一争高低似乎过去了很多年,而不是两个半月。一切均须从头再来,对此我已经谈论太多了……

另一个方面也不可忽视:国家队队员都来自不同的球队。或多或少出于偶然因素,在一些相处不太融洽的队员之间可能会发生激烈的竞争、争执,这些情况并非反映了一场战役的行动计划,而是会影响赛事的进展。尤其该由教练员来调解此事,使球员们明白这种情况应当被“阻挡在外”。紧张的局势可能会引起分裂,因此它是不合时宜的。

那些试图让这些紧张局势回到一个更适宜团队建设的气氛中去的做法注定会失败,任何事物都能成为其失败的原因,最好另寻他法。只能放弃那些有害的成分……我们别无选择!没有人,也没有任何原因能够允许自己去破坏球队的计划。我将会多次重申这个理念,不只是因为我认为其必不可少,还因为一个团队,不只是体育团队,可能会遭遇许多原因各不相同的分裂局势。

说到各大俱乐部球队,也存在一个足球教练以及经理不可忽视的事实:外国球员的不断增加。足球这个世界已经“全球化”许多年了。我不想在此纠缠问题的实质,片面地去评论此现象究竟是好是坏。这个问题需引起注意,此外,它还完美反映着社会的变化。

总之,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告诉我们,迁徙、移民以及“通婚”是一种自然规律,而非例外。我认为体育虽代表着一种特殊情况,却也不是例外。从这个观点来看,小世界也是更加广阔的经济与社会的缩影。

在讲话的结束阶段,我简单分析了这个有趣的足球“全球化”现象:每个球队中有越来越多说不同语言的新面孔加入,除了足球经历之外,他们的人生经历与历史过往也都是非常不同的,更别说那些完全迥异的方面了,比如宗教信仰、世界观与文化差异等等。显而易见,所有这一切都代表着一种财富,一种更为高级的成长机遇。但是大家必须懂得去接纳它,将它视为珍宝,否则,若有一次比赛表现糟糕,这笔宝贵的资源就可能会转化成瞬间爆发的危险。这再一次关乎团队的逻辑。

如果符合这个逻辑,就不存在语言和文化障碍:当合作的精神扎根于一支球队时,球场内外的分享不仅会成为可能,还会进化成一种对所有人的成长都有利的机会。我确信的全部道理不是别的,正是我经常提到的那条心理学理论的变形版,因此一个有机的团队是优于其个体的简单堆积之和的。在此情况下,这种附加值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帮助其团队取得可能的目标,还会促使其团队拥有建设一个微小而又紧凑的“共同体”的能力,去战胜困难,去消解文化冲突所造成的误解——我们不是虚伪的人,文化冲突确实存在。

我相信这是一条积极的信息,无论是对于体育界还是整个社会而言。宽容与分享预示着相互认识与理解。就像在家庭中那样,两兄弟互不交流、互不扶持的话,整个“家庭体系”也将面临不可避免的崩塌命运。

一种理念,一种我尤其想论证清楚的理念是:一个团队,无论是什么样的团队,不仅仅是一支球队,都不是一台机器,而是一个鲜活的身体,一个有机体。我适当解释一下。一台机器,我们假设是汽车,也是由众多零部件所组成的一个综合体,这个综合体在某种程度上也比所有零部件简单罗列在一起的“整体”要高级得多。

然而,若有一个零件坏了,我们可以拿一个一模一样的来代替它。从本质上讲,那台汽车还是同一台汽车,它保证了同样的性能。由于种种原因,一个团队就不是这样。即使只是一个元素出了差错,那种危机也会立即引起连锁反应,波及其他元素。确实,在这些情况下,团队中“健康”的那一部分就应该来帮助身处险境的那一部分。

然而,更重要的是,一个团队中的成员是不可“替换”的,至少不像机械零件那样容易更换。把球队中的一名球员换成另一名,即使这名球员的战术和技术特征与前一名相似,两人也不可能完全相同。这样的补偿有点过头。事实上,新球员的插入会改变整支球队的战术格局,其中也包括心理、情感上的格局。

道理如同写文章。越是那些不太专业的作者,在他的文章中某些内容发生重复的概率往往就会越高。书面文章往往要求具有比口头语言更加丰富的词汇,因此,由于不同风格的需要,当我们写文章时,须字斟句酌:简单句、复合句、段落如何去构造,名词、形容词如何去选择,都关系着作者的意图能否被准确传达。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句子也像是一支球队。我已亲身体会到了这种相似性,这正是说服我去“写”一本书的原因之一。依我之见,写书对教练而言是一种远离球场的自我训练方式。遣词造句意味着用战略的眼光、根据不同词语的不同特征与功能来安排每一个句子元素,从而形成一个整体,即那个句子的整体意思,这个整体有力地超越了简单的词语以及标点之和。

因此,我在调兵遣将方面应当格外小心,例如,若一个逗号的位置发生改变,也会改变“整个”句子的意思。一支球队也是如此。写作时,假设我们碰巧遇上了可恶的重复,选择另外的词句来替换它再平常不过,但是我们就会再一次面临改变句子意思的风险;为了保持原意,我们很可能就会打乱整个句子的结构。球场上的情况亦是如此。

反之,也会发生用替换球员来改变球队格局的做法。无论哪种情况,都需要强烈注意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活跃的机体或是语言里都存在着这种关系。

整体与部分之间存在着十分微妙的平衡,这种平衡正是球队比赛方案、模式与策略的原动力。这是一位教练产生其足球理论的背景,在这一背景下,理论观念应当同具体的人力与技术资源安排相适应。如此看来,理论与实践并没有割裂开来或是互不干扰:我有一些可供调遣的球员,我为他们制定了严格的方案与阵形安排,我相信这种安排一定能够帮助我们赢得比赛。

事物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模糊,我认为从我试图阐明的团队的观点出发,有利于帮助我们认清事实。球场内外不存在任何的强制行为。自我定位准确的球员会互相影响对方。

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一个团队内,例如在家庭或是军队中,人们生活在一种混乱而失常的氛围之中。规则总是存在的,它们不可缺失,同样,权威也不可缺失。如同足球教练员的比赛方案与可供调遣的队员之间存在着复杂而模糊的关系一样,从一支球队来看,权威以及权威性只有在不强加任何“家长——主人”或者暴君意志的情况下才能产生意义。关于这点,我将在下一章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