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诸葛亮有一点让人多有不解。按照古代文人的习惯,一般都是用自己的“字”来自谓,但是通观《三国演义》,也找不到诸葛亮自称“孔明”之处,在其著名的前后《出师表》以及留下的所有文章著述中,诸葛亮从不曾留下“孔明”的痕迹。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笔者分析,诸葛亮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孔孟之道尽管尊重,但并不欣赏。孔子教出的七十二贤人,哪一个是经天纬地的大器?没有。孔孟之道是维护社会之道,而不是建功立业之术。诸葛亮需要的不是安身立命之学,而是国家治理的方略,是需要创造和建立国富民安局面的要术。他不希望自己仅仅是维护这个动荡社会的一孔之明。
三国时期的政治家,不仅仅诸葛亮,还有曹操、孙权等,对孔孟之道同样是不欣赏的。特别是曹操,他之所以杀了孔融,不无这方面的因素。
诸葛亮所尊崇的人物是姜尚、管仲和乐毅。他不喜欢所谓文人雅士的迂腐,尤其是在出山以后,从不认为自己是什么书生文人。这在其出使江东舌战群儒时,对江东诸文人尖刻的言语可见一二。他的理想是,成为深谋远虑,具有真知灼见的政治家、战略家。
可能有人会产生疑问,既然诸葛亮不把自己当文人,那他如何读书、如何学习诸多经典呢?要说诸葛亮学习的方法,的确与一般文人书生有众多迥异之处。用他的老师司马徽的话讲,是与众多文人书生“务于精纯”的读书方法相反,“独观其大略”。
司马徽的意思是说在他教书的时候,别的好学生,像徐庶、崔州平、孟公威和石广元,和诸葛亮是十分谈得来的同窗好友,但就读书的方法而言,却不是一个路数。那哥几个讲究精益求精,不把书弄个底儿掉不算完。诸葛亮呢?翻一翻,知道个大概其就得。
诸葛亮为什么这么读书呢?其实,这不过是表面现象,是司马徽看到的一个方面。在司马徽还没有教诸葛亮之前,他教的那几本书,诸葛亮早在家里就翻烂了,到了老师面前,说自己读过了,有点让老师难堪:读过了还上我这干嘛来?怎么也得应付应付,大致翻一翻,给老师做个样子。
另一方面,诸葛亮认为有的书籍对他研究的专题来讲,意义不大,不读固然不好,耗费时间和精力钻进去研究也不值得,因而读读梗概,看看简介,知道个大概其也就可以了。
诸葛亮不是什么样的书都“观其大略”,有的书他是要反复读,仔细读,认真研究分析书中的观点和论述。我们不妨按诸葛亮的习惯,将其读书划分成三个步骤:
第一步,先看一看书名和书的内容梗概或是简介。这一步,不需多少时间,但是起码了解到这本书的书名,书的作者,是什么性质的图书,是用什么表现形式、表现手法,特点是什么。
第二步,随意浏览一下开头和结尾,大致翻一翻,一目十行,看一看有没有感兴趣的内容。
第三步则比较复杂,如果是用来消遣解闷,那自然可以随意浏览,无非是满足视觉的需求,就图看个热闹,无所谓。如果手上的这一本书,与以前读过的书籍内容相近,那就找出他们的不同之处看,相同内容的部分就忽略过去了。如果是本人感兴趣的书籍,且又是自己可以从中获取所需知识的书籍,希望从中有所收获的,那么就必须聚精会神地阅读了。读后或许还要掩卷沉思,即使不写什么读后感,至少也该有所感触,或者联想到什么人和事,需要反复咀嚼一番了。有的经典还必须背下来。试想,诸葛亮出使东吴,游说孙权、周瑜,如果背不下那篇《铜雀台赋》,能糊弄住周瑜吗?
这三个步骤,相信不少人也是这么做的。诸葛亮在读书方面,特别是他青少年时期,不仅仅是这么做了,还有他的“独观”之处,还有他的诀窍。什么诀窍呢?让我们接着再来看一看——
诸葛亮在襄阳安了家,每天读书耕作,生活可谓安逸。长兄诸葛谨从江东来了音讯,已经作了孙权身边的幕僚。没有多久,堂弟诸葛诞(叔父诸葛玄的儿子)也有了消息。他到了许都,深得朝廷的赏识,官位接连提升。来自各地亲人的消息,犹如一块块石头投进平静的池水,泛起了阵阵涟漪,激起诸葛亮一连串的遐想。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贵有自知之明。凭着自己现在所掌握的本领,如果出去做事,能够担当什么样的责任呢?假如有人请你诸葛亮出山,你能够胜任什么样的差使呢?诸葛亮暗暗衡量自己的水平,查找自己的不足和学问上的差距,深深感到自己的才识还很肤浅,学问还很浅薄。他想:一鸣惊人之人,必定是胸有成竹之人,必定是有充分准备之人。没有稳操胜券的把握,如何能够一举成名?
诸葛亮就是在此种情况下,下定决心沉下心来,继续攻读。别人不懂的,他要懂;别人不会的,他要会;别人略知一二的,他学深学透;别人知其表,他知其里。 就是要高人一筹,别人下棋看出三步,他要看出五步。
此后,诸葛亮的心情趋于平静了。他知道,要想达到奋斗的目标,就必须要加紧努力,弥补学问中的不足,寻找知识上的差距,尽快掌握高深独到的本领。他也是从这时开始开始慢慢的领悟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当今世界,当一个人取得成就,获得成功的时候,会有很多人探询成功的秘诀或者诀窍。也会有人说,这个功劳应该分给谁谁一半,分给谁谁多少。有的不无道理,有的不免有贪功之嫌。
对于诸葛亮的成功,家庭影响,老师的教诲都有关系,但这么一个举世罕见的能臣,这么一个大智慧者,绝不是仅仅靠某某培养就能修成正果的。关键因素,或者说是决定因素,还在于他自身的努力。总听说某某学校是工程师的摇篮,某某学校是艺术家的摇篮,怎么没有说某某学校是元帅的摇篮,是培养国家总理的摇篮呢?真要有这样的摇篮,那还不打破脑袋?换一句话说,真要有人这样自我标榜,那也百分之百是虚假广告。
诸葛亮读书讲究主动读书,也就是自我学习。诸葛亮认为,读书和念书是有区别的,念书是刚刚开始识字,只是念文章,不指望对文章有多么深的理解,只要了解字面的意思就是好学生了。读书则不同,读书人就应该是有能力从书本当中得到启示,得到知识,得到智慧,了解世界,掌握本领的人。
诸葛亮的自学分几个时间段。他4岁随父亲在泰山时。因为父亲要应付公务,没有工夫看他。他在学堂下学之后,有很多时间,根据自身的爱好和兴趣,找很多课外读物来消遣,像道家的传世之作。这对求知欲极强的孩子来说,将对其将来的发展趋向发挥很重要作用。诸葛亮腿受了伤以后,回到老家阳都,除了母亲和先生辅导之外,主要也在家自学读书。这个阶段的最大特点,就是读后的自觉思考了。对书中的疑问,书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
另外一个阶段,是随叔父诸葛玄奔波在淮南和豫章的时候,为了帮助叔父做事,有针对性有所侧重地读书。目的很明确,读书要应用。这个阶段不是凭兴趣读书,而是根据需要读书了。还有就是在襄阳景升学院,系统的、正规的院校读书。这一阶段对诸葛亮的束缚比较大,因为有些书他早就读懂甚至读透了。当他认为没有必要读这些书时,便主动退学了。
最后阶段是在隆中卧龙岗自学研究。这一阶段的突出一点,就是在困惑时,找高人点拨。诸葛亮除了找同学一起探讨研究之外,就是找明白人求教。他在这个阶段请教过很多人,最著名的有:司马徽、庞德公和黄承彦。
诸葛亮从泰山回到阳都老家,腿脚的伤口虽然痊愈了,但是落下了残疾,不能像与他一般大小的孩子那样蹦蹦跳跳。因而,他便不愿意和街上的孩子们一起玩耍,喜欢约一两个谈得来的小朋友,一起到城外的汶河边看风景。
他喜欢坐在河岸边,观看水鸟从空中翱翔,盘旋,然后出人意料地像箭簇一般扎进水里捕捉鱼儿。天气好时,诸葛亮也喜欢挽起裤腿,同小伙伴们趟到河水中,在河里摸鱼取乐。他还是喜欢安静,喜欢在家中读书。
诸葛亮不管是什么书,只要看到了,就喜欢翻上一番。他书读得很快,先大致浏览一下,就翻到了结尾。如果对书中的内容感兴趣,他就会翻来覆去的阅读,而不是按照书的顺序先看前面,再看后面。对于父亲让他读的《诗经》、《论语》、《左氏春秋》等经典书籍,他不仅阅读了,还写了眉批和随感。
读书对于诸葛亮来说,是一个乐趣,而思考,则是一种享受。如果一天没有书读,他就觉得这一天会是索然无味。如果一天不思考,他就感到这一天是虚度年华。
诸葛亮对先秦儒、道、法、墨、名、兵、纵横等诸子学派极感兴趣,读起来,津津有味,兴奋不已,犹如品尝美味佳肴,有时甚至废寝忘食。他对父亲说,他要学综百家、博采众长。
诸葛亮最喜欢先秦的《左氏春秋》,也就是《春秋左传》,可以说达到了爱不释手的境地。《春秋左传》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有道是“孔子作《春秋》,左丘明为之传”。
《春秋左传》以鲁史为线索,以鲁国十二个国君的谥号为次序, 记载了春秋各国的重要史实。其中,着重记述了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法令、外交、文化、历法、天文、风俗等状况,可谓是“体大思精,鸿篇巨帙”。
父亲诸葛也很重视《春秋左传》,要求诸葛亮不必对书中的史实作考证,但是必须要明白其中所谈的道理。他还时常要诸葛亮写出对《春秋左传》的认识和感想。
诸葛亮每次都是文不加点,提笔一挥而就:“《春秋左传》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它谴责了‘爱鹤而不爱民’的卫懿公,批判了以残害无辜而取乐的晋文公,赞赏善于治国的管仲、晏婴、子产,指出掌握权柄者应当重视‘人心向背’,这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强盛。执法者一定要懂得‘违民不祥’、‘众怒难犯’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