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和萨沙的实验表明,当我们负责协商推理的思维被占用时,冲动在支配我们的行为方面占了上风。但在思考罗伊·鲍迈斯特(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授)提出的“自我耗竭”理论时,我们理性分析的能力和欲望间的相互作用就变得越发复杂了。
为了弄明白什么是自我耗竭,你可以想象自己正在减肥。一天,在公司开晨会时,你一直盯着一块一口酥奶酪,但你决心要减肥,所以你努力克制自己不受诱惑,只喝咖啡。过了一会儿,你又想在午饭时吃牛油拌面了,但你强制自己只订了一份田园沙拉和烤鸡。1个小时后,你想提前一会儿下班,因为你的老板不在。但你管住了自己,说道,“不行,我必须要完成这份计划。”这几件事中,你享乐的本性促使你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你的自我控制力(或者是意志力)起了主导作用,遏制住了你的冲动。
自我耗竭的基本思想是抵制诱惑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精力。现在,请把你的意志力想象成肌肉。在看到炸鸡或巧克力奶昔时,我们直觉性的回应就是“太棒了,我想吃”。克服这种欲望,需要我们付出精力。我们为了避免诱惑而做出的每个决定都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就像是举起重物),一次次地付出努力后,我们的意志力最终会被耗竭殆尽(就像是一次次地举起重物)。这就意味着,在花了一天的时间对不同的诱惑说“不”后,我们抵制诱惑的能力就降低了,直到某个时刻,我们屈服了,吃了很多一口酥奶酪、奥利奥饼干、炸薯条或其他什么让我们流口水的食物。当然,这个想法令人不安。毕竟我们每天都需要做出决定,都要抵制一连串的诱惑。如果不断地自控会导致自控力下降,那我们常常屈服也就不足为奇了。自我耗竭还解释了为什么一到晚上我们就很难自控,这是因为一整天的努力工作使得我们感到疲惫,所以一到晚上,我们就更容易屈从于自己的欲望(吃夜宵就是抵抗了一整天的诱惑后最容易做的事)。
当法官疲惫的时候
假设马上要参加一个假释听证会,那么你一定要确保这个听证会是你今天早晨或午餐后要做的第一件事。为什么呢?因为沙依·丹齐格(特拉维夫大学教授)、乔纳森·勒瓦夫(斯坦福大学教授)和利奥雷·奥夫内姆–波索(本·古里安大学教授)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假释裁决委员会的法官在精力充沛的时候,更容易同意假释要求。几位研究者在调查了很多以色列的假释规则和案例后发现,假释裁决委员会更容易批准当天的第一批假释和午休后的第一批假释。为什么呢?假释裁决委员会默认的决定是不批准假释的,但当法官精神很好时(往往是早上或刚吃过饭或休息过后),他们往往会不顾习惯,做出需要付出精力的决定,因此更容易批准假释。但做了一天艰难的决定后,法官的认知负荷已经很重了,他们更愿意做些简单的决策,即遵从默认决定——不批准假释。
我认为博士生(他们从某种意义上也可被看成囚犯)能对这种机制心领神会,因为他们在论文开题报告和答辩时常会给教授带些甜甜圈、松饼和曲奇饼干。这样的话,根据对“假释”的研究来看,博士生的“法官”更愿意批准他们的“学术假释申请”,并让他们开始自己独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