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使1915年掀起的以“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的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健康的发展,大大加速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培养了新一代初具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使他们走上了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时期转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列主义的传播,出现了许多著作和译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理论和思想准备。
李大钊是宣传马列主义的先驱。早在1918年10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克的胜利》,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表达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的若干基本观点。1919年5月,《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研究专号”,发表了李大钊的著名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全面、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阶级竞争说和经济论。
作为新文化运动领袖的陈独秀在1920年9月发表的《谈政治》,表明了他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与此同时,李达、李汉俊等人也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1920年陈望道翻译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在上海出版。列宁的著作译文也在《新青年》、《共产党》、《曙光》等刊物上出现。五四以后,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周恩来在天津组织成立觉悟社,出版《觉悟》月刊,宣传反帝反封建和马克思主义学说。瞿秋白在前苏联也不断发回《共产主义之人间化》、《全俄共产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等通讯、报道,详尽地介绍了马克思学说在前苏联的实践,在当时产生广泛影响。
五四运动带来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马列主义学说在中国的传播,使进步书刊和革命书刊的出版成为图书出版的主流。
五四运动继承并发展了以前的文学革命运动,出版了一批有关文艺理论、文艺批评的著作,前苏联和俄国民主革命派的作品,资产阶级进步作家的著作也开始大量翻译过来。这一时期还涌现了新诗、白话小说和现代话剧。
《狂人日记》书影
作为我国新文学运动主将的鲁迅,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吹响了五四文化革命的号角。1921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说集《呐喊》,以及《彷徨》和《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由茅盾、郑振铎、叶圣陶等发起组织的文学研究会是中国新文学运动史上最早、最大的文学团体,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改革了《小说月报》,使之成为新文学运动中最重要的刊物。出版《文学旬刊》会刊,翻译了近代俄国、法国及北欧的名著,介绍了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高尔基、易卜生等作家的作品。商务印书馆出版《文学研究会丛书》共八十余种,包括瞿秋白著《新俄国游记》,叶绍钧著《稻草人》、《火灾》,冰心著《超人》、《繁星》等。
1921年由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四人发起组织的创造社,是为出版文艺刊物而组织的文艺团体。曾编印多种书刊,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创造季刊》五期、《创造周报》一年,同时在上海《中华新报》出版副刊《创造日》一百期。由泰东图书局出版的《创造社丛书》包括郭沫若著《女神》、《星空》,郁达夫著《沉沦》,张资平著《冲积期化石》等。五卅运动以后,创造社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其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给当时的文学界和知识青年以深刻影响。
这一时期科学书刊也大量出现,推动了我国文化学术事业的发展。1923年中西书局经营工艺和应用书籍达四五百种之多。据统计,商务印书馆1921~1930年共出版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类图书五百八十五种,出版哲学、社会科学类图书达一千四百二十六种。
古代典籍的整理和出版在这一时期取得了很大成绩,编印了两大丛书。商务印书馆编辑的《四部丛刊》和中华书局编辑的《四部备要》等。此外,还有以标点古书的,如亚东图书局所出版的标点古典小说,如《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等。北平文化书社也标点出版了一批古书,对古典文学的传播起到了一定作用。
在书刊版面编排方面,从1915年创刊的《科学》杂志已开始采用横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