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作为书写材料出现以后,我国书史进入写本书时期。东晋以后纸张代替了简帛成为书籍唯一的材料,书籍制度从此进入了卷轴时代。
卷轴制度起源于帛书。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用一根竹竿或木棒做轴,是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的卷轴形式。当人们用纸写书以后,由于纸与缣帛的相似,故人们采用同样的方法,把纸张粘成长幅,将轴粘于纸的一端,以此为中心由左向右卷成一束,这就是卷轴书。写本书主要采用卷轴形式,故纸写本书又称为卷子。
纸书卷轴一般高一尺左右,每卷长度没有一定,根据文章长短需要,把纸幅粘成一定长度,长的可达二三丈,短的仅数尺。卷子中间用朱、墨画成直格,分成许多行,这些线条叫界,唐代叫“边准”,宋代称“解行”。由于卷轴源于帛书,故界又叫栏,红色的称“朱丝栏”,黑色的称“乌丝栏”,上下左右四周的栏称为“边栏”。卷轴书的书写格式是每卷起首空两行,先写书名,另起一行写正文,正文通常用墨书写,如果一书中有正文也有注解,往往用朱书写正文,用墨书写注解;或正文单行大字,注解双行小字。正文以后,卷末又留一行空纸,用作题卷,统计篇章和字数。书写时通常每行字数在二十字上下,也有短到十七字左右或长到二十五六字的。
卷轴书是写本书的主要形式,其结构主要有卷、轴、裱、带、签五个部分组成。
卷子的卷是一张张纸粘成的条幅,有长有短。我国的古书是直书的,写时由右到左,右端是开头。为了便于阅读,人们把左端,也就是一卷书最后面的纸粘连在轴上,把纸书从左到右卷起来,这样只要拉开右端,就是书的开头部分。
卷子的轴可用各种材料制成。有普通竹木的,也有琉璃、象牙等物制成的。轴一般比卷子的直高要长,两头伸出卷外,以便展卷。
纸书左端卷入轴内,右端开头露在卷外,容易污损,于是人们就在右端前面留下一段空白,或者粘上一段白纸来保护卷子,这叫做“裱”,也名“玉池”,俗称“包头”。
在裱的中间,还要系上一根丝织品的带子,用来捆扎卷子,叫做“带”。
一部大书往往包括好多卷,为了防止与其他书混在一起,还用布或其他丝织品包好,这叫“帙”。卷轴书在书架上排列时,为了便于抽出和插入,以轴头一端向外平放在书架上称为“插架”。同时,为了便于识别、存取,就在轴头系一个牌子,简单地标明书名、卷次等记号,这就是“签”。签是牙、骨、玉等各种不同材料制成的,有时还用颜色区别不同门类。如唐集贤院藏书以红牙签表示经书,以绿牙签表示史书,以青牙签表示子书,以白牙签表示文集。
书写的纸一般是用黄蘗汁染过的。染过的纸发黄,故纸为黄纸。其所以要用黄蘗汁浸染,是为了保护书籍,使纸不受虫蛀。这种方法又称为“入潢”。二世纪末刘熙在《释名》中将“潢”解释为“染纸”。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一书详细叙述了入潢的方法。黄纸比白纸好。敦煌发现的佛经绝大多数是用黄纸写的,保存了一千多年 后,尽管有破损,但纸张完好,无虫蛀现象。
卷轴书籍到了唐代已经非常完善,但是随着大部头著作的增多,卷轴变得非常长,阅读时必须边读边展开,同时还得卷起已经读完的部分,且读完之后还得重新卷好才能上架,显得非常吃力和麻烦。特别是隋唐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文化学术日趋发展,文献典籍愈趋增多,出现了类书《初学记》、《白氏六帖》、《北堂书钞》等专供检索资料的工具书,以及一定的字书、韵书等。由于它们是仅供人查阅的,可以想象,要在如此长的卷子中查检一个字、一段典故是多么令人困难的事,于是人们感到了卷轴需要改革。这时印度佛教贝叶经传入,即佛经抄在贝多罗树叶上,上下用木板夹起来,称为“贝编”,使人们仿效贝叶经装帧方法,将卷子向左向右一反一正反复折叠成长方形的折子,再在前后分别加上两块硬纸片作为保护书籍的封面和封底,便产生了“经折装”,或称“梵夹装”的书。经折装虽然避免了展卷的麻烦,但厚厚的一叠,查检或阅读时很容易散开和扯断,仍有不便之处,于是又进一步改进经折装,便出现了“旋风装”。写本书的经折装和旋风装形式是卷轴书向册页书过渡的形式,而印刷术发明以后,书籍形式彻底变成了册叶式,我国图书发展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印本书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