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处在社会比较动荡的时代,但是图书著作的内容范围比以前扩大了,数量也增多了。经学、玄学、史学、文学、佛学等学科发展的消长,带来了图书数量和结构的剧烈变化。
首先,历史和地理著作大大超过了前代。汉代《七略》没有设立历史书籍一类,仅收于“六艺略”的春秋类中。东汉以前历史、地理方面的书籍增多了。两晋时荀勖整理藏书,将图书分为甲、乙、丙、丁四大部类,其中丙部就是独立的历史类(包括地志)。这时期出现的历史和地理著作有:晋陈寿的《三国志》、宋范晔的《后汉书》、梁沈约的《宋书》、梁萧子显的《南齐书》、北齐魏收的《魏书》以及《晋太康三年地志》、《地记》、《周地图记》等。这一时期,私家修史之风很盛,先后出现史书近一百多种,尽管大部分已散失,但是对我国历史文化的贡献很大。
第二,别集与总集大量产生。别集是指总汇一个人多种著作的书,也称文集。总集是指汇总多人著作为一书。东汉以前没有个人文集,当时文学著作都以单篇流传。到东汉时才出现,魏晋以后逐步增多。最早的是西晋挚虞的《文章流别集》,这是选编“总集”的最初尝试,到了南朝萧梁时期,出现了《文选》、《玉台新咏》这两部重要的文学总集。
《文选》是梁武帝的长子萧统(昭明太子)选编的,又称《昭明文选》。《文选》原书三十卷,唐朝李善作注时分为六十卷。全书选录了从先秦到梁各种体裁、风格的优秀诗文作品。《文选》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很大。《玉台新咏》是徐陵(507~583)选编的,书成于梁代。《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就是通过它保存下来的。
《昭明文选》书影
第三,文学批评著作开始出现。西晋文学家陆机的《文赋》是古代极为重要的文学论文。《文赋》以赋的体裁来论述文学创作。文中所涉及的意和辞的关系,以及对构思、感兴、独创和文章弊病等的认识都是很有见地的,对文体、风格的分析简明扼要。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文学批评理论专著。《文心雕龙》几乎涉及了文学中所有的问题,如对文艺与社会政治的关系、创作思想、文体、文艺批评的原则等都有所讨论,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大总结。南朝梁文学批评家钟嵘的《诗品》则是论诗的巨著,作为一部专门评论诗歌的文学批评名著,钟嵘借用东汉以来品评人物的办法来品评诗歌,对汉魏以来的五言诗作了总结。
第四,出现了许多科学技术方面的著作。在南朝宋、齐时,我国出现了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祖冲之。他在天文、历法、机械等方面都作出过杰出贡献。他是第一个把圆周率π精确到七位小数的人,还注释过《九章算经》,编过一本《缀术》。《缀术》在唐代被定为数学课的主要教科书。《齐民要术》是我国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著作,作者是贾思勰。书中记载了自西周以来,特别是当时我国黄河中下游一带农业生产的经验,介绍了耕田、播种的方法,谷物、蔬菜、果树和树木的栽培方法,家畜、家禽和鱼类的饲养方法,食品的制造方法等,是一部系统论述农业科学的专著,直到今天仍是研究农业科学史的宝贵资料。另外,《水经注》是北魏时期另一部有关我国古代以全国水道为纲的地理方面的科学著作。
第五,语言文字学方面的著作增多了。有魏李登的《声类》和梁沈约的《四声谱》,它们是音韵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第六,哲学思想方面有了更大的发展,产生了魏王弼的《老子注》、晋郭象《庄子注》、梁范缜的《神灭论》等重要的哲学著作。其中范缜的《神灭论》是我国古代一部唯物主义思想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