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朝故都洛阳有一石窟,名龙门石窟。这是我国北方三大石窟之一。其特点是洞窟多、雕像多、题记多,堪称河洛瑰宝,中原一绝。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城南13公里的伊水两岸,南北长一公里许,现存窟龛2100多个,其中大型窟29个,造像10万多尊,题记碑刻3600多件,佛塔50余座。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后来的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北宋等朝代都继续有所雕凿。其中北魏时期雕凿的窟龛约占总数的1/3,唐代窟龛约占总数近2/3。北魏的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和唐代的潜溪寺、奉先寺、看经寺等都是龙门石窟中有代表性的洞窟。此外,在龙门四周还有一批“卫星”窟,它们的风格与龙门造像一脉相承,也是龙门石窟的组成部分。1000多年来,龙门石窟受到过自然侵蚀,也遭到过人为的破坏和帝国主义的掠夺。1949年后,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修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门石窟的开窟造像可分北朝和隋唐五代两个时期。北魏孝文帝时期首开古阳洞,它是支持孝文帝迁都的一批贵族官吏雕造的,为龙门石窟中造像最多的一个洞。该洞正壁为一佛、二菩萨,左右壁各有三层龛像,基本上都是北魏雕造。宾阳三洞刻于景明元年至正光四年(公元500—523年),其中仅宾阳中洞全部完成,为北魏后期代表性洞窟之一。中洞造像,正壁为典型的五尊像组合,南北两壁为一组三尊立像,前壁有大型浮雕人物像,即著名的《帝后礼佛图》。可惜该图已于1935年被窃往国外。北魏后期洞窟的形制,主要的仍然属于礼拜窟类型,方形平面,穹窿顶,龛有尖拱。题材以三世佛为主。这时的龙门石窟雕刻手法,已表现出由云冈石窟的直平刀法向圆刀刀法过渡的趋向;艺术风格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形成了“中原风格”。这种中原风格,是鲜卑族文化与南朝汉族文化相融合、外来的佛教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风格相融合的结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东、西魏造像,大都是在北魏洞窟壁面上补刻小龛,龛形也无多大变化。北齐武平年间(公元570—575年),无量寿佛开始称为阿弥陀佛,造型也变为矮胖壮健,隆胸宽肩,有厚重感;衣褶简洁,多用圆刀,这是一种由北魏造像向唐代造像过渡的表现。
龙门石窟造像连续时间最长、造像规模最大、题材内容最丰富的时期是唐朝。这个时期的造像,其形制可分为礼拜窟、禅窟、瘗〔yi 益〕窟三个类型。其中礼拜窟占绝大多数。造像题材有佛像、菩萨像、罗汉像、护法像、经变故事像、供养人像六类。唐太宗至唐玄宗时期出现龙门石窟造像史上的第二个高潮。其中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更是唐代造像艺术的成熟时期。这时期开凿的有纪年的大窟,有太宗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前后完成的宾阳南北洞和潜溪寺,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完工的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等。奉先寺是为唐高宗和武则天皇后开凿的露天摩崖造像群,南北宽约36米,东西长约40米,有卢舍那佛、弟子、菩萨、天王、力士等主要造像九尊。主佛高达17米。据造像铭记载,佛像完工后,武则天曾以皇后身分“助脂粉钱两万贯”,并率领群臣参加卢舍那佛的“开光”仪式。奉先寺大型群像的雕造可说是中国雕刻艺术发展史上的高峰。自“安史之乱”后,造像由盛而衰,造像的规模与数量都远不如前。造像形体比初唐和盛唐也大为逊色。
龙门石窟寺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造像碑刻和题记很多,为全国各石窟之冠。以碑刻艺术出名的魏碑体式的题记,不仅记载了北魏时期开凿龙门石窟的历史背景,而且代表了当时书法艺术的风格和水平。唐前期岑文本撰文、褚遂良书丹的《伊阙佛龛之碑》,唐中期开元十年(公元722年)补刻的《大卢舍那像龛记碑》等,分别是唐代初期和盛期楷书艺术的代表。题记中其他内容很多,对研究中国医药、行会以及中外交通甚至汉字发展史,都有重要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