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是汉字的前身,是远古人们交流思想的一种新的工具。据考古学家们考证,早在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已经能够在他们居住洞穴的墙壁上画画。有些画画得还很逼真,使人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例如要约同打猎,就画出一头鹿或一头牛和一个手持弓箭的人,作为信息公布出去,这样就达到了交流思想、约同狩猎的目的了。所以有人把这种图画就称为图画文字。起初,这些画要画得很复杂、很细致、很逼真,目的是使人一看就懂。待到人们对某些画所代表的意义都熟悉了,画的结构和笔划就开始简化。即用简单的几笔勾勒一个大致的轮廓就行了,于是图画开始向符号演变。比如一头牛,有的勾勒全形,有的只画一头两角。就是画全身,所取的角度与侧重也不完全相同。这表明,从图画演进到符号,再从符号演化为文字,又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
1987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五版,报道在河南省舞阳县城北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出距今约8000年前的甲骨契刻符号。这些契刻符号,刻在随葬于墓中的龟甲、骨器和石器上。比以往发现的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陶器上的刻划符号和山东大汶口陶器上的文字年代要早一两千年。其中个别契刻符号的形体,与河南安阳殷墟甲骨上的某些字很近似。这说明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的汉字可能已由图画演变为符号了。
1988年12月25日《北京晚报》第八版,摘登了《陕西日报》的一篇报道,称中国考古学者日前在西安的国际性考古学术会议上说,汉字出现于龙山文化时代的晚期,即黄帝时代及夏代初期,并向出席会议的中、美、英、日、苏、法、加拿大、德国和香港的同行们展示了10余枚刻划兽骨、骨器的拓片和幻灯片。这些形体小如蝇头,笔画细若蚊足,刀法古拙,字迹清晰的符号和原始文字,其形体结构很多与殷墟甲骨上的文字近似。这说明在5000年以前,中国的汉字已经由图画经契刻符号演化而生了。到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字,则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汉字了。
关于汉字的出现与形成,古人有种种说法。有的说是圣人造的;有的说是伏羲氏始画八卦,造书契;而《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等,就都说是仓颉造字了。把造字的功劳归于某个人,这肯定不符合历史事实。文字一定是古代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而由某些人或某个人加以整理、规范和统一,则是完全可能的。《荀子·解蔽篇》中说:“古之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这是说古来喜好文字的人很多,为什么都没能传下来,而唯独仓颉的字单单能够流传开来呢?其原因就是仓颉对纷繁不一的文字,做了整理和统一的工作。这个说法比较客观,比较符合事实,因而是比较可信的。
到公元前9世纪的周宣王时,对文字又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整理,结果产生出了“籀书”,也称为“古文”,又称为“大篆”。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灭了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大帝国,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文字、度量衡,实现了所谓“书同文,车同轨”的局面。这次文字整理和统一的工作,是由秦始皇的左丞相李斯主持进行的。整理的方针是以秦国通行的字体为标准,对周宣王时定型的籀文大篆加以简化和统一。整理出来的文字称为“篆书”、“秦篆”或“小篆”。与此同时,为了更便于书写,适应各级政府及军队公文往来的需要,又在小篆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字体改圆为方,笔画删繁就简,这就又产生了“隶书”。到了汉代,隶书变成了通行的文字,小篆也就慢慢退出了通行文字的历史舞台。到公元前1世纪西汉元帝时,史游又作草书,称为“章草”。后来刘德升又创造了“行书”。三国时钟繇〔you由〕又创造了“楷书”,从而奠定了汉字的基本形体。直到今天,楷书仍然是规范的通行字。
当然,文字的产生,并不意味着马上就产生书籍,但书籍则是由文字构成的。所以《尚书》伪孔《序》说:“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可见只有有了文字,书籍才可能赖此而产生。